阿飛
圖片 達志(示意圖,非當事人。) 提供
東野圭吾在《嫌疑犯X的獻身》寫道:「一個人只要好好活著,就足以拯救某個人。」 是啊,任何人的存在都有其意義。即使你感到孤獨,或是感到被否定,但,你的存在本身就具有不可抺滅的意義。
一、好好活著,好好生活,你的人生是有意義的
幾年前,我對「憂鬱」有了一些認識。那是一種無助的延伸,被無力感淹沒,懷疑自我存在的價值。自己都知道需要振作,努力填補,卻又不停出現破洞。那是一種「世界為何如此對待我」與「我為何無法對抗現實」的感受,也是「我能不能變好」的自我懷疑。
人一旦認為自己是不好的,就會一直痛苦著,會在不同的時點痛苦。我們的思緒本來就是難以控制,只要一個燃點,就可以在心中燒成整面荒蕪。
但無論如何就是不能責怪自己,責怪情緒,因為責怪並無法改變什麼,為了能夠好轉,必須要找到那個燃點,進而著手改變。在那之前,請告訴自己「好好活著,好好生活,你的人生是有意義的。」
或許你感到孤獨,覺得不會有人可以幫助你,其實未必如此,往往只是我們喜歡一個人、習慣獨處而已,並非世界孤立了自己。
我也曾經對這個世界感到灰心,也對自己失去信心,可是當我試著向人訴說自己的感受與處境,然後幸運地發現有人願意支持、陪伴,不吝給予協助與建議,使得一切開始慢慢好轉。世界再淒涼,我們也能從中找到一點點火光。
於是我的存在,又有了不同的意義。因此,我希望能讓更多人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義。
我覺得長大、變老還是有一些不錯的部分,譬如慢慢清楚怎麼照顧好自己。可以多一點自信,懂得自愛,也可以自處。雖然無論到了幾歲,還是會面對煩心與受挫的卡關,至少已經明白事後該如何調適心態與排解情緒。
也會提醒自己不必汲汲營營於各種關係上,不用勉強別人,也無需討好他人。經驗會讓我們領悟到讓自己自在、讓愛自己的人放心,才是世上最重要的事。成長,很累,卻也很迷人。
一定要喜歡自己。現在的我,喜歡自己的孤僻,喜歡安靜,喜歡剛剛好的距離。喜歡發呆,喜歡雨天的聲音,喜歡貓的姿態,而且是非常、非常喜歡的那種。願你也開始非常、非常喜歡自己。
二、愛,會讓人從垃圾變好;不愛,再好都會變垃圾
一段理想的關係,應該是跟那個人在一起覺得很安心;而不是為了跟他在一起,卻不斷增加內心的不安。
相處時難免會發生不順心的事,在不影響這段感情下,可以試著磨合,可以選擇妥協。然而,當你對眼前的感情猶疑不定,對他的感覺也無法確定,這時的你,應該要認真思考目前的關係是不是自己想要的,而不是繼續說服自己一切的不安都只是暫時。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愛,會讓人從垃圾變好;不愛,再好都會變垃圾。
如果對方很好,你們很適合,根本不需要一直說服自己,也不必提醒自己只是暫時在適應,或許最大的原因,不是你們需要磨合,而是你擔心自己沒有在這段關係裡繼續撐下去的理由。
別再消耗那珍貴的愛,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
一個適合你的人,不會讓你遲疑,不會讓你不安,更不會讓你傻傻的等待有一天會變好。與其小心翼翼守護著一個人,卻被漠不經心而糟蹋了心意,不如想想該如何守護好自己對愛的初心與期望。
願你能遇見不必再說服自己接受與等待的愛。不用說服誰,也不會委屈誰。
三、愛不是一場比試,難過就說吧,想念就表示吧,在乎就讓對方知道吧
不少讀者會期望我能教導該做些什麼才能擁有平順的愛,才能在愛裡不會受傷害,或是在受傷後不會感到痛。遺憾的是,我本事不濟,也沒有資格可以教任何人如何「愛」。我說過,在「愛」裡,再偉大、再聰明的人,都會變成凡人,除非是他沒有真心去愛。包括我也是。
在愛裡,我們難免憂慮、犯傻、猜疑,甚至也會有自我否定的時候。因為在乎,所以沒有安全感、患得患失、忐忑不安。有時即使明知道不該如此,卻還是無法控制內心煩亂的思緒。
於是,雖然清楚那些話是火上加油,卻還是忍不住說出口,純粹是不想示弱。明知道自己無理取鬧,可就想要驗證自己在對方心中的地位。明明會想念,卻不願顯露出自己有所期盼的話語;明明是在乎,卻要表現出不以為意的模樣。在愛裡糾結,也惹人憐愛。
我們都忘了,愛不是一場比試,不必比面子,不必比地位,不必比勝負,我們都是想要一段彼此理解、共同成長的關係,而不是彼此拉鋸、患得患失的感情。難過就說吧,想念就表示吧,在乎就讓對方知道吧。
有時候,在一段關係裡的忍耐不是成熟,而是情緒的壓抑。與其事後悔恨,不如將自己的感受讓對方明白。記得在愛裡隨時提醒自己。
兩個人在一起,要為對方設想,應該也要讓彼此都能保有自己。無論是過度的依賴或過度的付出,對另一個人來說,都是沉重的壓力,也容易壓垮愛的本意。
我們其實不需要對方全部的愛,也不必付出全部的自己,不妨將一部分的愛給予身邊的人事物,像是家人、朋友、興趣與生活,這樣彼此才能保有自己。愛從來都不該是依附,只要兩人心裡清楚,不管日子好壞,彼此都會在。
有時,未必是對方變了,而是自己根本沒有認識對方的全部,只一味地用自身的理解與感受去看待。認識久了,自然便放鬆了,難免不再注意自己的小缺點,而這才是決定你們是否能繼續走下去的關鍵。大部分的感情都是這樣的:因為欣賞優點而在一起,因為接受缺點而能長久。
既然已經愛了,就好好去愛,即使變成笨蛋也沒關係,變得混亂也無所謂,那都是我們用心去愛、認真活過的證明。願我們都能有個人可以一起變笨、犯傻。
四、每個人最後都要學會和自己相處,很多事終究得自己解決
大部分的人都對於孤獨抱持著負面的看法。
我之前讀過BBC的實驗調查報告,其中有幾個有趣的發現。首先,不少人覺得孤獨感讓自己更積極。學者認為人類是透過團體合作才生存下來的,如果沒有融入群體,孤獨感會驅動我們尋找朋友、伴侶與同好,也會加強人在其他面向的發展,例如培養興趣、專心工作。
此外,孤獨感強烈的人,對於他人更有同理心,可能是自己親身體會過無人協助、遭人排擠或被人背叛的感受,所以更能理解別人的處境。
習慣一個人,習慣孤獨,很可能是聰明、有才華或能力較強的人。因為那些有某種天賦與才能的人,從小就意識到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不太會依賴,也明白了獨立解決問題的重要性。
大部分的人都認為懂得依賴他人、團隊合作,生活才會比較輕鬆,才容易融入社會,這樣說或許沒錯,可是人生絕大多數的重要時刻,還是必須由自己決定、承受,各人有各自的路要走。與其只想要透過別人的協助而生存,不如倚賴自己朝夕養成的能力與習慣更好。
我們每個人最後都要學會和自己相處,很多事終究得自己解決。如果能習慣一個人,便可以獨自面對挑戰,試著靠自己去解決日常的難題,而不是一遇到難題就求救。
後來的你會慢慢發現,自己的處事能力、心理素質都因而有了巨幅的提升,生活中已經沒什麼事可以讓我們感到惶恐,日子也可以過得更從容。因為我們明白,沒有依賴就能減少失望,沒有依靠便能增加動力。
願你我都可以成為獨立且能同理他人的人。
五、孤獨是隨時隨地都會出現的,因為你不可能被所有人認同、喜歡與理解,但也不能因而去排斥、抵抗它
適應孤獨,那是一門人生的必修課。
有人陪伴,有人依靠,當然是值得慶幸的事情,可是陪伴與依靠需要有人願意,而你也願意才行,萬一遇不到這樣的人,就必須學會如何與孤獨相處。
在面對孤獨之前,首先要明白自己為何會出現孤獨感。曾有心理專家推測孤獨可能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大腦藉由孤獨感來提醒我們孤身一人不利於生存。但,實際的情況並非在僅僅一人時會感到孤獨,在現實生活裡,即使是身在人群之中,也會感到孤獨。
當然,很少人會真正喜歡孤單、享受寂寞。仔細思考你的生活,是不是經常覺得自己很辛苦,或許是老闆小氣,也許是同事自私,可能是伴侶的不諒解,不然就是家人的親情勒索,你的許多苦都是從這些關係裡產生的,既然如此,為何不放下這些關係,或是去理解每個人的孤獨。
比方說被排擠、不被理解、被遺忘或是無法融入,稍微聯想其實不難發現,孤獨感的背後,是我們渴望與其他人有所聯結、被人認同、與被人喜歡。
只要身處在群體之中,孤獨是隨時隨地都會出現的,因為你不可能被所有人認同、喜歡與理解,但也不能因而去排斥、抵抗它。正視自我的感受,去認識、接受與適應孤獨,讓自己開始不害怕一個人的時光,讓自己獨處時可以沉澱、思考與自我成長。當自己明白差異時,就能夠慢慢體會與孤獨相處的時光,不是一件壞事。
我們都是一個人來到這世上,只是有時陪伴玩樂的人比較多了,便有了眾星拱月的錯覺。當一切恢復原樣,認為自己遭眾人遺棄,成了孤單一人。只不過是海市蜃樓消失,還給你一個本來面目而已。
孤獨,或許不好過,但並不可悲,那只不過是一種心理狀態,讓它和平共處就好。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給你的一段話:擁有一點自信,必要時也可以展現自私》,悅知文化出版,阿飛著)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謝謝你們,沒把病重父親丟在走廊」 黃勝堅:我們救不了病人,卻救了他三個女兒
親手拔掉呼吸器,父親牙齒全掉了下來 陳時中:為何當初不讓他在家中安寧地走?
Kevin 這篇算是較正面客觀的文章了。
2020年08月17日02:47
lesane 只要沒人在樓上搞噪音碰撞睡眠剝奪,路上沒人叫嘯,路口沒有演員堵路,回到家有隱私和安全感,日子一般來說都還好,能專心。
2020年08月17日01:19
jiansheng 有愛傷心,沒愛傷神,
人生自在一點就好。
2020年08月16日22:58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