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Come on!快來做膝胸臥式,胎位不正 一招矯正

嬰兒與母親

更新於 2018年05月24日13:18 • 發布於 2018年05月24日00:00
Come on!快來做膝胸臥式,胎位不正 一招矯正
Come on!快來做膝胸臥式,胎位不正 一招矯正

 28~36週矯正胎位好時機 

如果說哪個名詞會讓孕媽咪一聽到就冒冷汗,「胎位不正」絕對是其中之一。胎位不正不僅有很高的機率需要剖腹產,寶寶的關節也有可能因為姿勢受限而鬆弛、走位,更重要的是會影響生產進程。臨床上胎位不正的比率大概是1成左右。醫師通常會在妊娠28週開始評估胎位,之後每10~14天評估一次,一直到妊娠36週為止。因此28~36週是矯正胎位的最佳時機,36週則是評估生產胎位的關鍵時點,如果寶寶到36週仍姿勢不正,之後再轉正的機率就會很低。

木生婦產科診所副院長毛士鵬表示,所謂胎位不正,其實就是胎兒的頭部偏離產道。這種情況不僅會發生在妊娠階段,寶寶在產兆發動後仍有可能轉移位置。因此在待產過程中仍需再次確認胎位。

 

胎位不正臀位最常見

胎位不正大致可以分成兩種型態,一種是「妊娠中胎位不正」;一種是「生產中胎位不正」。妊娠中胎位不正有臀位和橫位兩種型態。臀位的型態是寶寶頭上腳下身體打直,腳卡進產道,這是最常見的胎位不正型態;寶寶的頭有可能在生產時出不來而引發窒息風險,若36週仍沒有轉正,一般會建議剖腹。橫位的型態則是將母體視為縱軸,胎兒為橫軸,寶寶頭部可能朝左或朝右,身體可能朝上或朝下;因為身體打橫,移動空間不受限制,產兆未發動前都有可能轉換姿勢(譬如轉為臀位或頭位),因此又被稱為「不定胎位」。若寶寶直到生產仍維持相同姿勢,就必須剖腹。

 

斜位自然產比例較高

生產中的胎位不正在產兆發動後才能得知,發現時間點通常在內診、做胎兒超音波或產程遲滯改為剖腹產的時候,這種情況十分常見。由於無法預先得知,如果發現時間較早(子宮頸開啟3~4公分),會視產婦體力、產程長短決定是否剖腹;倘若已經臨產(子宮頸開啟8~9公分),會評估生產難易度和胎兒心跳,視情況等待胎兒自己轉正。此類型胎位不正包括枕後位、額位、面位和斜位等型態。毛士鵬醫師說,由於斜位的胎兒頭部位置不會偏離產道太多,寶寶有機會自動改變姿勢,所以斜位比較有可能自然產。

 

寶寶的6種常見胎位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