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搶救缺工 農業師傅月薪50K

中時新聞網
更新於 2017年07月01日20:10 • 發布於 2017年07月01日20:10 • 莊曜聰/台南報導
台南將軍地區每逢2、3月胡蘿蔔產季,田裡就擠滿賺外快的「老人工」,但隨著農村人口高齡化,工人也愈來愈難找。(莊曜聰攝)

據農委會統計,從季節性採收期、風災前搶收期、長期勞力及技術性勞力需求等進行調查,全台農業缺工高達9萬多人,農委會今年推出「改善農村季節性缺工2.0措施」,透過農業技術團與開放受刑人、假日農民等,紓解農村缺工,農業技術團計畫培養出月收入破50K的「師傅」。

針對農業師傅,農委會農業人力發展辦公室執行祕書蔡佩君說,部分農場對於給付給農業師傅的薪資多寡及給付方式仍有意見,但現在最重要的「是把願意做的人拉進來」,她坦言缺工的問題無法完全解決,然而能為農村留下幾個是幾個。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去年政府推出改善農村缺工計畫,並不成功,今年推出2.0版有勞健保、獎勵金及安排全年度工作,條件誘人。蔡佩君指出,農業專業技術團的計畫,主要目的是訓練有專業技術的「農業師傅」,學習嫁接、整枝、套袋、疏花、施肥、採收等技能,協助如高接梨、葡萄、蓮霧、芒果、棗子等高技術性作物的農務作業,每月上工22天,加計每月8800元的獎勵及1萬元的務農基金,月薪就能突破50K。

年初在台中石岡、高雄大樹、屏東南州3地試辦,各擇優錄取30人,台中有129人報考,高雄有185人報考,屏東更有202人報考,這3批「師傅」在農改場接受10天的密集訓練,3月出師,4月正式上工,高雄團2個多月時間就完成上千件任務,屏東團也得「加班」才能應付農家需求。

試辦團成績不錯,下半年度擴大辦理,再新增彰化、嘉義、台南、六龜、屏北、宜蘭、花蓮、台東共8團240人。台南團就有80人要搶30個名額,最年輕的是18歲蔡愷璿,高職夜間部電機科一年級學生,本身是農家子弟,想藉此學得一技之長;劉誌富畢業於台大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研究所,目前是藥廠研究員,收入不錯,他看好務農前景,為將來轉換跑道做準備,2人通過第一階段的體能測試,經過二階段的訓練,通過筆試及實務考試後,最快8月就可正式上工。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76
  • 柏皓
    50k是基本的 人家是用勞力汗水 在賺錢
    2017年07月01日23:26
  • 蔡進驛
    喔!訓練時間好快! 且有國家認證加持,感覺應該不錯呀! 不過農業喔,真的很辛苦 不管什麼工作,在大太陽底下工作是最 辛苦的!大家加油~~~希望真的對這次 缺工有幫助!
    2017年07月01日23:58
  • 沙沙-靖瑤<くみこ>
    笑死人 還不是老一輩害的 一直在耳邊碎碎唸作田的沒出息 去多讀書賺錢當醫生律師卡要緊 現在務農的人產生斷層跑光光才在那邊該 怪誰?
    2017年07月01日23:35
  • yun
    最好是有50K啦~
    2017年07月01日23:48
  • 廖運吟
    講的比唱的還好聽,師傅只有50k,何謂師傅:要有博士級的技術全台約300人!現在台南白河要請一個把紅蘿蔔的工人,700圓就會有一堆人帶便當來應徵
    2017年07月01日23:55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