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早餐怎麼吃增飽足,還能穩定血糖、助減肥?高蛋白飲食吃對了嗎?

華人健康網
發布於 05月03日03:00 • 編輯部/台北報導
早餐怎麼吃增飽足,還能穩定血糖、助減肥?高蛋白飲食吃對了嗎?

早餐是開啟每一天活力的關鍵營養,但是,早餐吃對了嗎?早餐必需具備哪些營養素,才能增加飽足感,減少熱量攝取,還能穩定血糖?甚至早餐應該吃什麼,別碰哪些NG早餐食物,才有助減肥?以下4篇好文帶你一次掌握吃早餐要訣,既有助於促進健康,還能有效管理體重。

1.早餐增飽足、延緩胃排空,該怎麼吃?營養師教你高蛋白早餐這樣吃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你也是忙碌的上班族,必需經常三餐外食的「老外」族嗎?每天從早餐開始,就開始外食,卻不知該如何挑選營養早餐嗎?以下就來跟大家分享早餐該如何選擇優質好食物,既能增加飽足感,還能延緩胃排空,減少整天午餐與宵夜的攝取量。

高蛋白早餐這樣吃:水煮蛋、牛肉、乳製品、無糖豆漿等。文獻指出,攝取高蛋白質早餐可增加飽足感、延緩胃排空,還可減少整天午餐與宵夜的攝取量。假設早餐吃了香雞蛋吐司(390大卡),你要選哪個?

👉詳細閱讀:早餐增飽足、延緩胃排空,該怎麼吃?營養師教你高蛋白早餐這樣吃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2.吃高蛋白早餐助減重?減少熱量攝取,還能穩定血糖

早餐是一天活力的來源,吃對早餐也能幫助瘦身!但是,許多青少年早上喜歡賴床,沒時間吃早餐。長期忽略吃早餐,可能導致肥胖;相反地,天天吃蛋白質含量高的早餐,而且選擇優質蛋白來源如牛奶、瘦肉,還能幫助減重。國外研究發現,體重過重青少年吃高蛋白早餐,可以穩定血糖、體脂肪也跟著下降。

塑身減重的風氣盛行,就讀國、高中的青少年也一樣愛漂亮,總是無法容忍身上的多餘脂肪。想要健康瘦身,每天吃早餐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不過,早餐百百種,怎麼吃才能兼顧營養和身材?

根據《每日科學》(Science Daily)網站指出,過去有研究發現,大約60%的年輕人每周有高達4天沒有吃早餐。許多健康專家都指出,吃早餐可以減少肥胖的機會,卻很少有明確的研究顯示,究竟哪一種早餐可以有效管理體重。

👉詳細閱讀:吃高蛋白早餐助減重?研究:減少熱量攝取,還能穩定血糖

3.必吃高蛋白早餐食物!減肥莫忘早餐,別碰NG早餐!

減肥三餐不能少!許多民眾為了求快速瘦身,會自動省略早餐,連同午餐一塊吃,或是乾脆不吃晚餐,隔天早餐才瘋狂吃個飽,黃雅慧營養師提醒,三餐定時定量,是減肥飲食控制的不二準則,尤其早餐是一整天活力的泉源。攝取高纖、高蛋白的食物,不僅助於減肥,也不會因奶茶、漢堡等升糖指數高的食物,引起精神不振、嗜睡症狀。

營養師黃雅慧表示,許多研究已證實,每天攝取早餐是提升一整天專注力的關鍵,而早餐吃得巧,也能避免吃下過多的熱量,提高肥胖的風險。

黃雅慧營養師提到,許多上班族們為了求方便快速,常選擇培根蛋餅、蔥抓餅或薯餅蛋堡等高澱粉、高油脂的食物做為早餐主食,搭配奶茶、紅茶等糖分含量高的飲料,不僅攝取過多的熱量,影響減肥大計,短時間也讓你升糖指數升高,白天就昏昏欲睡。

👉詳細閱讀:減肥莫忘早餐,別碰NG早餐!營養師:必吃高纖、高蛋白早餐食物

4.減重只能靠手術、藥物?高蛋白飲食增肌減脂有效

根據國民健康署公布的健康促進統計年報資料顯示,2017至2020年成人過重及肥胖率已高達50.3%,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20年全球肥胖年報中,台灣為東亞地區肥胖盛行率第一名。想要減重有什麼好方法?除了手術、藥物協助改善肥胖以外,有大型臨床研究顯示,人體攝取足夠量的蛋白質,會造成體重下降,瘦得健康又美麗。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郭智偉表示,肥胖會引發各種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呼吸睡眠中止症,非酒精性脂肪肝,退化性關節炎等等,甚至也會提高罹患癌症風險,所以肥胖是國人應該要重視的健康問題。

WHO已定義肥胖是慢性病,造成肥胖的原因有基因、生活習慣、環境、個性、身體健康等因素,但最重要的還是與飲食最相關。

👉詳細閱讀:減重只能靠手術、藥物?研究:高蛋白飲食增肌減脂有效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2
  • K
    部屏社工專員就是替醫生圍事的流氓!五年前因右腳兩趾走路麻痛!在部屏神經外科給吳姓醫師開腰椎減壓並裝止滑脫彈簧!住院時右五趾神經像電流亂竄極痛,吃藥,五次射頻止痛都無改善,腰也無法挺直!半年後又說有壓迫,開完隔天右大腿沒感覺,一個月後整個坐股神經都酸麻痛!最後又做骨融合裝支架,結果更嚴重!部屏專員社工來也幫吳醫師圓謊摸頭,搞的像花錢買殘病患的錯!其部長也要七萬手術費不保證醫好,還被大罵趕出診間!花了上百萬到部屏治療,卻爛腐在床!這些稅金賊社工陽奉陰違造假搞毀了公立醫院!
    2天前
  • 蔡岳宏
    我曾經在86年時,在藥局看到謝明哲教授寫的文章,雖忘了文章的主題,也開始自當白老鼠的生活,喝無糖飲料,開始吃最討厭的苦瓜及芥菜,把苦味及甜味飲食比率做調整,父親生前曾因糖尿病,眼睛險些失明,107年才首次做糖化血色素的檢查,其結果是5.4,之後又五次檢查,則結果是5.1、5.3、5.1、5.0、5.0,去年年初醫師說可以暫停一下了,只是還沒有問醫生何時可以再做糖化血色素 來是在肝膽腸胃科看B肝帶原追蹤肝指數,因肝指數連續三次三個月的追縱肝指數都正常,可以改為半年追縱一次,約107年醫生問我要不要做糖化血色素檢查,這開始與肝指數一起每隔半年糖化血色素的檢查,111年因疫情鳳山醫院院內感染人數多一些而取消檢查,直到十一月才回醫院做檢查及安排回診
    05月03日06:57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