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認識很多人,但還是感到孤獨?為什麼付出這麼多,依然不被認同?孤單是沒人理我,而孤獨是沒人懂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被看見、被理解、被接納?孤獨感的背後,是忽視、討好、自卑、內疚、被挑剔、不被理解、一味付出……學會與自己和解,不再迎合他人,不讓無效社交耗損自己,每個人都能自在滿足地享受「一切都剛剛好」的孤獨。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指出,人一生下來就要面對三件最重要的事:第一件是生命的意義,第二件是存在性孤獨,第三件是對死亡的恐懼。我們暫且放下第一件事和第三件事,先來弄清楚什麼是存在性孤獨。
存在性孤獨是什麼?
存在性孤獨並不是指實際的寂寞、孤獨,也不是指一個人內心中的孤寂荒蕪,而是我們每個人作為單獨的個體所存在的、與其他生命之間難以逾越的鴻溝。簡單來說,當我們從媽媽的肚子裡出生,來到這個世界上開始,我們就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沒有人與我們是一樣的。
這種先天的差異,就註定了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可以與我們感同身受,也沒有一個人能完全地瞭解我們、理解我們和共情我們。就好像莊子的那句「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但是,這種孤獨也並非完全無法解決和克服。解決它的唯一方法,就是與其他人建立連結,尤其是建立深度的連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親密關係。當有人能在某些事情上給予我們些許回應時,我們的孤獨感就會減少一些。
孤單、孤獨差別在哪?
很多人把孤獨等同於孤單,其實二者之間是有很大區別的。孤單,更多說的是外在的形態,而孤獨則是說內在的感受,最明顯的區別體現在:孤單是沒人理我,而孤獨是沒人懂我。
舉個例子,假如你來到一個陌生的場合,發現這裡所有人都在熱鬧地狂歡,唯獨你沒有參與其中。你非常渴望能有人關注你,看到你的存在,或者熱情地將你拉入他們中間,但他們都沒有這樣做。這一刻,你會感到特別孤單。這種感覺就像你在深夜想找個人說說話,可翻遍手機通訊錄裡的所有人,卻發現無人可訴,只好獨自感懷。
而關於孤獨,心理學家榮格說:「孤獨並不是來自身邊無人。感到孤獨的真正原因,是一個人無法與他人交流自己最重要的感受。」你跟伴侶每天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卻不能敞開心扉跟對方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也不能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兩個人形同陌路,沒有任何有效的交流,每天只能重複一些關於「吃飯」、「睡覺」等簡單乏味的對話。遇到困難或者感到心情不好時,對方也不理解你、安慰你,你只能自己默默承擔。這一刻,你會感到特別孤獨。
在喧囂嘈雜的世界中感到孤單或孤獨,可以說是每個人都曾經或正在經歷的一種情緒體驗,這與你認識多少人沒關係。就算有人陪你一起看電影、一起吃火鍋,但陪你的人你不喜歡,做的事情你不感興趣,那麼你仍然會感到孤獨。
孤獨的三種類型
我的一個朋友曾跟我說:「你知道嗎? 我有時明明身處在熙熙攘攘的人群當中,可仍然感覺很孤獨。不僅如此,我還經常會感到失落,甚至會感到挫敗、羞恥和絕望。周圍那麼熱鬧,我卻完全像個局外人,根本無法融入其中。」
我的另一個朋友卻告訴我說:「我下班後就想回家安安靜靜地待著,沒有人打擾,在家裡做做飯、看看電視,感覺好愜意。」
在你看來,這兩個朋友誰是孤獨的?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第一個朋友是孤獨的,第二個朋友並不孤獨。實際上,他們都是孤獨者,只不過處理孤獨的方式不同。
一般來說,孤獨可以分為三種類型:自我封閉性孤獨、被動孤獨和主動孤獨。
自我封閉性孤獨
自我封閉性孤獨也叫自我隔離性孤獨,它的主要表現是性格自閉,不會主動抓住機會,也不會主動跟人產生關聯,不願意展開社交,只想把自己封閉在一個相對狹小的環境裡。
如果你問他們為什麼不願意跟人打交道,他們會說:「我跟那些場合裡的人格格不入,不是一路人。」、「他們的活動跟我沒關係,我不想參與。」有些時候,即使別人主動跟他們打招呼,或者想跟他們敘敘舊、談談心,對於他們來說都是一種很辛苦的應酬。他們更願意一個人待在一旁,但內心又時常感到孤獨。
關於被動孤獨和主動孤獨,我再舉兩個例子你就理解了。
被動孤獨
一個週末的下午,午睡醒來的你發現窗外暮色昏沉,房間裡空空蕩蕩,寂然無聲。你四處摸了摸,在枕頭下找到了手機,螢幕亮起,沒有一條訊息,那一刻你感覺仿佛被這個世界拋下了。你倍感孤單,甚至有一些失落和無助。雖然你感覺孤獨,但不安於孤獨,總想逃避孤獨。
主動孤獨
同樣是在一個週末的下午,你一個人關上房間的門,坐在透亮的窗前,捧起一本自己喜歡的書,讓自己徹底沉浸在文學的世界裡。同樣是你一個人,但體會到的則是積極甚至極致的享受。這種安於孤獨的狀態,也就是恰如其分的孤獨,恰到好處的孤獨。
有人說,孤獨的人是可恥的。當我們看到他人都處在關係之中,只有自己身處其外時,內心就容易生出一種羞恥感。而如果我們不能把完整的自己表達給別人,即使與他人建立了連結,這個連結也只是部分連結,並不完整。沒有建立連結的部分同樣會讓我們產生羞恥的感覺,因為這部分是我們沒辦法展示給他人的,是我們想要藏起來的。這時,我們就會有一種被動的孤獨感。
也有人說,孤獨是最大的自由。相比於熱鬧和喧囂,有的人更喜歡一個人獨處時的輕鬆,即使有些乏味,也不會感到不安。他們認為這是一種自願選擇的獨處,是在遠離無效社交,甚至是一種「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極致享受。因為自己想要,所以選擇孤獨。這就是一種主動孤獨。
不過,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孤獨不太容易給人「享受」的感覺,更談不上是較高層次的生命狀態,反而會帶來一種不安的,或者說不舒服的體驗。如果你也有此感受,那或許恆常穩定的客體還未在你的內在形成,此時,接納這種不安,將是你接下來的功課。
讓人感覺孤獨的行為
很多人喜歡看喜劇,喜劇演員在台前為觀眾送上歡樂,但在幕後,這些喜劇演員中有不少都是憂鬱症患者。世界著名喜劇演員卓別林就曾講過這樣一則笑話:「有個人得了憂鬱症,去醫院看醫生,醫生告訴他『最近我們城裡來了個特別有意思的小丑,全城的人都去看他,被他逗得開心得不得了,我建議你也去看看他』。結果這個人說『我就是你說的那個小丑呀!』」
喜劇演員能讓那麼多人快樂,自己不是應該更快樂嗎? 為什麼會患上憂鬱症呢?實際上,我們看到的只是喜劇演員光鮮亮麗、精力充沛的一面而已,背後的他們其實是很孤獨的。我們必須承認,人的所有情緒都需要被看見、被表達,而喜劇演員在表演中需要把真正的、有情緒的自己隱藏起來,成為一個只能笑、不能哭,並且還要把別人逗笑的小丑,一邊誇張地表演,一邊又清醒地旁觀著癲狂的自己。而當一個人不能做自己的時候,痛苦就會隨之而來。
不管是喜劇演員,還是普通人,有時都會表現出完全不同的兩種行為,也有人將其稱為雙重性格—在外面時跟人嘻嘻哈哈,好像是團隊裡的氣氛擔當,回到家後就想一個人待著,覺得身邊所有人對自己來說都是累贅。這雖然會滋生孤獨,但已被社交耗光了精力的我們又不願意主動去打破這份孤獨。頻繁地在這兩種社會角色中切換,讓我們感覺孤獨而疲憊。
除了以上的表現外,還有一些讓人感覺孤獨的行為,我總結了一下:
把自己藏起來讓人感覺孤獨
我經常會在直播間跟大家講故事,大家都覺得我是個非常喜歡表達的人,但其實我大多數時候是比較迴避社交的,也不是很喜歡站到人群中去表達自己。
工作結束後,相比應酬聚餐,我更喜歡回到家一個人待著,不想被任何人打擾,否則我會感覺壓力很大。尤其當我在工作後感覺不是很好,或是沒有達到自己理想的狀態時,我就想要把自己藏起來,然後慢慢療愈自己、修復自己。
在工作時,我們需要面對很多人、很多事,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心血,有時甚至還帶有某些表演的成分,目的就是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出來,把事情做好。但是,每個人也都有自己不好的一面,這一面就是我們不想被人看到的、只能自己體會的一面。這個時候,我們只能把自己隱藏起來,正因如此,我們才會感覺孤獨。
與外界對立讓人感覺孤獨
有人曾問過我:「這個世界上什麼樣的人最孤獨?」
我告訴他:「可能殺手是最孤獨的。因為殺手的內心藏著太多的秘密,如果這些秘密不小心洩露出去,他的生命就可能會受到威脅。所以,殺手不敢有朋友,更不敢輕易與人建立連結關系。」就像法國導演盧貝松拍的《終極追殺令》這部電
影中,殺手里昂完全不敢與人親近,只能養一株植物陪伴自己。直到後來,女孩瑪蒂達無意間闖入他的生活,里昂從此有了弱點,有了羈絆,有了想保護的人,也有了情感和溫度,有了與世界的連結。
在一段關係中,如果我們時刻防備,這會讓我們和他人處於一種對立的狀態。舉個例子,在我第一次離家獨自生活時,我的母親跟我說:「外面壞人很多,獨自在外一定要小心。」當我認同了母親這句話時,我會帶著一個「壞人」的濾鏡來看待這個世界,這時我會與他人處於對立的狀態。
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說,每個人都想獲得優越感。但有一個關鍵點在於,很多人往往會通過勝過他人而獲得一種優越體驗。這種優越感發生在大大小小的競技比賽中,也發生在日常生活的小事裡,他們希望自己能贏,能超越所有人,凡事都要爭輸贏爭對錯,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會樹立很多的「對手」、「敵人」,不知不覺就與所有人站到了對立面。
阿德勒還告訴我們:「專橫的背後是懦弱,優越感的另一面是自卑。」優越感的另一面所對應的,恰恰是一種自卑情結。擁有自卑情結的人,大多數都是孤獨的,因為他一直處於一種與他人比較的狀態中。當一個人拼命地想要證明自己、想要贏過別人時,你就會知道他的自卑感有多強了。
孤獨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前幾天,我跟朋友探討了一個問題:在我們的生命中,有些事情是非常美好的,但同樣存在一些黑暗的東西。當我們去探索這些黑暗時,可能會感到害怕,這時該怎麼辦呢?
我們知道,小孩子遇到害怕的事情時,會第一時間找媽媽,尋求媽媽的幫助;而一個成年人遇到害怕的事情時只能自己面對。這時,我們的內心中如果沒有一個真正能讓我們產生強烈安全依戀的客體,或者說我們不相信、不承認世界上有這樣一個人時,就會感受到孤獨。
事實上,一個人孤獨的劇本從童年時就已經在逐漸形成了,如果不加覺察的話,這個劇情就會在我們的人生當中不斷重複下去。
通常來說,零至三歲的階段被認為是一個人的人格形成的階段,如果一個孩子在這個年齡段內能與媽媽建立安全、穩定的關系,這種關係就會成為孩子未來與他人建立關係的模型。當孩子逐漸長大,從與媽媽的關係中分離出來後,他一定會去尋找另一個人重新建立親密關係。
並且,他還會按照自己與媽媽之間的關系模型去跟他人建立連結,用媽媽曾經對待他的方式去對待他人。如果孩子與媽媽沒能建立良好健康的關係,那麼他長大後就不知道要如何與他人建立關係、維繫感情,遇到一些人際關係上的困難時,經常會感覺自己形單影隻,非常孤獨。
那麼,如果我們想要打破這種孤獨的體驗,該怎麼辦呢?
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尋找與自己有最親近關係的人。大家聽說過「探洞」嗎? 有些人會專門去那種又大又陰暗的溶洞裡探險,想要保障安全必須滿足兩點,一
是有一根安全繩,二是有一名安全員。這個安全員一定是你絕對信任的隊友,也是與你關系最親近的人。這樣當你進入溶洞後,無論你遇到任何危險,只要一拉安全繩,你的隊友馬上就會把你拉上來。
所以即使探洞很危險,你也不會感到孤獨,因為外面有你最信任、最親近的人在保護你的安全。你與對方的這種關係,就可以稱為「生命中的安全繩關係」。
但是,很多人可能並不擁有這種關係,或是把生命中出現的一些錯誤的人當成了自己的安全繩。比如有的夫妻雖然擁有一紙婚約,但彼此的關係並不一定是最親密的,也不一定是讓人真正感到安全和踏實的;再比如一個沒有力量的、敏感又脆弱的媽媽,她無法為孩子提供任何能量和幫助,這對孩子(特別是對於一個嬰兒)來說,就相當於被放入了一個充滿危險、令人絕望的黑洞當中,媽媽根本無法為他提供一根可以救命的「安全繩」,這就會使得處於這種關係中的孩子感覺非常孤獨和無助。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孩子會不斷否定自己的價值,同時拒絕與人建立深度連結,繼而讓自己陷入更深的孤獨之中。
孤獨背後的自戀狀態
當你感到孤獨時,找到陪伴你的人是緩解孤獨的一個很好的方式。但是,這種陪伴不是說有個人在你身邊就好,陪伴是一種情感之間的連結,是一種深度的關係。
缺乏情感共鳴的兩個人,即使抱作一團取暖,也不能真正緩解孤獨。我們時常感到孤獨,就是因為我們無法與人深度連結,或者說我們陷入了一種自戀狀態中,覺得世界上沒有人值得跟自己連結。這種狀態,我們稱之為「假自體狀態」或「假自我的狀態」。
「假自我」的理論,是由心理學大師唐納德.溫尼科特提出來的。與「假自我」相對的,則是「真自我」。溫尼科特認為,「真自我」是對於自我的一種自發的、真誠的體驗,它能讓一個人感受到自己活著,並且自己的任何感受都是符合客觀世界的真相的。
比如「當我感覺不舒服時,是因為有些事的確讓我不舒服,而不是我自己的感覺出了問題」,而這種感覺也是我們維護自己利益的基本前提之一。在「真自我」的狀態下,我們會前所未有地體會到生活的意義感。
與之相反,「假自我」是一種防禦式的、虛假的外觀。當你處於這種狀態時,你的自我圍繞著他人的感覺而構建,而且你與他人建立的人際關係也多數都是虛假的。
從表面看,這些關係好像很真實,但其實你根本無法感受到自己與對方之間有什麼深刻的連結,你的孤獨感也會只多不少。
我把這種處於「假自我」狀態中所建立的人際關係進行了總結,一般可以分為下面這三種:
第一,孿生自戀
孿生自戀最明顯的狀態,就是感覺別人和自己像是孿生子一樣,總是和自己有著相似的想法和感受。在建立人際關係時,你看到的永遠是對方跟你相像的那一面,並且你會認為這一面是最好的,但實際上這只是你的一種自戀的假象。
第二,誇大自戀
誇大自戀在生活中非常常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有些人喜歡在社交場合吹牛。有些網紅特別喜歡出入各種名流圈子,跟各類明星、商界名人合影拍照,然後拿著這些照片去跟人吹噓。但實際上,他也只是與這些人合照而已。
這種與人建立關係的方式,是在尋求一種「黏附性認同」。簡而言之,就是一個人對某件事的認同不是出於自己的判斷,而是大多數人覺得厲害便是厲害,自己只要跟這個「厲害」沾上邊,便能證明自己也很厲害。其實,人家的「厲害」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第三,理想化自戀
理想化自戀是說,你在別人面前表現出的良好言行,最終都是為了自己。這樣解釋好像很晦澀,讓我舉例子說明。有一次,我開車帶著三個朋友去外地,在高速公路上遭遇了大暴雨。
你知道,在高速公路上開車遭遇暴雨是非常危險的,所以我開車時全神貫注,絲毫不敢掉以輕心。我的三個朋友見狀,可能是為了緩解一下車內的緊張氣氛,就說:「老胡開車可真穩,簡直就是在為我們保駕護航。」我聽後哈哈一笑:「我好好開車可不是為了給你們保駕護航,我是為了自己保命啊!」
在朋友看來,我認真開車是為了保護他們,所以他們會強調我的好。但實際上,我認真開車首先是為了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朋友把我理想化了,而朋友口中的「為大家保駕護航」的我,其實就是一種理想化自戀的狀態。
以上三種狀態,就是我們在人際關係中經常會陷入的自戀狀態,而這三種狀態最終也只是為了我們自己,不是為了別人。當你陷入其中任何一種狀態時,你的內心都是孤獨的,你與別人建立的關係也並不親近,因為這種關係中只有自己,沒有連結。
因此,在一段關係中,如果你認為一些事情你擁有決定權,不需要徵求別人的意見,這恰恰意味著你沒有與別人真正建立關係,更沒有在這段關係中做到最重要的一點──尊重。
(本文作者為 胡慎之,原文節錄自《恰如其分的孤獨:在關係中自由進退,獨處不孤單,群處也不落寞》/啟示出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