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藝術對我們來說不再是曲高和寡、艱澀難懂的詞彙堆疊,我們生活中各個面向都與藝術愈來愈親近,而它也正以我們熟悉的的語言來跟人們交流對話;確實,我們身處的環境,確實愈來愈「藝術」了,而各個領域也積極地試圖與藝術發生關係,跨越 2023 迎向 2024 ,有什麼事情是關心藝術與收藏的我們必須瞭解的議題,以及我們該怎麼看待 2024 藝術及收藏領域,讓我們細細品味。
2023 可以說是走出 Covid-19 的第一年,全球藝術收藏市場從疫情前的高峰,經過疫情期間看似風光的繁榮景象,到 2022 年底開始呈現疲態,是大部分收藏人士都可以明顯感受到的事實,雖然這個經驗或許來自於疫情間瘋狂高漲的藝術收藏炒作,讓許多有經驗的收藏者開始躊躇不前,而雖然在疫情逐漸緩和時市場秩序逐漸回歸正軌,但在藝場上持續以「安全牌」出手的一級與二級市場,也讓市場與藏家興致缺缺;而疫情期間為了「蹭一波」而登場的「油彩未乾作品」(傳統上,正規國際拍場有個不成文規定,大部分情況下拒收創作者 4 年內的創作,但近年這類作品常達到拍場專場的 10% 至 15% 之間,這種作品被常逛拍場的藏家戲稱為「油彩未乾」的作品)因無法讓有實力且非投機取向的收藏家買單,藝術市場確實因此而造成低迷買氣,但卻同時也帶出一波新生代藏家另闢蹊徑,讓藝術市場創造了有趣的新面貌觀點。
從去年年底邁入 30 屆的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Art Taipei 就可以看得出來,去年藝博會展商選件從古典、當代、寫實、抽象,連結到日、韓、東南亞藝術家等不同風格,結合疫後時代國際展商進場,層次相較於過去確實更加多元且活潑,在這一屆藝博會中,過往以單件大師亮點作品的時代逐漸消逝,轉向青年藝術家以及中生代藝術家奠基實力的展現,默默宣告藝術欣賞「改朝換代」的思維已逐步來臨;雖然約自疫情開始的 2020 年起,畫廊在競爭壓力下,偕同新銳藝術家(多數年輕,但未必全部都年輕)於二級市場頻頻出招,有些藝術家作品在第一次上拍或短時間內就成為「爆款」,身價翻漲數十倍的特例成為常態,但這些急速崛起的新銳卻也往往後繼乏力,讓市場「改朝換代」的速度快速地從過去的三到五年轉變為一至兩年,也讓這種曇花一現的尷尬情狀成為一種新的藝壇新陳代謝,但這樣的「代謝」只限於「極新」取代「新」,一種藝壇的「快時尚」成為不那麼健康的市場呈現。
今年起炒作新銳藝術家的狀況已稍微收斂,特別是紐約、倫敦日拍中已不常見翻上十倍以上的落槌價,甚至在業界知名的 New Now 新銳專拍的成交率,相較於疫情期間也已顯著下降;可能接下來無論是一級或二級市場可能都將進入一個重整期,直至下一個 5 至 10 年世代落差的收藏群體出現,帶來新的市場趨勢,這必須視藝術產業現場自身的體質,至於未來如何發展,尚待觀察。
觀點一:多元媒材創造藝術創作交相爭鳴
這樣的思維其實也與本次 Art Taipei 藝廊策展的觀點有些相近。確實,過往 Art Taipei 常見高價的大師作品主導市場,由於單價高昂,僅限少數財力雄厚的藏家,這樣的市場格局在潮流藝術的進駐藝壇以及疫情解封的影響下逐漸變化,重要的轉變之一是作品「單價」的下降,使更多人能夠進入藝術市場;此外,年輕一代藝術愛好者確實也逐漸崛起,這也標誌著藝術欣賞的大眾化,這意味著藝術不再僅限於少數藏家,而成為廣泛大眾可以參與的文化領域。
據 Art Taipei 統計,今年購藏藝術作品的年齡層,最年輕的為 18 歲以下,雖然僅佔小部分比例,但這個數字的出現,代表藝術的力量已大量結合日常生活,並與更多人互動,這個趨勢不僅為藝術家帶來了更多機會,也豐富了藝術的多元性,這種多樣性也讓觀眾更容易找到自己所喜愛的藝術風格。所以,今年在 Art Taipei 現場可以看到更多不同類型的雕塑作品,用白話的說法就是「賣得動」,因為相較於平面創作,雕塑不但售價相對更高,在運送與展示也需要耗費更大的經歷,如果展商願意展示這類型媒材的創作單品,也在某些層面中代表這是藝術愛好者「買單」的收藏;當然,現今藝術市場主要交易作品類型仍是穩定不變,根據 Art Basel & UBS 2023 全球收藏調查報告,超過七成仍然是以「繪畫」型態為主,其中近六成畫廊,將抽象畫視為最重要的銷售類型(包括:極簡主義 minimalist painting 、靈性抽象藝術 spiritual abstraction 、新表現主義 neo–abstract expressionism 等),但同時也有 45% 的畫廊重視具象畫作。不過,有趣的是,符合網路傳播方式與使用習慣,往往是線上交易藝術品的畫廊,更需要視覺上直接而具體的作品。如果是實體空間展示的畫廊,則允許更多抽象畫獲得的青睞機會,顯示在不同的情境與觀展體驗下,藏家所青睞的作品確實有所差異,但整體而言,藏家所接受的多元媒材與觀點的擴張,確實也是逐步開展的,這或許也與新興藏家「進場」的觀點有顯著的關係。
觀點二:藝術賞析的廣度與深度共存
Art Taipei 分析,延續著自 2021 年所觀察到的藏家趨勢、2022 年的視覺審美風格轉型,今年新興藏家進場的情況確實持續升溫,不僅青年藏家持續進場,其比例更佔據將近觀眾比例六成。主辦單位試圖與展商將 Art Taipei 形塑為一場貼近生活與大眾、平易近人的藝術博覽會,而年輕一輩的藏家也確實買單,這或許是疫情造成的世代交替在疫情後的現在,透過藝術產業鍊在台北藝博創造了「各取所需」的情境,像是展會中邀請台式酒吧「渣男 Taiwan Bistro 」進駐,以台式滷味、乾麵與生啤酒等貼近台灣庶民觀點的餐飲與藝術對話,連結藝術與生活的觀點與思維,事實證明也頗受好評。
不過,尷尬的情境也在今年 Art Taipei 發生,這個狀況來自於部分受邀日本藝廊的「錯誤評估」。在 Art Taipei VIP Night 就有聽到日本藝廊「抬價」被藏家當場「洗臉」的狀況,你可以說被邀展的藝廊對於台灣藝術愛好者的現況並未充分掌握,但這也或許是近年國際藝壇的「暴發戶」印象始然,但這次的尷尬情境卻也證明,台灣的藝術藏家其實並沒有這麼容易被「騙」,對於資訊與藝術知識及趨勢的認知其實也相當專業,藝術觀點的「深入性」,確實可見一斑。
觀點三:藏家年齡層擴張與女性崛起
這樣的變化,或許也與藏家的年輕化有關。據 Art Taipei 統計, 今年觀眾的觀展經歷在三年以下的佔比高達 57% ,此項數據在 2022 年的統計為 34% ,反映出一波新的藝術愛好者正大量走進藝術的大門;同時可以發現,觀展經歷超過五年的觀眾約佔 27% ,此項數據在 2022 年則為 48.9% ,在入場人數變動不大的前提下,代表進場觀眾的「換代現象」更為明顯。另外,再統計中,主力收藏群體雖仍然是超過 45 歲的中生代觀眾,但 34 歲以下的收藏家則超過 25% ,若加入 35 至 44 歲的群體,則超過 58% ,與以往進行藝術收藏印象中都是事業有成的 50 歲中年人士印象有明顯的出入。
同樣的,Art Basel & UBS 2023 全球收藏調查報告分析,在藏家的背景結構上,女性藏家消費開支已連續三年超越男性;在 2023 年上半年及先前兩年,受訪女性開支中位數超越男性達 72,500 美元。然而,在不同時期、消費高於百萬美元的界別中,男性收藏家數目則為女性的一倍。至於年輕藏家的消費結構也有不同的傾向,X 世代藏家在部份最高價值媒介中,開支比例遠勝於其他的年輕世代。在年輕藏家當中,X 世代藏家在油畫方面的平均開支最高,達到 14.5 萬美元,千禧世代則為 10.8 萬美元;X 世代在紙上作品項目的開支亦領先同儕,而 Y 世代在雕塑、裝置作品、攝影、電影或錄像藝術方面的開支則較高,而 Z 世代收藏家在印刷或數位藝術的平均支出最高,顯示這些重要而且觸手可及的媒介,讓年輕藏家快速進入市場,也讓藝術觀點的「深化」進入不同層次想像。
觀點四:兼容並蓄創造更細緻層次交流
確實,藝術觀點的深化,是藝術「深入生活」的必要條件之一,而今年藝博會「兼容並蓄」的「分進合擊」思維也已然開啟,最具代表性的,則為同時期在世貿一館附近的雀客旅館台北信義舉辦的 2023 FLAME Video Art Fair 錄像藝術博覽會。本屆錄像藝術博覽會一開始是打算與福爾摩沙藝博會同時舉辦,但主辦單位大苑藝術為了創造傳統媒材藝術與錄像藝術愛好者的「交流」,將錄像藝博的舉辦日期挪到 Art Taipei 同期,更選擇在 Art Taipei 所在地的信義區同時舉辦,以收「分進合擊」之效。
確實,相較於傳統媒材為主的 Art Taipei,錄像藝博豐富多元的題材的錄像作品,參與的藝廊與替代空間精選創新並俱備跨領域創作精神的創作,將作品收藏範疇突破傳統媒材的框架,從錄像與多元領域做為展出創作的載體;而錄像藝術作為對社會現況進行某種程度探討的視角,透過呈現多樣方式的媒材與播映平台—不只以電視、投影幕投出,現在能結合地點、建築、環境去創造投影、欣賞創意的無限可能性,從錄像藝術的創作,伸延至到各個領域,不但傳承了過去也接續了未來,你可以說錄像藝術的前瞻性,沿革出新的藝術語言,也與 Art Taipei 的當代藝術觀點,創造了互補的面貌。
很多人期待台北的藝術活動可以「開枝散葉」,從單一的藝博會或展覽擴展成藝術區塊的「合縱連橫」,但過去的藝博會會「互相介意」同期展出,主要來自於「資源有限,但藏家欲望無窮」的機會成本概念,因為當展覽的同質性過高時,藏家在可能投資的收藏資本固定的情況下,很可能會分散在不同的藝展而稀釋了單一藝展的收益最大化,而 Art Taipei 與錄像藝術博覽會以相互交集的不同類型藝術呈現,試圖創造藝術觀點的擴大與對話,事實證明「把餅做大」的思維算是正確的,而百花齊放的想像,也創造了不同的可能性,而今年 Art Taipei 的主辦單位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的主事者剛改朝換代,新任理事長期待在今年擴大 Art Taipei 為「台北藝術週」,這樣的思考似乎也有意打破傳統藝博會各行其事的本位主義,會創造什麼樣的藝術火花也增添了相當的想像空間。
藝術產業的興盛,與城市乃至於國家的政治、經濟活動有密切的關係,從 1920 年代的巴黎、1960 年代的紐約到 1980 年代的東京,由於政治安定、繁榮,藝術交易隨之登上高峰,而早期是由中產階級等新興階層基於對藝術的興趣開始進行收藏的行為,也帶來了大量投機客進入藝術市場,這也為藝術收藏的起伏埋下了伏筆。台灣的藝術圈,似乎是「產業」與「實驗」兩個極化的因子存在,作為一個國家的首都,台北過去被人批評的,是城市的人文底蘊不夠深厚且缺乏向國際訴說其文化紮根的藝術影響力,到 2023 年的現在是否已開始產生質變,尚待觀察。
這兩年,藝術的變化的確快速而龐大。除了傳統「當代藝術」創作,近年愈來愈多多元跨界媒材或創意融合的豐富創作,你可以說台灣的藝術圈似乎更多彩而豐富了,但要創造藝術生活化的極致觀點,或許可能還需要一些努力。長久以來,藝術品一直是一種充滿趣味的標的。它除了存在投資價值,名貴藝術品的社會效益也是附庸風雅人士趨之若鶩的景況—「擁有藝術品」成為社會地位象徵,所帶來的行家形象與藝文特質使人「與眾不同」,使人願意投入藝術品收藏行列,成為「風格人物」的另類象徵。(推薦閱讀:城市學|走入人文思維 在倫敦博物館遇見過去、現在與未來)
這說來「市儈」,但似乎也是近年亞洲藝術收藏家願意投資藝術品收藏的原因之一,這同樣也帶動了藝術「產業化」,而各種類型的多元整合與分進合擊,確實可以創造更直接的藝術觀點,而這也是由下而上的「草根異化」觀點,相較於由公部門主導的文創、設計展或博覽會,確實是更有看頭與活力、且能激發想像的藝術浪潮,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