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X光穿透200年的欺君祕密 台南孔廟匾中匾曝光了...

自由電子報

更新於 2019年06月24日07:04 • 發布於 2019年06月24日05:28
台南孔廟清道光御匾「聖協時中」下隱藏近200年的匾額「天衡保軸」,藉由X光片重現。(記者劉婉君攝)
台南孔廟清道光御匾「聖協時中」下隱藏近200年的匾額「天衡保軸」,藉由X光片重現。(記者劉婉君攝)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高懸台南孔廟大成殿近200年的道光御匾「聖協時中」,近期透過現代化儀器檢測,發現御匾下方還有一面匾,經學者拍攝X光片重組後,這面隱藏在道光御匾下的舊匾「天衡保軸」樣貌,今天再度呈現在世人眼前。

台南孔廟8面清代御匾去年配合孔廟古蹟修復而卸下,在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爭取經費下,由台南市孔廟文化基金會委託學者進行研究,過程中發現道光御匾「聖協時中」下方還有「天衡保軸」4個字。

負責檢測的一貫道天皇學院助理教授林仁政指出,「天衡保軸」的落款是嘉慶年間,福建台澎等處兵備道兼提督學政糜奇瑜敬獻,研判道光御匾是使用嘉慶年間的舊匾匾板製作,兩面匾額的年代相差8年,因提督學政管理孔廟,推測舊匾可能是糜奇瑜送給孔廟的。

檢測團隊以拼接拍攝方式,共拍攝86張X光片將舊匾拼接出來,今天對外公布。

林仁政指出,舊匾原有的舊文字應是以陰刻方式雕刻,後為能再使用舊板供製御匾,匠師先以灰填補文字凹陷處後,再黏貼片狀文字於匾板上。

至於皇帝御匾竟然是用舊匾再製,是否有欺君之嫌?林仁政說,從材料研究的角度來說,舊匾重製在清代並不少見。

文化局長葉澤山說,用舊匾製作皇帝御匾,當時恐怕是要殺頭的,但根據文獻資料,當年的台灣道共有5人,究竟是唯一位台灣道做的匾額,恐怕已經難以確定。

林仁政表示,清領時期皇帝賜匾,多是將御匾文字傳遞到福建或台灣後,由地方官員找尋工匠打造匾額;由於御匾比起一般匾額規格更大,是否因為素材不容易找尋,或為節省成本採用再製方式,有待釐清。此外在清史上,道光皇帝是出了名的節省,是否朝廷有特意指示要求再利用,才會出現這個情況,也有待文史學界蒐集更多資料後,才可望解開這千古奇案。

台南孔廟清代御匾正在鄭成功文物館展出。

相關影音

台南孔廟清道光御匾「聖協時中」下隱藏近200年的匾額「天衡保軸」,藉由X光片重現。(記者劉婉君攝)
台南孔廟清道光御匾「聖協時中」下隱藏近200年的匾額「天衡保軸」,藉由X光片重現。(記者劉婉君攝)
台南孔廟清道光御匾「聖協時中」下隱藏近200年的匾額「天衡保軸」,藉由X光片重現。(記者劉婉君攝)
台南孔廟清道光御匾「聖協時中」下隱藏近200年的匾額「天衡保軸」,藉由X光片重現。(記者劉婉君攝)

點開加入自由電子報LINE官方帳號,新聞脈動隨時掌握!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