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專訪文晏:應該有更多的女導演來拍女孩的故事

德國之聲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 德聞

2014年您首次以制片人身份參加柏林電影節,2019年擔任評委,這次來有何不同感受?

其實因為每一次都很忙,所有也沒有時間特別的去逛這個城市,只是星星點點的去過幾個地方,這次我覺得特別不同的是,連日的下大雪,我從來沒有在柏林見到過下雪,整個城市白雪皚皚的,跟以前感覺很不一樣。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能分享一下您擔任柏林電影節評審的經歷和感受嗎?

大家反正都直言不諱的講自己對電影的看法,對電影的理解,我們溝通起來都很順暢。當你真的站到這個位置,你不會說看別的,你只會去關注一個電影是不是真的好,真的優秀,它哪方面優秀,它和其他的競賽片相比是怎麼樣,因為整個評審機制是非常公正的,而且不是一個人說的算,是所有的人的意見的一個綜合的呈現,所以我覺得無非就是大家去努力的表達自己,你如果你真的喜歡,自然會為自己喜歡的電影去爭取,不喜歡那也不可能違心的爭取,所以我覺得會是遵循一種很公正的,專業的一種態度。

面對眾多優秀影片,若意見分歧,評審團如何決策?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這得看這屆的主席是怎麼去定的,因為有的時候會是全票通過,比如所有人都認為這一部影片應該是這個,但有的時候也許會有意見分歧,那也許有的主席會說,那我們少數服從多數,或者有其他的主席會采取別的方式做最終決定。

自《白日焰火》獲獎已逾十年,中國電影環境與市場經歷了哪些變化?疫情又帶來怎樣的影響和沖擊?

2014年中國電影市場好像 才剛剛起步沒多久,那個時候整個的票房跟現在可能都不能比,所以變化肯定是巨大的。因為疫情大家在家裡呆了三年,當然很多人的觀影習慣也會發生變化,什麼東西收都在手機上看,所以他現在可能會覺得說我什麼東西能在手機上看就好了,更方便更舒適。所以把觀眾再要叫到影院去,你確實需要特別好的內容,這可能是給我們電影人的一個挑戰,我們要繼續拍更好看的電影。

AI技術在電影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您認為這將如何影響電影的未來?

我覺得我們誰也沒法辦法預料10年以後大家是什麼樣去觀影,也許那個時候你可以在腦子裡就放電影了。確實很難預測,但是我覺得好的故事總是永遠會長存,大家都想聽好的故事。

當今現在電影業和其他媒體都希望能吸引女性群體,尤其是年輕女性,她怎麼看?如何才能打動她們?

我覺得就是講她們的故事吧,講年輕人,講真正發自內心的故事,我覺得她們如果有所感觸,她們就會喜歡這樣的電影。

您的影片觀眾群體中,男女比例如何?

肯定是女性群體觀眾多,因為畢竟講女孩的故事,我覺得我們應該有更多的女導演來拍女孩的故事。

女性導演在電影行業仍是少數,您認為她們是否依然面臨刻板印象或隱形壁壘?

我覺得大家還是會對女導演有些刻板印象也好,或者認為女導演就該拍怎樣的電影,其實不應該有這樣的限制,如果我們對男導演沒有這樣的預設,對女導演也不應該有這樣的預設。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華語電影進入海外影院,涵蓋多種類型,您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以前我知道西方觀眾可能不喜歡看字幕啊,所以對海外的電影需求非常小,但可能恰恰是因為這些媒體上發生的這些變化, 大家習慣看外語片了, 習慣看字幕了,所以現在很多人反而願意看外國的電影。

我記得以前去一個小的電影節的時候,我就會聽到當地人,因為他們看的中國電影非常少,因為他們印象中武俠片才是中國電影,但我覺得這個這個印象在一點點被打破。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