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

你的努力不被老闆肯定?不靠逢迎拍馬的「向上管理」,你得學起來

經理人月刊
更新於 2022年08月19日02:54 • 發布於 2021年10月18日02:00 • 唐心慧

與老闆不和是職場不如意的重要原因之一,主管掌握了資源配置的權力,能否與主管有良好的互動關係,往往影響職涯發展。因此「向上管理」成為職場生存學中重要的一門學問,若向上管理的觀念與做法拿捏正確,老闆將成為貴人,職涯也能更加順遂。

管理大師杜拉克說:「你不必喜歡、崇拜或憎恨你的老闆,但你必須管理他,讓他為你的成效、成果和成功提供資源。」這種積極的做法,就叫作「向上管理」。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但我想要強調,先管理好自己才有機會管理好老闆,表現愈優異且總能信守承諾的人才,對老闆與組織的影響力就愈大,也才能為自己創造更大的舞台與展現價值。

向上管理並不是拍馬屁的逢迎諂媚,而是能夠思考如何與主管培養默契,以正直明確的行事作為,讓主管需要你的協助來達成組織目標。

從組織來看,通常員工可分為 4 種類型:

1. 看不到問題所在,當然不會想答案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這一類員工的命運,通常很殘酷,不是被企業淘汰,就是未來被機器人取代。

2. 看見問題,但找不到解答

這一類員工被問題困擾,又找不到答案,容易怨天尤人。我的建議是,最好停止抱怨,企業花錢聘雇人才是為了解決問題,不是為組織創造負面氣氛;這類員工可以積極學習並跟隨領導者找到出路,過程中強迫自己快速學習和貢獻。

3. 看見問題,也知道答案

這樣的人才是企業需要的,也是人才獲得薪酬,為企業貢獻的基本價值。

4. 看到問題,知道答案,還能和團隊協作出成果

這種傑出人才受老闆重視也受團隊愛戴,能不斷創造成功。倘若我們能成為這樣的人才,職涯自然容易順遂,身價水漲船高。

卓越的人才有能力、能思考、能協作、說到做到。我們應該期許也要求自己成為第 4 種人才。當老闆認定我們對組織有所貢獻時,我們和老闆的關係就開始正向發展。我的職涯中,接觸多位不同國籍的老闆,由於文化背景不同,領導風格與做事方法也各異其趣,但我和他們營造美好關係的通關密語其實只有一個,即「將工作成果做到卓越」。

當我的表現愈專業、愈優異,就愈能贏得老闆和團隊的尊重。如果可以,最好能做到別人難以取代,如此一來,公司的栽培和升遷機會,只是隨之而來的結果。一旦能持續做到承諾的成果,那麼信任指數會不斷增加,對公司或老闆提出的任何提議都容易被接受,即使和老闆意見相左時,他也較願意傾聽及理解,一同討論出其他替代方案。

創造自己在職場上不可被利用或無可取代的價值,是向上管理最重要的關鍵,也是舉世不變的硬道理。

根據我的觀察,老闆不一定比你優秀,但他一定能做某些你做不到的事,否則不會坐上這個位子,因此,即使對老闆的決定或指令有質疑,我不會只說「不認同、辦不到」,而是提出觀點,讓他知道我說不的理由,並提出建議的解決方案,讓彼此成為互補協力的好夥伴。

(本文出自《人生有所謂,決斷無所畏》,聯經出版公司 )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2
  • 可惜,臺灣企業要的是第一種人 因為管理層通常也是第一種人
    2022年08月19日05:54
  • Elisso
    教育老闆?笑死
    2022年08月19日05:10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