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球后」戴資穎在奧運舞台上奪下自己人生第一面的奧運銀牌。
在本屆奧運賽事受到最多關注、一直備受期待的「世界球后」戴資穎,可說是全台灣人最喜愛的選手之一,始終缺一面奧運獎牌的她,這回在東京雖然輸給了中國,最後拿下了銀牌。
戴資穎不論球技和個性,都是許多人敬重和愛戴的選手,謙卑的態度、練習時一絲不苟的精神,造就她在羽球路上璀璨又亮眼的人生,她不僅是世界球后最長紀錄保持人,更是台灣最重要的羽壇奇蹟。
一路過關斬將 和依瑟儂一戰很精采
戴資穎和依瑟儂一戰相信令許多人都十分緊張。體育署提供
在這次的女子羽球系列比賽中,首戰先是對上瑞士(Switzerland)選手賈奎特(Sabrina Jaquet),在對手有傷的狀況下,戴資穎直落二取得了勝利;第二場比賽上,面對來自越南(Vietnam)的選手阮翠玲,雖然一度陷入落後的局面,但隨即掌握比賽節奏,順利贏得比賽。
在第三場時,戴資穎對上來自法國(France)的選手齊雪霏,在狀況極為穩定的表現下,她幾乎能維持10分以上的差距,最後順利殺入女單8強,突破自己過往在奧運的紀錄。
第四場則是台灣觀眾最糾結的一場,戴資穎對決泰國(Thailand)選手拉差諾依瑟儂(Ratchanok Intanon),她幾乎一路打來都處於劣勢,也把第一局拱手讓人;第二局戴資穎也一度陷入10比14的落後,所幸最後回穩,拿下第二局。
決勝局時兩人一度扳平,最終在激戰67分鐘後,逆轉獲勝,這場勝利得來不易,因為整場比賽幾乎都是依瑟儂佔上風。戴資穎靠著不屈不饒的韌性,進入了4強。
依瑟儂是令人敬重的強敵。翻攝畫面
而依瑟儂賽後不甘心落淚的模樣,相信也令許多台灣人感到心疼。
4強賽上,戴資穎遇上印度(India)好手普薩拉辛度(Pusarla Sindhu),她是里約奧運時將戴資穎淘汰出局的高手,人高馬大的她擁有極佳的攻擊力。在這場比賽時,首局兩人一度難分難解,最後驚險以21比18勝出;不過第二局開始,戴資穎順利掌握比賽節奏,幾乎一路領先,以直落二的成績挺進金牌戰。
最後一戰,她的對手是中國(China)選手陳雨菲,她們過去在國際賽上交手過18次,戴資穎以15勝3敗的成績遙遙領先。在這場比賽中,第一局雙方互有領先,也一度拉鋸、平手,最終陳雨菲勝出;第二局戴資穎一度陷入落後,後期漸漸掌握比賽節奏,以19比21勝出;決勝局,她一度落後達7分,雖然一路苦苦追趕,但在失誤過多的狀況下,可惜輸了比賽,獲得銀牌。
父親帶領下耳濡目染 小六就成了甲組球員
戴資穎從小就跟著爸爸一起打球。中華奧會提供
自幼受到父親熱愛羽球的影響,7歲持拍、12歲便成為羽球甲組球員,2009年,時值15歲即開始參與國際賽事。2016年香港公開賽奪冠後,女子單打世界排名登上第一位,更於2018年亞運奪下台灣亞運史上第一面羽球金牌。
自2012年於美國公開賽奪下第一座女子單打國際賽冠軍起,其職業生涯至目前已獲得超過21座公開賽冠軍,曾兩度贏得年終總決賽,包含世大運團體及女單金牌在內總計獲得近30項冠軍頭銜。
奧運會方面,她曾在2012年倫敦奧運和2016年里約奧運止步16強;而在2013年、2014年、2015年、2018年和2019年世錦賽皆止步8強。
一路磨練 拚出自己最好的表現
戴資穎在球場上的敏捷力和速度,成了她的最大優勢。體育署提供
不過戴資穎最令人感動的,是2017年,由於世錦賽與世大運撞期,她放棄以第一種子參加世錦賽的資格而留在台灣參加世大運,最終奪下女子單打及混合團體兩面金牌,當時為了台灣、放棄世錦賽累積積分的機會,只為了將金牌留在台灣的精神,至今令許多台灣人都深深感動。
其實一路走來,戴資穎的人生有很大部分和羽球脫離不了關係,她自己更熱愛練習的過程,只為讓自己的球技更進一步精進。
因為父親愛打羽球,她自幼就跟著爸爸一起在羽球場打球,耳濡目染之下,漸漸培養出她對羽球的濃厚興趣,她力氣很大、速度敏捷、假動作又很出色,這些優勢彌補了她身高不高的缺點,在球場上就儼然精靈般活躍。
國小三年級那年,她決定認真打羽球,父親戴楠凱開始物色有羽球隊的學校,四年內就兩度換了小學。
到國小六年級時,她已打遍高雄,並奪得全國羽球排名賽乙組冠軍,取得升上甲組的資格,並成為台灣羽球史上最年輕的甲組選手。
國中那年,她憑藉著優異的成績開始出國比賽,她專練單打,這和她低調個性和獨來獨往的性格不謀而合。
戴資穎用多元打法 彌補身高弱勢
戴資穎一路走來的過程,相信令許多台灣觀眾感動。體育署提供
她的專注力很高、進攻速度又快、防守能力更近乎滴水不漏,看她在場上的表現就有如羽球精靈,細膩的反手拍與節奏掌握絕對令人讚歎,擊球速度最高可達到時速360公里。
戴資穎的球路是屬於剛柔並濟的多元打法,這源自於小時候的她經常跟身材比她高一大截的哥哥姊姊們打球,在先天條件的弱勢下為了取得勝利,慢慢衍伸出變化多端的球路,如網前的小球、全場來去自如的身段,經常讓對手無法招架。
長大之後,她慢慢把這種優勢變成網前細膩的假動作,加上四角球拉吊突擊、優異的反手拍控制能力,透過細膩的網前球、不同變化的控制球與不同節奏的回球以及突擊等技術打亂對手節奏,進而取得球場上的控制權而贏得勝利。
其實,戴資穎還有個動人的小故事,她其實不是那種攻擊超強的剽悍選手,但她會尊重對手,在對手實力有明顯差距或受傷時,她不會刻意用讓人無法招架的球路、刁鑽的回球,這是為了顧及對手的尊嚴。
好比說東奧第一場比賽對上瑞士選手賈奎特那場,她的球場的表現展現了運動家的風範,這更是戴資穎如此受到愛戴的原因。
關於羽球
羽球運動的前身是板羽球,也就是使用木板拍打紮有羽毛、類似毽子的球體,並讓它避免落地的遊戲,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在古代歐洲、中國、日本都可以看見它的身影。
19世紀中葉,印度西部出現了現代羽球運動,當時是以地名「浦那(Poona)」來稱呼這種運動。駐在當地英國人頗為喜愛這種新運動,因而將它傳回英國本土。
1873年,在英國格洛斯特郡的伯明頓莊園舉行了一場公開表演,引起許多人的注意,並逐漸傳播開來。後來人們便以該場表演的莊園名稱「伯明頓(Badminton)」來稱呼這項運動,這也成了羽球正式的英文名稱,不過,這個名詞在華語地區並未普及,而是依球具的特質而稱之為「羽球」運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