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非傳統方式 可能更吸引學生習樂

MUZIK古典樂刊
發布於 2024年05月03日07:10

英國樂教面臨困境,選擇修讀GCSE(英國中等教育普通證書中認證的音樂課程,非必修)的學生越來越少,沒有足夠的中學音樂教師、缺乏經費、資源分配不均,都是造成這種現象的重要原因。

回顧:

愈弱勢愈想學 逾八成英國學童亟欲習樂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伯明罕交響樂團聯手中學 提供高品質音樂課程

但除了這些結構性問題,也有樂教專家從內容著眼,認為問題可能出在學校中的音樂教學方式越來越「正經」。該國2014年開始實施的現版音樂全國課程,包括使用五線譜、學習音樂歷史以及聆聽「偉大作曲家和音樂家」的音樂等,與以往版本更加以兒童為中心的方向顯成對比,而強調教師控制和結構良好的課程,又更強化了所謂的「正式」與「傳統」。

然而這並不是許多流行音樂人──學生可能在上學途中聽到他們的作品──學習音樂的方式。他們的方法通常更加非正式,例如聽到音樂、再用樂器演奏來學習。如果把這種自然的方式帶入學校系統,可能更有助於音樂教育的發展。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自由玩樂

非正式學習有時看起來可能雜亂無章,但與自然參與音樂密切相關。以音樂教育教授Lucy Green開創的方式為例,學生們從「深水區」開始──透過聆聽、模仿自己選擇的歌曲,在小組中共同合作。他們需要自己找出歌曲的各個部分,直到最後組合成一段表演。

這種學習方式給予學生更多自由和獨立性,並鼓勵師生地位更趨平等。教師的角色是設定任務,然後讓學生選擇如何處理,只在必要時提供幫助。學生可以決定自己的學習節奏和在組內所扮演角色的難度。

雖然教師仍然默默掌控,但這樣可以促使他們相信學生參與的音樂活動,抵抗過早介入的誘惑,由是增加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信心。

非正式學習與選擇修讀GCSE的學生數量增加有關。這表明它有潛力吸引一些以前對音樂課感到失望的學生。

學習喜愛的東西

如果可以自選類型,學生往往會選擇與朋友一起演奏流行音樂。由學生選擇的音樂進入課堂,讓課內外音樂之間建立了更多聯繫、學生參與了一種超越課堂界限的學習實踐,這與他們的音樂興趣和熱情相關。

此外,這並不意味著非正式學習僅限於流行音樂。雖然學生通常選擇將流行音樂帶入課堂,但基礎研究表明,一旦他們受到激勵並投入其中,教師就有機會進而將其他類型的音樂引入課堂。

非營利組織Musical Futures為非正式學習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並繼續倡導和推廣其理念。對一些教師來說,這種方式可能帶有風險,例如讓他們面臨各種壓力和要求,也可能覺得這種學習方式不符合更廣泛的教育政策和他們角色的期望;面臨教學成效評估時,非正式和「雜亂」,或又將招致教師對學生行為缺乏控制的惡評。

但它起碼提供了一種思考、挑戰音樂教授方式的路徑,在學校教育系統中為這門學科帶來新的機會與曙光。

原文出處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