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

孩子童年只有一次,但媽媽的人生也只有一次!陳怡嘉:好好修復自己,才能把更好的正能量留給家人

未來Family
發布於 2022年03月14日02:55 • 高竹君(未來Family記者)

從事教育工作近20年,現任大安高工國文老師的「嘉嘉老師」陳怡嘉,身兼作家、講師、親子教育專欄作家,同時育有兩個6歲和8歲的兒子,在40歲生日時,她送給自己一份大禮,拋夫棄子,挑戰一個人跟團,到西藏13天,很多人問,「妳怎麼放得下兩個孩子?」面對這個問題,陳怡嘉有自己的一套放手哲學。

享受獨處 從沉靜中找回能量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和很多職業媽媽一樣,嘉嘉老師總是在工作和母親等多重角色之間奔波,有時候工作一忙起來,好幾個週末都沒有休息,回到家之後還要繼續操心孩子課業。身心疲憊的時候,她靠獨處來療癒自己,希望自己越忙的時候,內心越能保持沉靜。

所以儘管生活忙碌不堪,兩個兒子也很黏她,每當生活遇到難題,嘉嘉老師一定設法擠出時間,讓自己在一個抽離的時空裡,聽內心的聲音。不論是一個人吃一頓悠閒的早餐、看一部好電影,或是在黑夜裡聽著輕快音樂慢跑,享受大汗淋漓的暢快感……,嘉嘉老師覺得,把自己整頓好之後,再回來面對工作和孩子,心情也輕快許多。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旅行的美好 是在不經意的時候 突然湧上心頭的幸福感

趁著40歲生日,陳怡嘉一個人跟團前往西藏,兩個兒子和先生就留在台北將近兩星期。

陳怡嘉和先生的相處很美式,各自保有空間,也珍惜在一起的時間,這趟到西藏,還是先生鼓勵她去嘗試突破自己的舒適圈,而她本身也一直對西藏這塊神秘淨土懷有憧憬,想親自感受它的寧靜和神聖。

但其實出發前,陳怡嘉內心充滿矛盾糾結,也會擔心長輩的看法,當時她心想,「自己一定不是一個正常的媽媽吧!」而且兩個兒子就連她平常出門夜跑都會鬧彆扭,叫她不要出門,更何況是將近兩個禮拜看不到媽媽。

每當遇到這種時候,陳怡嘉也會覺得很有罪惡感,但「方法就是轉念,」她會對自己說,「與其因為孩子的哭鬧,放棄沉澱自己的機會,最後讓自己喘不過氣,倒不如珍惜得來不易的時間,好好修復自己;放空是對自己好,也才能把更多正能量帶給家人。」對她來說,獨處不是遙不可及的奢侈品,而是身為一位母親必須想辦法營造的修復儀式。

在西藏的13天,陳怡嘉每天看著牛羊、高山、廣闊的藍天,彷彿與世隔絕,她形容,「那是一種從很忙很忙的心情,被迫切斷,然後完全放鬆的抽離感。」同時,那種出發前糾結的心情被全然的釋放,她感覺好像從一個媽媽,回到了自己。

回到台灣之後,陳怡嘉也希望一直保留著在西藏感受到的平靜和快樂,抓住那種「感覺」,但她也很老實的說,再面對孩子和生活,心情和出國前沒有什麼不同。

「生活就是一下子把妳丟進一個漩渦裡,所以一回來我很快地就回到那種忙亂感裡面。但不同的是,再次很累的時候,我會記起旅行中的幸福感,就會覺得很感謝。懂得感恩和知足,可以讓人瞬間變得快樂,這麼一想,平時放不開的事情,也就沒什麼好執著了,」陳怡嘉說。

 

一切都是過程 再難受的都會過去

陳怡嘉本身是帶班超強的國文老師,所以當兒子一天到晚被學校老師反應「表現不佳」的時候,她也曾陷入很長一段的罪惡感和自責當中,「當新手媽媽的時候我很不能適應,雖然我喜歡小孩,但是覺得當媽真的太累了。」尤其兒子總是需要她一再提醒叮嚀,不斷地被「再教育」,這讓她感到非常挫折,懷疑是自己沒有把兒子教好。

「我先生當時跟我說,人生所有體驗都是有盡頭的,再棒的吃喝玩樂也就是這樣。但是唯一生小孩這件事,是人生很不一樣的體驗,可以讓生命豐富,」慢慢學習轉換思維,陳怡嘉說,回頭再看以前的累,已經有點模糊,現在孩子大了,陪在自己身邊的時候,反而像是有個伴的感覺,這種感覺是幸福的。

多年來在教育現場,嘉嘉老師也發現,孩子的反覆是正常的,是必經過程,如同她在自己的文章裡說的,「度過就好,」然後就會是另一個新的階段。這樣想想,面對育兒的種種挑戰,她就不會對自己太嚴厲,相對的也不會對孩子太過要求。

帶班經驗也讓嘉嘉老師悟出育兒之道,「可以試試,假如你沒有這樣做,結果會如何?」簡單來說,就是學習放手。例如,你總是叮嚀孩子不要再把橡皮擦弄丟,但某天你可以試試不要叮嚀孩子,看結果會如何。孩子如果沒有弄丟,你會知道你是太過擔心,如果孩子把橡皮擦弄丟了,他就會知道要珍惜媽媽的叮嚀。陳怡嘉把這個方法稱之為「人生實驗」,也從中領悟到生活不用太用力,因為沒有哪一種方式是最好的。

「把能控制的努力做好,不要加進其他情緒,因為留給自己的時間已經太少,所以絕不會把時間浪費在悲傷和難過裡面,要盡可能的讓自己快樂,」陳怡嘉說。

每當負面情緒冒出來的時候,陳怡嘉就想辦法盡快排解。沒時間吃華麗的早餐,就會奔去便利商店買個糖果餅乾,或是趁空堂的時候自己一個人散步,然後外帶手搖飲回來,想像這些東西陪伴自己一整天,心情就會好一點。

 

家人是各自獨立的圓 合在一起時 我們也是緊密的圓

面對親子之間的經營和收放拿捏,嘉嘉老師認為當媽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放下罪惡感。

「我對家人的排序和一般人不太一樣,」很多父母都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但是陳怡嘉把自己比喻成一個圈圈,兩個孩子和先生也都是各自的圈圈。「我們在一起的時候可以是緊密的圓,分開的時候,也是各自的圓,他們是我選擇加進我這個圓的關係,所以,大家都是獨立的,都要互相尊重,」因此陳怡嘉現在就可以下個結論,孩子長大之後,自己絕對不會是個黏人的媽媽。

和孩子相處,陳怡嘉重「質」不重「量」。陪伴孩子的時候,就把所有專注力放在孩子身上,但是當該把時間留給自己的時候,她一定好好珍惜,盡可能在得來不易的時間裡,跟自己好好對話。

「那如果很需要自由的人暫時得不到呢?」陳怡嘉說,那就多給自己找小確幸,對自己好,是不需要理由的。

 

照片提供:陳怡嘉

數位編輯:陳玉玲、王信惠

>>免費訂閱《未來Family週刊》全方位教育教養媒體,教好孩子不求人!
>>加入《未來Family》好友!看更多內容!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1
  • c
    其實也可以選擇不要當媽媽 不用一直被害者心態 什麼都想要
    2022年03月14日15:59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