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 Taiwan)與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舉辦的「2023 BIO Asia-Taiwan亞洲生技大展」,邀請眾多國際投資銀行探討全球生醫產業的投資趨勢。
究竟全球生醫產業正朝著哪些方向前進?以下整理出3大趨勢:
趨勢1:全球「CDMO」產業轉型,亞洲成長動能最強
CDMO是「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的英文縮寫,在醫療生技產業中,代表各種醫藥品的外包生產服務,涵蓋藥物到疫苗在內。
根據PwC Strategy&歐洲生醫負責人Jens Neumann指出,全球生技製藥市場規模預計從2022年的1.18兆美元,成長至2027年的1.56兆美元,年複合成長率是6%。其中,新興生醫產品(包括基因治療、細胞治療、溶瘤病毒與核酸藥物)是成長最強勁的領域,年複合成長率高達44.4%;其次為生物製劑,年複合成長率9.2%。
Jens Neumann因此強調,市場情況將驅動CDMO產業轉型,從過去聚焦在小分子藥品與生物製劑代工,未來10年將擴大布局新興生醫產品。而全球具有代表性的CDMO大廠,將陸續轉型成全方位的「委託研究、開發暨製造服務」(CRDMO),整合臨床前藥物探索、早期研究、製程開發與商業化製造的一站式服務。
他預測,全球CDMO大廠會持續投注資本支出與營運資金以推升產能,尤其看好亞洲地區的成長動能。亞洲地區目前的生物製劑總產能約為150萬公升,預計在2022年至2024年期間,產能的年複合成長率達8.3%。
延伸閱讀:開箱「亞洲最大醫藥智慧物流」!大昌華嘉砸10億:你吃的藥是這樣運送的
趨勢2:生醫的資本市場將穩定成長
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表示,地緣政治風險在近期話題不斷,升息也對資本市場產生影響,使投資人偏向保守;但值得慶幸的是,生醫產業屬於防禦性的投資之一,較不容易受到經濟景氣影響。
以台灣的生醫資本市場為例,「受惠於近期新藥取證加速轉化為商業銷售,總體營收成長率預計將從2022年的15%成長至2024年的18%。」
趨勢3:「併購交易活動」會在今年反彈
根據資誠發布的《2023台灣生醫併購白皮書》,相比於2021年態勢,2022年的全球生醫產業併購活動下降,但併購交易金額在2022年Q4有所增加,這意味著「大型併購交易案件量變多」。
資誠對此樂觀表示,全球生醫產業的併購交易會在2023年恢復到正常水準。PwC德國全球健康產業交易負責人Christian Moldt說明原因:「儘管2023年總體經濟狀況仍可能充滿挑戰,但因市場價格之修正,加上為了實現成長目標並持續領先競爭對手,生醫產業公司的創新發展和轉型業務,仍為驅動全球生醫產業併購交易之重要動機。」
責任編輯:蘇祐萱
延伸閱讀
台灣醫療面臨挑戰,如何落實「精準健康醫療」?五大建議對症下藥
台灣醫療新創出海,只有10%成功落地美國!關卡有哪些?但一優勢美國搶著付錢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