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

24國90萬員工,為何不符「世界級公司」定義?鴻海人資長:我們不能只會打仗,也要很會治理

Cheers 快樂工作人
更新於 01月23日04:48 • 發布於 01月30日00:00 • 李佳樺

在外界既定印象中,鴻海稱不上是人才管理的模範生,近年卻屢次斬獲HR權威獎項,這間龐大企業如何推動改變邁向永續?

圖片來源:謝佩穎攝

若要說鴻海是一家世界級公司,應該不會有太多人質疑。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鴻海集團廠區、辦公室共有205個,遍布全球24個國家/地區,高峰時有90萬名員工,2023年營收突破6兆元,全球電子代工市占率超過40%,理應符合世界級公司定義,然而鴻海集團人資長夏國安卻打開ChatGPT問:「什麼是世界級公司?」之後對標鴻海現況是否符合。

夏國安所指的世界級公司(global company),並非由營收、員工數或是海外據點數定義,而是指組織管理的複雜度,總部是否能有效建立統一的策略、制度、品牌、文化,以及全球化的關鍵人才梯隊,落實到全球每間辦公室內?

外界很難想像,像鴻海這樣已經布局全球的企業帝國,要來解答這一題,竟然是剛剛起步而已。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根據顧問公司韋萊韜悅的定義,企業走向全球化組織會經過4個階段:只做國內生意的「本國組織」,有海外代理商、銷售據點的「初期擴張組織」,在海外有功能完整分公司的「國際化組織」,以及開始建立全球統一管理架構的「跨區域國際化組織」。

鴻海目前正處於從「國際化組織」走向「跨區域國際化組織」的關鍵時刻。

從新北土城一家模具小廠開始,鴻海50年來各事業群開枝散葉,靠的是靈活的分權管理,海外負責人可以依據市場與客戶需求快速反應、拿下訂單,每一個事業體都宛如一個獨立決策的王國,缺少橫向連結。

韋萊韜悅大中華區策略長魏美蓉分析,下放權力雖能達到快速成長的目的,但也容易造成各地分公司運作和總部不同調。

企業江山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不同階段需要適時調整。如今,鴻海要整合各個權力王國,便需要建立能有效治理各子/分公司的後勤單位,進行資源整合、文化塑造、建立管理標準,讓龐大組織有共通的語言。

小規模試驗、建立系統,企業才走得遠

「鴻海要永續經營,back office(後勤辦公室)一定要強大,我們不能只會打仗,也要很會治理。」夏國安道破鴻海轉型的關鍵……

繼續閱讀全文👉🏻 24國90萬員工,為何不符「世界級公司」定義?鴻海人資長:我們不能只會打仗,也要很會治理

更多Cheers精彩文章

👉👉 現在加入《Cheers快樂工作人》官方LINE會員,更多精選人物故事、企業報導,讓你職涯力up!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11
  • Assic
    都跟物流業一樣靠人力派遣管理,怎麼可能成為世界級公司
    01月30日07:39
  • 光軍
    品牌問題,因為你只是代工廠。
    01月30日10:46
  • Sam
    那個你知道你們的文化很壓榨廠商跟合作夥伴嗎了?這不符合ESG的精神吧!
    01月30日10:33
  • Titan(易新)
    夏國安你問ChatGPT……真是白痴~把你換掉比較快
    01月30日09:20
  • R.M沖
    簡單一句話,新鮮的肝
    01月30日16:04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