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貿易戰一觸即發!歐盟執委會4日通過決議,未來5年將對中國進口電動車課徵最高45%的關稅,以應對中國補貼出口電動車的不公平競爭。對此,輔仁大學義語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張孟仁分析,歐盟明顯企圖用以戰逼和的策略,迫使中國釋出最大善意,以換取轉型的時間及空間,但他認為,45%的關稅根本無法反制中國電動車的傾銷,即使最後換來中國願意接受電動車限額,或到歐洲設廠等條件,恐怕最終也只會使得歐盟更加依賴中國,仍是難以脫身。
挽救車市 歐盟通過對中國電動車加徵反補貼稅
歐盟27國日前針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加徵「反補貼稅」一案進行投票,最後在法、義等10國投票贊成,德、匈等5國反對、12國棄權下,通過未來5年對中國進口電動車課徵最高45%的關稅,並將成為永久性關稅,以抵制獲得國家不當補貼的廉價中製電動車湧入歐洲市場。
歐盟企圖以戰逼和 學者不看好
對此,輔大義語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張孟仁就認為,歐盟明顯想以戰逼和,換取轉型的時間及空間。但他認為,以目前中國電動車價格之低,短時間內就算歐盟祭出45%的關稅,恐怕仍無法阻擋中國電動車在歐洲的攻城掠地。另外,即使歐盟最後換到了中國願意接受訂出進口電動車最低銷售金額或數量限額,甚至到歐洲設廠等條件,但長時間來看,最終恐怕也只會讓歐盟更依賴中國,根本仍難脫身。
他說:『它想利用關稅來換取一些轉型跟喘氣的時間,甚至它也考慮說那是不是我們談判,把價格提高,或者是汽車的限額,來讓中國的電動車出來,或者他會用另外一種方式,鼓勵中國的汽車來投資設廠,不過,如果他今天來投資設廠的話,你時間往長期來看的話,就算成功唆使中國的車企能夠來歐洲設廠,不過時間拉長,你會發現其實它對中國又會變成更過度的依賴。』
中歐貿易戰一觸即發 中歐談判對歐盟團結形成考驗
由於歐盟執委會將在10月底前公佈相關的關稅條文,並自11月生效,因此外界認為,這段時間將為中歐雙邊談判預留伏筆。
只是新一輪談判還未開始,中國商務部8日隨即宣佈,將從11日開始,對歐盟進口的白蘭地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收取30.6%至39.0%的保證金。另外,中國商務部更首度證實,正在研擬提高大排氣量燃油車的關稅,以做為中歐貿易爭端的報復標的,這不僅讓中歐貿易戰火一觸即發,更讓原本就對此案意見分歧的歐盟,是否能維持內部團結形成高度考驗。
張孟仁說:『它(中國)在談判的過程之中,針對投贊成票的特別是法國、義大利或荷蘭,這些比較大的國家施以最大、最大的壓力,或者是我剛剛所講的,它如果對德國、法國還有義大利說,你們進口到我這裡的內燃機,我也要加大稅率,然後來逼他們投降,所以從這個觀點來看的話,我們應該要先去觀察,歐盟內部是不是可以談出一個共同的立場,共同對中國的立場,那他們得要有很大很大的決心,因為畢竟最近不管是豬肉、乳製品、白蘭地,歐盟內部都有非常大的抗議的雜音,所以歐盟得要挺得住。』
挽救歐盟車市 最終仍得靠歐盟自己轉型
至於中歐雙方的談判,能否雙贏?張孟仁說,這得看中國能釋出多少善意。不過張孟仁觀察到,中國車企都似乎已經為談判預留後路,像是早已購置了運送汽車專用的貨船,如果再加上中國政府願意再釋出多一點補貼力道,中國電動車未來一樣可以長驅直入歐洲市場,因此他認為,無論談判最後的結果為何,如果始終歐盟無力轉型,無法製造出具有競爭力的電動車,最終也只不過是多活幾年。
他說:『如果往長遠的方向來看的話,我覺得吃虧的應該還是歐盟,因為再怎麼樣,歐盟可能得要做出最好的電動車,然後歐盟可能要壓低它內部的製造成本, 人工啊,什麼的製造成本,但是這整體來看的話,對西方國家這種高收入、高成本的國家,我覺得這是不太可能做得到的,所以結論就是,如果45%的關稅祭出的話,勉強可以活個幾年爭取轉型的時間,能不能轉型成功就是靠歐盟自己。』
歐盟後知後覺陷入困境 台灣應引以為鑑
張孟仁說,汽車產業為歐盟提供了1400萬人的就業,但這個以德國、法國、義大利為首的歐洲關鍵性產業的競爭力,卻因為歐盟的後知後覺,陷入了危機,特別是德國車之前賣太好了,卻怎麼也沒想到,突然間出現了中國電動車逆襲傾銷的狀況,但張孟仁認為,歐盟早該察覺,卻因為賺錢賺得太開心,根本來不及去掌握,才導致陷入目前的窘境。
因此,他提醒政府,應該以歐盟為借鏡,對於中國的產品或者是比較有競爭力的部門,都要能充分掌握,並預做準備,甚至提早佈局及轉型,絕不能後知後覺,否則最後只會手足無措,根本無力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