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HFNC是救命神器還是過譽?新冠肺炎重症治療分3階段,插管≠沒希望

康健雜誌
更新於 2021年06月25日03:23 • 發布於 2021年06月25日03:23 • 出處/康健雜誌 文/鄧桂芬 圖/台北慈濟醫院
HFNC是救命神器還是過譽?新冠肺炎重症治療分3階段,插管≠沒希望

藝人賈永婕因募集342台高流量濕化氧氣經鼻導管系統(HFNC)分送給各大醫院,讓HFNC一夕爆紅,成為人人口中的「救命神器」。不過HFNC真的這麼神嗎?醫師說,HFNC只是新冠肺炎進入重症,在血氧含量濃度低於90%、但尚未到插管程度的替代選擇。但若病情太嚴重,仍須插管治療。

高流量濕化氧氣經鼻導管系統的英文全名為High Flow Nasal Cannula,簡稱為HFNC。這台系統之所以會被稱作「高流量」與「濕化」的原因,是因配有加壓器和加濕器,比起傳統的氧氣治療,可以提供更高流量的氧氣,同時具有濕度的氣流也可保護鼻黏膜。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2017年發刊的中山醫訊第52卷第2期內容中提到,HFNC每分鐘可提供最高60升的氧氣流量,氣體溫度為37℃,濕度為100%,適用於小兒及新生兒呼吸照護,也適用於早期治療成人的呼吸衰竭疾病。

也就是說,肺部疾病、心臟手術後、缺氧性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急性心衰竭,甚至痰液排除困難的病人,都是HFNC可能的受惠對象。

衛福部健保署也在6月10日發布的新聞稿中提及,依國際經驗及實證上顯示,使用HFNC可避免新冠病人插管及減少呼吸器的使用。在HFNC正式納入健保給付前,會因應疫情的需要新增HFNC的治療申報代碼,每天支付1,745點。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為何醫院缺HFNC?醫:疫情前沒這麼多人需要

既然如此,為何現在會發生各大醫院急缺HFNC呢?據衛福部統計,全台46家重量級急救責任醫院的HFNC在接受民間捐助之前,僅約400台。也就是一家醫院不到10台,若有大量病人急需要用,就會不夠用。

衛福部雙和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曾健華先給解答:「兩個原因,一是在疫情之前,一般病人的需求量不大;二是一台HFNC不便宜(約27萬),大部分的醫院在採購上比較謹慎。」

曾健華表示,過去呼吸困難的病人進到加護病房後,醫療團隊就會直接評估插管的必要。但今年5月中旬新冠肺炎疫情倏地暴發後,雙北各大醫院的加護病房不夠收重症患者,只能讓還不到必須插管的重症病人改住一般的隔離病房。

「此時,HFNC就很適合給一般隔離病房的重症病人使用,也是插管治療的替代選項,」曾健華說道。

也有感染科醫師告訴《康健》,過去比較少病人會需要用到HFNC,因為剛好新冠肺炎會用到,說不定疫情趨緩後,HFNC又會被晾在一旁。換句話說,若非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HFNC可以「出場」的機會恐怕不多。

HFNC是救命神器?醫療團隊觀點各不同

那麼,HFNC真的是新冠肺炎重症病人的救命神器嗎?會不會是媒體過度渲染?曾健華先從新冠肺炎病情輕重度分級的治療方法解釋起。

● 輕度:有呼吸道症狀,但X光片影像看不見肺部浸潤,可用藥紓解不適。

● 中度:X光片影像發現肺部浸潤,但還不需額外給氧氣,持續用藥治療。

● 重度:肺部浸潤程度嚴重,除了用藥以外,必須額外提供氧氣。

「一般而言,必須要額外使用氧氣的新冠病人就算是重症患者,」曾健華強調,「但對重症醫療團隊而言,為了讓加護病房有更彈性的運用,會對這些重症病患再細分成3大類來提供氧氣治療。」

1.血氧濃度大於90%:可待在一般病房,並提供傳統的低流量氧氣治療。

2.血氧濃度小於90%:可待在一般病房但暫無插管必要,改提供高流量的HFNC。

3.血氧濃度小於90%,且呼吸費力並出現意識障礙:必須進加護病房觀察,並接受插管治療。

從上述的內容可知,HFNC運用的時機點是血氧濃度低於90%,但還不到插管治療程度,就能讓病人使用可高流量供氧的HFNC撐過去。

當以往沒有HFNC這中間緩衝的治療選項時,曾健華坦言,面對肺炎重症患者,醫師不是用傳統的低流量氧氣治療,就是直接給予插管治療。

這也是為什麼,賈永婕一口氣募集了342台HFNC,並分送給各大醫院。指揮中心也宣布,已替各大醫院再採購500台HFNC,並隨貨到後陸續配送,都是疫情下的治療及時雨。

看來,HFNC算是救命神器了吧?或許可這麼形容,但有呼吸治療師在臉書貼文認為HFNC被過度渲染,畢竟HFNC不能取代更嚴重的插管病人所需使用的呼吸器。假如醫療團隊誤判了HFNC的使用時機,恐讓病人錯失插管救命的機會。

醫:及早插管治療,其實有助病情穩定

既然插管治療是最終的救命手段,為何在疫情下被HFNC搶了這鋒頭?「原因在於病人或病人家屬排斥插管,一般民眾認為插管很痛苦,而且還可能拔不掉,」曾健華說道。

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任藍冑進補充,新冠肺炎有一特殊徵兆,也就是隱形缺氧(或稱快樂缺氧),有的病患會在還沒感覺不舒服的狀況下,被醫護人員告知需要插管,因此產生畏懼和抗拒的心理,往往無法接受。

不過曾健華澄清,患者接受插管的過程中可以適時使用鎮定劑或肌肉鬆弛劑協助放鬆和減緩不適,不會有一般人想像中的這麼不舒服,「當然如果可避免插管,我們會在專業評估下,讓病人使用HFNC治療。」

插管後真的拔不掉?當然不盡然了,以台北慈濟醫院為例,截至6月14日已成功替44名插管治療的新冠肺炎病人拔管並順利控制病情,最年輕為32歲,最年長為90歲。從插管到拔管的天數平均為6.5天,最快2天、最久10天。

「那一位90歲的爺爺是從外院轉進我們醫院加護病房後,插管3天就拔管了,病況穩定、體力和精神都很好,3週後出院,」藍冑進說道。

事實上,當新冠病人呼吸衰竭時,醫師多會建議及早插管。藍冑進說,及早插管治療不只是搶救生命,還能夠爭取時間讓藥物發揮作用來穩定病況,也有機會早一點拔管。「僅少數的病人因肺部狀況嚴重,仍須透過呼吸器維持呼吸。」

「插管治療不等於病情沒有希望,只要好好配合醫師,仍有許多治療機會」藍冑進強調,插管工作對醫護也是一項負擔,必須在充足準備下執行插管,「所以當醫護提出這項醫療建議,就代表你的病情有所需要,也可減少疾病痛苦。」

除非是多重共病的臥床長輩,不幸罹患新冠肺炎且演變為重症下,醫療團隊才會考慮保守治療而非插管治療,同時請家屬考慮病人接受安寧的必要性。

新冠病人康復回家 應每天走路1小時當復健

一般而言,只要病人不再需要用到氧氣,而且發病超過10天、病毒量降到安全範圍(Ct值≧30),就可以出院回家了。曾健華說,有的患者10天後就能出院,不過也有一些年紀大的長者需要花上1~2個月。

確診病人戰勝病毒康復後,會有後遺症嗎?怎麼跟後遺症共處?曾健華表示,台灣的染疫病人才剛康復回家,還不清楚實際上有哪一些後遺症,不過國外有案例傳出嗅味覺改變,或是肺部出現纖維化等肺功能下降情形。

曾健華建議,病人在急性期過後就能每天在病房內做走路運動,出院後可將慢走時間拉長到1小時,或做比較緩和的有氧運動當復健。「當運動都做順了,有需要時再回醫院接受特殊呼吸訓練,會是比較理想的復健辦法,」他說道。

延伸閱讀:

印度公使染疫獨自撐過10天:症狀出現後快速惡化肺浸潤,靠「它」關鍵救命

新冠肺炎猝死,血氧機怎麼用?智慧手錶測血氧有效嗎?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3
  • Summer chen
    這篇報導的用意……
    2021年06月25日05:26
  •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6月25日04:43
  •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6月25日03:5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