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環境部與太空中心合作 預計四年內發射亞洲首顆即時監測溫室氣體的衛星

環境資訊中心
更新於 2024年11月28日02:51 • 發布於 2024年11月28日02:51 •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鍾依靜報導

環境部、國家太空中心(TASA)及中央大學26日聯手合作,預計在四年內發射亞洲首顆即時監測溫室氣體的衛星,這顆衛星將即時監測台灣及周邊地區的空氣污染與溫室氣體排放,並利用衛星遙測技術精確追蹤排放熱點,提供科學證據為基礎的污染監測數據。環境部監測資訊司科長游智淵表示,若台灣成功研製出環境監測衛星,將成為亞洲首個達成衛星即時監測溫室氣體的國家,在國際環境技術領域具里程碑意義。

台灣未來四年內將發射一顆專門用於環境監測的衛星,其設計結構類似台灣第一顆自行設計製造的氣象衛星「獵風者衛星」,總重250公斤,軌道高度為601公里。 圖片來源:擷取自國家太空中心(TASA)。

台灣首推環境監測衛星計畫 有望成為亞洲第一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環境部於26日首次與國家太空中心簽署「衛星應用於環境監測與溫室氣體觀測」合作協議,並與中央大學簽訂「環境監測與推動國際交流」合作協議,正式啟動協作機制。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表示,從2026年起,國科會將與環境部緊密合作,透過衛星遙測從「天上往下看」的全新視角進行環境監測,包括臭氧、二氧化氮、甲醛等污染物的追蹤,及溫室氣體和細懸浮微粒排放的盤查,甚至拓展至颱風路徑預測與海域監測。該技術還將協助精準鎖定空污或其他固定污染源的碳排放熱點。

環境部監測資訊司司長謝炳輝表示,台灣目前仰賴美國的衛星數據,數據量有限且延遲高,謝炳輝說明,「我們的長期目標是發展同步衛星」,以幾分鐘至幾小時內掌握台灣空品與溫室氣體排放的即時情況。衛星技術的另一項重要價值在於跨境監測,例如擁有巨量排放源的中國,相關建設與排放數據並不透明,而此衛星將有效解決問題。

今年2月,美國NASA的科研機構曾三度來台進行空氣品質實驗,彭啟明指出:「那次試驗未花費任何經費,美方自願提供協助。我們也計劃將研究成果提交行政院,爭取更多資金支持。」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這顆備受期待的空品監測衛星如何有別以往的衛星,實現從地面到太空的旅程?謝炳輝解釋,該衛星的污染物監測「酬載」是其功能核心。初期階段將與學界、新創公司合作,先以立方衛星進行空品監測的技術測試,逐步提升效能,依次部署在高空無人機與高空氣球上測試,最終才會安裝於完整的低軌衛星進入軌道。

環境部監察司副司長胡明輝指出,美國觀測加州農場牛隻的甲烷排放量的GHHSat衛星,和台灣地區二氧化碳排放量的OCO-3衛星,都並非24小時監測的衛星,顯示台灣製作同步衛星有其必要性。 資料來源:擷取自環境部簡報。

偵測植物碳匯反推碳排 為我國減碳提供科學依據

中央大學太空遙測中心特聘教授林唐煌指出,目前國際上使用的溫室氣體監測衛星,在時間和空間解析度上多有不足,尤其在辨別境外污染傳輸與本土排放源方面更是挑戰。「這就是為什麼台灣需要發展自主的環境監測衛星。」

國家太空中心吳誠文指出,衛星搭載的溫室氣體監測設備可以分析地面植被狀況,反向推算溫室氣體的排放情形。林唐煌進一步解釋,碳匯來自植被,衛星可以輕易透過紅外線波(Red Edge)監測植物健康狀況,推算碳匯能力,再者透過衛星遙測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減去碳匯,即可推算出碳排。

林唐煌指出,高時間解析(High Temporal Resolution)是提升污染源準確度的關鍵。靠著縮短同一地點的重訪間隔,通常以小時或天為單位,從而更準確地辨識污染源及溫室氣體排放熱點。

林唐煌指出,台灣已具備相關技術能力。國家太空中心提供工程技術支持,中央大學負責遙測數據的分析與應用,環境部則整合資源,鎖定溫室氣體熱區進行減碳管控。未來這項技術不僅能為台灣內部減碳提供依據,也能成為東南亞地區碳排放管理的技術支柱。

環境部與國家太空中心(TASA)、中央大學簽署合作協議,首次利用衛星進行空氣品質監測。由左至右:國家太空中心董事長吳誠文、環境部部長彭啟明、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圖片來源:環境部提供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