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今(13)日召開部務會報,由國家公園署及消防署報告「入山入園精進作為」。根據消防署統計,國內近年山域事故以「迷路」為最主要類型,占事故總數的37%。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今年春節期間共發生12起山域事故,投入166人次救援,平均每起事故需動員13至14人。為強化登山管理,她指示國家公園署研議修法,納入保險制度、登山違規裁罰與留守人機制,並邀集教育部、農業部及交通部,共同推動一致性規範,落實「負責任登山」理念。
近十年3,450件山域事故,迷路占37%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消防署統計,104年至113年間,國內共發生3,450件山域事故,其中「迷路」案件達1,263件,占比37%。分析原因,主要與高山環境、裝備準備不足及雪季風險有關。消防署建議登山民眾下載離線地圖,並租用衛星定位設備及使用「登山留守平臺」,確保在無訊號區域仍能與外界聯繫,提高獲救機率。
提升登山安全,國家公園署多管齊下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為加強登山安全,國家公園署截至113年底已完成18座山屋整建、新建9座山屋,並配置高山症緊急救援設備(攜帶式加壓袋)。此外,已與電信業者合作標示602個可通話地點,登山民眾可於標示區域撥打「112」緊急求救。
在宣導方面,國家公園署透過官網、社群媒體及「臺灣登山申請一站式服務網」提供登山安全資訊,並與登山專家合作拍攝影片、舉辦講座,推廣負責任登山理念。109年至113年間,已辦理81場登山安全與環境倫理講座,參與人數達1萬5,226人次。
呼籲民眾落實自主管理,確保登山安全
國家公園署提醒,登山前應評估體能,依步道難易度衡量自身能力,妥善規劃行程,攜帶足夠裝備與衛星定位裝置,並落實留守人制度,確保行程安全。相關登山步道分級資訊及安全宣導影片,可至國家公園署官網查詢。
薇 預繳救援款,自行下山者領回;
使用救難資源的依情節收費。
02月13日21:40
Sidney 救援收費最實在
02月13日12:59
Mr.米兄 應該登刪前先撥打1925後再考慮要不要登山!
02月14日06:00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