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早到晚,鹿港第一市場外圍各式小吃輪番上陣。傍晚5點多,在地人紛往「黑松趩仔麵」聚集排隊,老闆施美華站在攤內,身穿招牌紅底白圓點、黑色蝴蝶結圖案的圍裙,宛如Q版米妮,雖然身型嬌小,但煮麵、燙丸子,動作嫻熟俐落。
帶路人 紀筱榆
鹿港返鄉青年,2013年回到家鄉。擔任「小艾人文背包客棧」管家,肩負為旅人推薦在地美食的重責大任,加上身為三餐外食族,為了不踩雷、虧待自己的胃,在鹿港巷弄尋覓美食,與團隊、民宿小幫手製作「鹿港第一市場」美食地圖及美食手冊,供寄宿旅人參考。
施美華向公公莊文燦學做切仔麵,老公莊黑松正式掛招牌做生意,加上公公這一代,莊家切仔麵在第一市場外,撫慰在地人和思鄉遊子的胃,已有58年,客人從被爸媽抱著的嬰兒,長大結婚還會帶小孩來吃。
「客人長大回來吃,都阿婆、美華姐、美華姐的叫,吃到我做阿祖了,現在第4代也在店裡幫忙。」施美華笑說。我發現切仔麵的切,用的是走和異組合而成的「趩」(音同翅),美華姐如數家珍解釋:「這是一位書法家幫我們取的,這個字要康熙字典才有,把『趩』分開來看,指的是走路怪怪,像盛麵的勺子在滾水裡上下抖動『切切切』,也就是切仔麵的意思。」
鹿港切仔麵並非是清湯掛麵放上兩片清瘦的豬肉片,而是放了炸雞捲、粉嫩小蝦丸、油蔥酥肉丸添香,丸子都是自家製作,浸在大骨湯裡,紅蔥酥交融油香,讓切仔麵脫去樸素清簡,變得圓滿油潤。
紀筱榆說:「這間真的是很在地人的店,厲害在把樸素的小吃料理得非常美味,我來還會點滷小腸、香腸,吃得出真功夫。」小腸仔細清洗、汆燙、浸滷汁15分鐘,來到攤台繼續泡著滷汁,Q彈帶勁、無腥味;加進高粱酒的香腸,有香甜古早味,美華姐強調:「早上現灌下午現賣,妳看我們的香腸白白的,看起來不是很好看,不像外面賣的紅紅的,我們沒有加色素、也沒用防腐劑。」
黑松從傍晚營業至凌晨1點,夜貓子來,點一碗切仔麵、切幾盤黑白切,午夜場就是一整桌的澎湃。
黑松趩仔麵
- 地址:彰化縣鹿港鎮民族路196號A8
- 電話:0935-363-116
- 營業時間:16:30~凌晨01:00,不定期公休。
【鹿港小吃1】返鄉青年自製美食地圖 首推有豬肉炸支援的57年老字號「肉焿泉」
神乎其技!台灣最美傳統工藝 你不能不認識的「粧佛」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