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漁船接連在金門水域發生意外,加上中國海警船藉機進入金門禁限制水域,引發兩岸緊張關係升高。卡達半島電視台訪問中國年輕民眾,加上分析美國研究,報導年輕中國世代其實並不希望對台發動戰爭,而且他們更關心中國經濟等更切身的議題。
23歲的中國男子邵宏天(化名)走在廈門海灘,他告訴半島電視台:「很難想像這裡以前被當作戰場。」他指著海上,向遠方眺望可見到金門。
新冠肺炎疫情前,邵宏天和許多其他中國公民一樣,曾經有機會申請觀光簽證到台灣遊玩,但疫情後已不復見。他看著金門方向說:「金門、中國和台灣都是同一個國家的一部分,所以應該可以觀光才對,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去。」
半島電視台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去年底發表2024新年賀詞,稱「祖國統一是歷史必然」,去年他亦下令解放軍作好戰鬥準備。近年中國透過共機及船艦擾台,持續增加對台壓力,近日金門禁限制水域緊張情勢更因中國漁工死亡及船員落海失蹤而升高。
邵宏天說,敵意無法讓中國和台灣統一,「我希望統一能和平發生」;如果不會發生,那麼他偏好維持現狀。他認為自己的朋友也有相同想法,如果他們有機會去金門和台灣,應該要以遊客而非軍人的身分而去。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21世紀中國中心」去年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邵宏天和他的朋友並非只是少數反對對台灣發動戰爭的中國民眾。
這項研究分析中國公眾對於統一台灣的不同政策步驟的支持度後發現,約三分之一的中國受訪者表示,無法接受發動全面戰爭以達成統一,反對戰爭之外所有選項者僅1%。
這項研究結果與中國政府宣稱,中國人民願意「付出所有代價並不惜一切」以達成統一的說法,並不相符。此外,研究也反映出比起年長世代,中國年輕世代對於當局強勢政策更反感。
邵宏天說:「我認為許多年輕人會拒絕為了攻擊台灣而死。」
在上海任職行銷專員的26歲女子魏米亞(音譯),對研究結果並不感到意外,她說:「普通的中國民眾並不想催促政府達成統一,是政府迫使民眾相信必須統一。」
半島電視台報導,支持統一的中國民眾比率,與前幾年的類似研究差不多,這顯示即使台海關係日益緊張,中共涉台談話也不曾軟化,但是支持更多武力措施的比率並未相對增加。
魏米亞說,像她這樣的中國人,會更關心國內發展。她說:「首先是新冠疫情,再來是經濟變差,接著房市惡化,我認為比起統一台灣,中國民眾更關注其他更重要的事。」
美國聖托馬斯大學中國研究副教授葉耀元指出,美國總統拜登在多個場合表示若中國對台動武,美國會協助台灣防衛,加上美國和台灣週邊國家菲律賓、日本等強化軍事合作關係,「(中國)並沒有對台灣戰爭取得迅速勝利的保證」。
葉耀元表示:「許多中國人在台灣有事業夥伴、朋友或家人,其實他們也不想見到這個島和人民受到傷害。」
華府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非常駐研究員詹益庭(Eric Chan)指出:「『統一』不是一個可以與公眾進行任何形式辯論的議題。」
林 記得多年以前,大陸民眾對台灣的確很有好感,都認為台灣是自己的同胞,更不可能想對台灣發生戰爭。
但是這幾年民進黨為了選舉的政治利益,不斷的操弄反中仇中,挑起對立,成功激起了大陸的同仇敵愾,武統台彎的意識不斷提高,難保哪天不會擦槍走火?
2024年03月18日05:35
馬詠騰 台灣並不相戰爭呀,中國人要問他們共產党為什麼要常常用武統來威脅台灣,就跟當初國共內戰,大家沒仇恨,只是蔣跟毛都想當頭,所以就開始內戰,這要問國民党共產党,當初能夠喬好,就不會變成現在這樣啦,最無辜的是兩岸人民
2024年03月17日12:53
QOO 1450鬥志高昂
2024年03月17日11:48
楊瑞銘 《江仔
台灣跟本不想過大陸人的生活,連你們都不想了,你這小粉紅繼續過你們的苦日子吧!》
@ 江仔
台灣 不止 只有一小撮中國人
我們跟你們一樣 生在台灣 長在台灣 工作在台灣 娶妻生子還是在台灣
但為什麼「我們必須跟你們 去打一場 必輸的台灣獨立聖戰」?
為什麼有相當多台灣人仇視共產黨及大陸呢?
因綠媒及民進黨黑大陸幾十年了,大陸越來越強
你不曾懷疑被綠媒及民進黨欺騙嗎?
我63歲本省人,從小國民黨為反攻大陸不斷灌輸台灣人「共產黨如何又如殘害大陸同胞」使台灣人仇恨共產黨要反攻大陸解救水深火熱的大陸同胞
現在民進黨政府及綠媒及1450是為「台灣獨立」不斷妖魔化或醜化大陸及大陸人
因民進黨想台灣人團結一致抗中保台走向台灣獨立
為什麼「老蔣時期的國民黨」與「毛澤東時期的共產黨」會彼此醜化妖魔化?
因「一個想反攻大陸,一個想拿下台灣,但仍是同一國的內戰」
現在的國民黨及民眾黨沒人要醜化妖魔大陸
因現在的國民黨及民眾黨想與大陸和平共存
但「現在的國民黨卻是分裂狀餒,有人想和統,有人想偏安,有人想華獨,甚至有人想台灣獨立」
至於民眾黨大多是兩岸一家親式的華獨
2024年03月17日11:34
江仔 老百姓想什么領導人無法體會,這就是獨裁國家跟自由國家的不同,現在還有皇帝夢的國家哪一個百姓人民有好日子的,畢竟少數既得利益者不願放手
2024年03月17日11:20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