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不知道該從何打破現狀?《造局者》這三種方式能幫助你跳脫思考框架

天下文化出版
更新於 2022年07月20日03:53 • 發布於 2022年07月20日03:52 • 庫基耶,麥爾荀伯格,德菲爾利科德


圖片來源:Pexels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要另啟思考框架,一般來說有三種方式。第一是從已經擁有的框架庫裡挑選。第二是應用原本用在其他情境下的框架。而如果以上兩種方式都行不通,則是完全發明一套新的框架。以上三種方式剛好是3R:Repertoire(現有框架庫)、Repurpose(借用並調整)、Reinvent(重新發明),而這個順序也大致就是從高到低的使用頻率:我們偶爾會從現有的框架庫,選出其他框架來使用;只有在很少見的情況下,會切換到另一個領域的框架庫,借用其中的框架、並調整原本的用法;至於全新框架的發明和採用,則簡直可說是鳳毛麟角。

然而,三者的差別可能並不是那麼明確且明顯。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是發明了一套全新框架,但其實只是借用了其他領域的框架。也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是借用了其他領域的框架,但其實自己早就在這個領域用過,只是忘了。

但這裡的重點並不是要強調三者之間有何區別,而是要提醒大家,想另啟思考框架其實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如果某條路覺得難走,不妨換條路吧。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第一個R:現有框架庫

先看「現有框架庫」。這是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只要檢視自己面對的這個領域裡現有的各種思考框架,找出適合的就行。像是第2 章〈建立思考框架〉就談過,在想搭地鐵、或是想取得實際方位的不同情況下,就適用不同的地圖。還有柏南奇的例子,他從自己的框架庫裡找出了經濟大蕭條的心智模型,於是瞭解這時候必須灑錢救市。

第二個R:借用並調整

接著可以考慮第二種另啟思考框架的方式:借用其他領域的框架,再調整原本的用法。使用這種方式的時機,是我們確定必須另啟思考框架、卻覺得沒有其他選擇,就只好借用其他領域的框架,再調整配合目前的情境。這些借來的框架無法直接套用,可能得再花上大量的認知心力,做出適當的調整。但不論如何,總會是個起點。例如家具企業龍頭宜家(IKEA),就是靠這種方式起家。

宜家成功的第一步,就是為家具的意義及用途找出另一套心理框架:家具不是用來傳家,而是用在當下。然而這並不是什麼全新的思考框架,而是由來已久,只是一直沒出現在家具業的思考框架庫罷了。有很多其他產業,當時就正經歷著從永久式走向拋棄式的轉變。而宜家創辦人的幸運之處,就在於當時這波潮流還沒吹向家具業,於是他借用並調整了這項框架,為宜家帶來競爭優勢。

想要切換到另一個領域的框架庫、找出適合當下情境的新框架,就像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雖然比起在目前領域的框架庫中搜尋要來得難,但又比真正從頭開始創造全新框架來得簡單。這需要有技巧、有能力,特別是要有開放的心胸,能對不屬於當下領域的人事物感到好奇。

而且,「借用並調整」是一種很有效率的方式。理想上,一個人應該要很清楚自己擁有哪些模型,瞭解各個模型的優缺點,也知道最佳的運用時機及方式。然而,我們就是不可能為所有情境都準備好對應的框架庫。因此,「借用並調整」就成了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第三個R:重新發明

不論是從當下領域的框架庫中做選擇,或是借用並調整其他領域的框架,都是切換到另一個多少已存在的思考框架。但有時候,連這一點也難以做到。有時候遇上全新的情境,就需要全然獨特的觀點與理解方式。在前兩種方式都失敗的時候,就得發明出全新的框架。

達爾文正是一個絕佳範例。一般而言,想到達爾文,想到的都是「適者生存」的概念,但他所發明的思考框架其實是探討更根本的概念:所有生命物種,都有共同的祖先,不斷演化之後才成為現在的樣子。

這其實就是「生命樹」的概念,而這也改變了人類對地球上各種生命的起源及物種演化的想法。於是,這裡的另啟思考框架並不是從現有框架庫裡尋找,也不是借用並調整來自另一個領域的框架,而是完全創造發明出全新的框架。像這樣創造發明出新框架,正是人類歷史上光輝而值得紀念的時刻。

許多思考框架的發明創造,都成了歷史的重要里程碑。像是愛因斯坦在1905 年提出狹義相對論,為物理學創造出新的思考框架,補上了牛頓物理學的缺口。物理學家立刻就發現狹義相對論確實更能解釋這個世界,也有繼續發展的潛力。

這些案例中,在真正形成公式、定律、路由器或軟體之前,都屬於無形的智力創新。這需要的是整套心智模型都有所改變,全然超越我們當下所知。

【書籍資訊】
《造局者》


出版日期:2021.07.29

>>馬上加入 天下文化 官方LINE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