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YouTuber阿滴因經營英文教學頻道「阿滴英文」爆紅,也多次參與社會議題,訂閱人數高達267萬,如今阿滴意外拍片透露,自己出現憂鬱傾向,也訴說了自己罹患憂鬱症1年來的心路歷程,也希望更多人正視心理健康。
「我在猜會滿多人有點驚訝,覺得阿滴怎麼會有憂鬱症?事業看起來蠻成功、有這麼多朋友而且還有妹妹,有什麼好憂鬱的,」但其實去年年底,阿滴曾大幅減少影片更新,消失了一段時間,當時也是他病情最嚴重的時候,不過阿滴也和粉絲強調,自己經過治療,已逐漸康復,「大家不用太擔心」。
其實從去年4月在美國《紐約時報》刊登全版廣告「WHO can help? Taiwan」事件後,就開始出現一些憂鬱傾向,會覺得自己很爛,對工作的表現很焦慮,也出現嚴重的睡眠障礙,甚至會無故哭泣。
「不過當時的我沒有太警覺說自己是不是生病了,因為YouTuber的職業一直以來就是滿高壓的,我就想說繼續撐著繼續工作應該自然就會好了,」阿滴表示,這樣的狀況持續了好幾個月,直到9月時爆發了,當時阿滴正在演講,卻突然開始喘不過氣,沒辦法好好思考、提不起精神,最後只能草草結束演講,「那天晚上我對自己的處境,陷入很大的絕望跟恐懼,」阿滴回到台北後,躺在床上發抖、哭泣,他也發現自己需要看醫生。9月底就醫後,被診斷為焦慮症,且隨著症狀愈來愈嚴重,醫師開始給予阿滴抗憂鬱藥物,同時他也嘗試了各種治療,像是心理諮商、rTMS治療等。
(圖片來源 / 取自阿滴英文Facebook)
「接下來那段日子還滿黑暗的,我會用『行屍走肉』來形容,」阿滴坦言,當時自己每天都過得極度悲傷、壓抑、痛苦、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陷入一種毀滅性思考的迴圈,甚至覺得未來一點希望都沒有,難以控制自己的想法、思考,恐懼到身體會不自主發抖,喪失所有動力、精力,就連微笑都很困難,情緒充滿著憂鬱、焦慮,「連龍貓這種超無害的動畫都無法連續看15分鐘,躺著休息也不行、嘗試工作也不行,每天都非常痛苦,光是活著就用盡力氣了。」
經過一年多的治療,阿滴情況逐漸好轉,雖然內心難免有所埋怨,但希望可以透過自己主觀經歷的分享,能夠幫助現在還正在憂鬱症中掙扎的病友們,提升大家對心理健康的重視。
(圖片來源 / Pixabay)
大眾對憂鬱症病患迷思多 阿滴:憂鬱症是大腦生病了,難以控制自己的想法
許多人會將憂鬱及憂鬱症混為一談,但阿滴解釋,憂鬱只是情緒,憂鬱症則是一個大腦神經物質失調的疾病,「每個人都會有難過的情緒,但是憂鬱跟憂鬱症不一樣,舉個例子,如果身邊的親人過世了,感到憂鬱是很正常的,但是憂鬱症是因為自我厭惡產生的悲痛,覺得糟糕的是自己,所以似乎沒有終點,」阿滴分享。憂鬱症會有幾個特徵,像是心情持續悲傷超過兩週、對原本有興趣的事物失去興趣、對自我的無價值感與罪惡感以及反覆想到死亡或有自殺意念。憂鬱症病患也不是抗壓性差,很多憂鬱症的人在生病前,其實都是承擔了一般人無法想像的創傷或是壓力,才會得到這個病。
憂鬱症病患無法控制自己的思考,讓人變得遲鈍。「在憂鬱症發時,我會無法自拔地陷入負面的反芻思考,有點像是一般人的悲觀乘上好幾倍然後反覆的反覆的不斷往下繞圈圈,」阿滴說,當時會覺得所有事情都看起來很黑暗、沒希望,但卻無法控制自己的思考,也強調並不是想開一點就可以解決。
「以前我一直都以為憂鬱症只是會影響心情,但是得到憂鬱症才發現它會直接影響你思考的速度還有記憶力,」阿滴也因此嚴重喪失工作能力,自信心也受到打擊,所幸這並不是不可逆的,憂鬱症好轉後,情況就改善了。
阿滴以自身經歷分享 點出5好轉關鍵
阿滴也以自身經驗為例,鼓勵病友相信「憂鬱症是有機會改善的,且能大幅改善症狀」,並分享5點認為對恢復有幫助的事情:
1.相信醫生、按時吃藥:阿滴分享,自己一開始沒有很信任醫師,反而上網找到許多似是而非的資訊,「但在換了好幾個診所跟醫生後,我發現相信醫生專業的判斷才是最重要的,」他強調,一直懷疑藥物或療程是不是最正確的,恐怕會延誤治療時間,且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2.改變對自己說話的方式:憂鬱症患者會不斷有攻擊自己的想法,自我價值感很低落,但儘管病發時難以控制想法,仍要想辦法改變。阿滴分享,在早上剛醒、意識還有點模糊時,趁機對自己說或想很多正面、鼓勵的言語,大腦在這時候會比較能接受這些想法,慢慢養成習慣。
3.活在當下:在發病時,我會不斷的悔恨過去跟懼怕未來,所以後來我在狀況糟糕時,會把自己的眼光限制在僅限於今天,盡量不去想過去跟未來的事,只要把今天過好就好了,」阿滴分享,靜坐冥想跟瑜伽也有幫助,也會記錄每天做的事情和心情,藉此了解自己的情緒波動、觸發的原因和進步幅度。
4.有耐心,給予時間:憂鬱症真的要慢慢恢復,要有耐心,按照時間走完必要的療程。
5.找到新的目標和成就感:「最後,當你慢慢好起來,找回了一些動力跟精力後,我覺得就可以開始找尋生活中新的目標跟成就感了,」阿滴分享,經過諮商師的建議,他找到了幾個比較穩定的成就感來源,像是煮飯、健身等,從中感受自己的進步,且找到自我價值感。
不過阿滴也強調自己只是分享主觀經驗,並不是專業人員,但仍希望能藉此給予病友幫助,並且承諾會將這支自白罹患憂鬱症的影片營利,會全數捐出給憂鬱症防治協會。阿滴認為,「如果因為我的這段經歷可以幫助有相同狀況的人好過一些、也希望這一件事本身會賦予我的痛苦一些正面的意義。」
延伸閱讀:
Julia 缺疫苗時,死那麼多人,
怎麼不出來呼籲謀財害命的執政黨:
Who can help? DPP
Who can help? President Tsai
郭董台積電慈濟的努力不懈苦求
終於買到可救青少年的疫苗BNT了
你才出來討拍,推銷書
順便再運用你網紅的力量
幫執政黨挽救下滑的民氣
Right?
2021年07月14日15:07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7月13日00:01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7月12日22:58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7月12日21:56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7月12日20:53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