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失智症竟和貧富有關!澳洲研究:住貧困區的人較易失智

TVBS
更新於 2022年03月30日10:20 • 發布於 2022年03月30日10:20 • 廖珮棋
澳洲研究發現,失智症和居住地區有關。(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失智症是因為腦部病變、腦功能下降所引起,而失智竟也和「貧富」扯上邊?!澳洲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日前研究,發現住在富裕地區的人們普遍比貧窮地區的人記憶力更好,罹患失智症的機率也較低,當中的差異在於社區附近有無「綠地」或醫院等公共環境,而在充滿犯罪或不安全感的地方也是導致罹患失智的可能原因之一。

美國《新聞週刊》報導,澳洲蒙納許大學調查4656名40到70歲的族群,藉此研究失智症是否和居住地方的社會經濟條件有相關性,這份結果報告還被刊登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網絡開放》中。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根據調查結果,住在富裕、安全地區的人記憶力比較好,尤其在高齡族群中出現顯著差異,不過從中年而論,在罹患失智或記憶力表現方面兩者僅有微妙差距。

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全球失智症患者已經超過5500萬人,每年更以增加近千萬人的速度於全世界持續發病。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在2020年發表研究,指出能夠改善40%的失智症危險因子,即提早預防或拖延發病時程。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而現在蒙納許大學也公布研究結果,指出罹患失智症風險和社會、環境、心理等因素息息相關。從生活環境上來說,空氣汙染已經被證實和認知機能低下有關,而越貧窮的地方空氣汙染越嚴重;健康飲食也與提升認知功能相關聯,而多數情況下,健康食物的價格都比較高;擁有醫療、綠地的環境也能讓高齡者遠離失智。

再來是人的「安心感」和「社交」,通常窮困地區的犯罪率和社會不安感也較高,這也導致貧窮地區的住民更容易罹患失智。

而根據多項研究結果顯示,來自社會的不利、差別待遇、經濟逆境或慢性壓力等,都可能會讓大腦產生病變,例如「壓力荷爾蒙」」的大量分泌會導致神經毒素發揮作用。

不過這就產生一個問題,「罹患失智恐怕也涉及了公平性」。對此蒙納許大學教授指出,只要保持健康生活習慣就握有減少失智症發病的關鍵鑰匙,因此不管是誰,居住在能輕易抵達健身房、大眾泳池、綠地和醫療設施的地區尤其重要。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2
  • 🪽
    「研究」一直是白人腦殘的象徵,但是對他們來說研究是一種不能少的橡皮圖章,所謂的貧窮思維是由於地球吸血組織長期搞出來對人類的慢性傷害殘害,然後這些吸血組織呢再用各種白癡研究來觀察被迫害的可憐的人類,好像他們根本不記得自己搞過什麼事情或正在搞這些,並且他們在這種可笑可悲的惡性循環裡頭,從來不認為自己是有問題的東西,活生生就像腦子被砍掉的生物,以為自己和地球沒有關連,卻還在講話做各種“研究”,這些人類是沒有知覺的殭屍。
    2022年03月30日13:36
  • 許崇文
    子孫要多陪家中老人聊天或是外出走走 獨居老人很容易胡思亂想
    2022年03月30日11:24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