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標題來自片中台詞,不表示「男性不會被性侵」。)
「受到那種指控,是所有男生的惡夢。」
“ It’s every guy’s worst nightmare, getting accused like that. ”「那你猜猜看,什麼是所有女生的惡夢?」
“ Can you guess what every woman’s worst nightmare is ? ”
——《花漾女子》
電影開頭,是喧囂吵鬧的夜店狂歡。妙的是,過往在類似情節裡,鏡頭往往聚焦於性感女體,強調女性的胸臀曲線;而這次或許是導演有意為之,畫面換成一群男子在舞池中央,笨重但輕浮地搖扭身軀,看上去有一種荒唐的好笑。
女主角凱西,獨自一人在角落醉得不醒人事,幾名男人在旁打量,大肆批評,嚷著她不該讓自己陷入危險之中。醉倒的女人,出手幫忙的男人,似乎是人們常見又熟悉的劇情發展,故事這麼展開了。
凱西:「每個星期,我都會去夜店,假裝我喝醉了、站不起來。然後每個禮拜,都會有個『好男人』過來確認我是否沒事。」
——《花漾女子》
圖片|《花漾女子》劇照
女孩的前程,與男孩的一樣重要
原文片名 Promising Young Woman,直譯是「前程似錦的女子」,背後隱含著一個沉痛控訴。
2016 年,「史丹佛大學性侵案」加害者僅被判刑六個月,引起社會譁然。加害者 Brock Allen Turner 為史丹佛大學游泳健將,他的父親表示,兒子不該「僅因 20 分鐘的喝醉行徑而毀掉前程」;隨後判決結果出爐,法官因被告無前科、年紀輕,而判處六個月刑罰。
當時化名為 Emily Doe 的倖存者 Chanel Miller 寫下一封公開信,談她的痛苦經歷與所面對的種種不堪,向加害者、加害者家人,以及社會結構,發出上萬字的指控,字字鏗鏘,句句血淚。
(延伸閱讀:【性別觀察】「性侵我的不是酒精,而是你」史丹佛性侵案受害者給社會的一封信)
不該因為這種指控,而毀掉男孩的前途,那麼女孩的前途呢?
圖片|《花漾女子》劇照
凱西原是醫學生,一直夢想成為醫師,但在好友妮娜遭性侵而自殺後,她悲傷難耐,因而休學。無論加害者是否被處罰、如何被處罰,都不會減輕作用在倖存者及其親友身上的傷痛。
導演 Emerald Fennell 接受專訪時說,這是一部關於原諒的電影,而在談原諒之前,必須先認清人們就是在這樣的文化中長大成人。所以,我們不去責怪特定的誰,但邀請大眾一同檢視,社會是哪裡出了錯。
(延伸閱讀:當整個社會對女性主義高度不信任,我們怎麼跟異溫層溝通?)
共犯結構下的我們:誰是好女人/壞女人?
看到這裡,或許有些人認為,這是針對男性的仇男電影。和「女性主義(Feminism)」經常遭到誤解的脈絡很相像,女性主義常被誤會要對抗男性或將男性視作敵人,將「反『父權』(Patriarchy)」與「反男性」劃上等號。
其實,女性主義要捍衛的,是身而為人的權利(rights),如話語權、參政權、生育自主權;要反抗的,是社會結構下的父權體制,而非針對某個特定的人事物。
因此,任何性別都可能厭女,也都可能是性侵文化的共犯。電影裡,凱西先後進行「復仇」的兩位女性,就是典型例證——比如, 大學同窗麥蒂森說,妮娜本來就不該喝得這麼醉;比如,主任說,經常收到類似指控,女生本該保護好自己。
在父權體制下,女人被劃分為「好女人」和「壞女人」,性也被劃分為「好性」和「壞性」。女生的成長過程裡,可能被教導必須賢淑、不能隨便與他人發生性關係,向「好女人」這一端靠攏;於是,不知不覺中,我們也學會賤斥其他「壞女人」。
這是一種手段,透過分而治之(divide and rule)造成對立,鞏固既有的權力結構。遺憾的是,它在現代社會,似乎運作得相當成功。
圖片|《花漾女子》劇照
社會學者 Allan G. Johnson:「所有男人和所有女人都和這個壓迫體系有關,我們無法掌控是否要參與其中,只能掌握如何參與這個體系。」
我們每個人都是系統中的一份子。事發後,妮娜所面對到的,從加害者到身旁友人的眼光,都深刻影響了她。
(同場加映:《電擊女孩》即使男女社會地位互換,權利壓迫也不會消失)
我想要的,不過是你也在乎
《花漾女子》形象鮮明,畫面充滿粉紅感,但包裝在夢幻糖果色下的,是許多心碎與無力。
看似堅強又特立獨行,或許是因為,凱西心中的一部分已經死去。當年的加害者,功成名就,即將與愛人結婚;凱西的母親,對她充滿不理解;甚至受害者妮娜的母親,也都希望凱西能放下,不要苦守。
復仇是孤獨的路。凱西從未真正傷害她的每一個復仇對象,她用情境和言語,試圖讓對方理解當時妮娜的害怕與疼痛。她想要的,或許從來就只是,有人能與她同樣在乎。
圖片|《花漾女子》劇照
故事最後,迎來驚喜卻悲壯的結局。
凱西成功復仇了嗎?從她留下的隻字片語,或許她早已料到,故事的結局就是如此,也只能如此。
所有瘋狂與反叛,在社會文化下,仍不堪一擊,得掙扎夢醒。
很失望、很感嘆、很悲傷,但或許也是電影想表達的——體制頑強,結構難被撼動,而這正是凱西、女性主義與重視性別議題的我們,必須存在的原因。
新人幫手-西巴 地點就不對了吧,你去夜店裝醉,難道還指望有不會對你上下打量的男人嗎?
2021年04月23日08:22
시닝 女性主義者知道有男性因為喝得很醉被性侵嗎?女性主義者知道有男性因為喝了被下藥的飲料被性侵嗎?女性主義者知道有男性喝了被下藥的飲料被性侵後還被揚言恐嚇要報復嗎?凱西在乎這些嗎?女性主義者知道女性主義經常針對特定的人事物或針對特定人事物的範型嗎?總是聲稱女性主義什麼針對性的事都沒做,這真的是事實嗎?是不是只要沒人說話就不會有人關心真相是什麼?
2021年04月22日23:43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