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AI,對你我的工作、職涯有什麼影響?

天下文化出版

更新於 2018年08月16日07:16 • 發布於 2018年08月16日07:16 • -

圖片來源:unsplash                                                      文/邱慧菁 天下文化編輯部副總監
人工智慧將在就業市場造成什麼樣的改變,進而影響身為勞動階級的我們?如果我們能夠找出透過自動化創造富裕,同時又不會讓人們失去收入和使命的辦法,就有機會創造輕鬆寫意的美好未來,帶給每個人夢想中前所未有的富裕。

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馬克斯‧鐵馬克(Max Tegmark)在他的暢銷著作《Life 3.0》中,針對人類在AI時代的就業機會和薪資待遇提出討論,並且引述他的MIT同事、經濟學家艾瑞克‧布林優夫森(Erik Brynjolfsson)的看法。

共同打造數位雅典城,讓AI協助我們

古代的雅典公民之所以能享有民主、藝術和遊樂的安逸生活,主要因素不外乎是有一群奴隸代為從事勞動工作,所以我們為什麼不用具備人工智慧的機器人取代古代的奴隸,建立人人都能樂在其中的數位烏托邦?布林優夫森認為,以人工智慧推動經濟發展,不但能夠消除工作壓力和苦差事,也能如我們現在所願,生產出各式各樣豐富的產品,更可以超乎現在消費者的想像,提供各種奇妙的新產品與新服務。

只要從現在起,人人的薪資待遇都能逐年成長,將來就能走進布林優夫森描述的數位雅典城,讓每個人的工作量愈來愈少,生活水準愈來愈高,過著充裕休閒的生活。美國自二戰後一直到1970年代,就是循這樣的模式發展:雖然收入分配有所不均,但經濟大餅維持一路成長,幾乎讓所有人都得到更多好處。

但布林優夫森等人開始注意到,自1970年代以後,事情發展有些不一樣了:經濟規模雖然還是維持成長趨勢,平均收入也跟著水漲船高,但過去四十多年來成長的果實,卻都流入最富有的一群人手中,甚至幾乎只進入最富有1%的人的口袋裡,後頭90%的人卻發現自己的收入止步不前。如果把觀察指標從收入換成財富,分配不均惡化的情況會益發明顯:美國90%家庭在2012年的淨資產是8萬5,000美元,最富有1%家庭的淨資產即便經過通貨膨脹,在這段期間的成長仍舊超過了一倍,達到1,400萬美元。

以全球角度來看,分配不均的差距更是極端。2013年全球排名後半段所有人(總共超過36億人)的整體財富,剛好跟全球前八名首富的財富旗鼓相當。政治立場傾向左派的人認為,全球化再加上對富人有利的減稅政策,是造成分配惡化的主因,而布林優夫森和他的同僚安德魯‧麥克費(Andrew McAfee)則認為真正的成因是另外一回事:科技發展。

針對數位科技對分配不均的影響,麥克費和布林優夫森提出三種不同的分析角度。首先,科技發展使傳統工作由需要更高度技能的工作取代,因而凸顯教育的重要性:自1970年代中葉開始,順利畢業取得文憑的勞工薪資待遇提升了25%,而中學輟學的勞工平均而言,則少了30%的薪資待遇。

其次,他們認為自2000年開始,企業營利以前所未見的比率流向企業主,而不是往勞動階級移動。現在,不論是書本、電影還是稅務試算表都已經數位化,往世界各地多賣幾份商品所增加的成本趨近於零,而且還不用額外增聘員工。這個趨勢自然會讓投資人、而不是員工取得大多數收益,也能解釋為什麼底特律三大公司(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和克萊斯勒),2014年的合併營收幾乎和矽谷三大公司(Google、蘋果和臉書)不相上下,但後者的員工人數不但只有前者的九分之一,在股市的價值更是前者的三十倍以上。

第三,布林優夫森等人認為,超級巨星比一般民眾更容易享有數位經濟的好處。《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J.K. Rowling)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晉升為億萬富翁的作家,她比莎士比亞更有錢的祕訣在於,她的故事內容可以用極低的成本轉換成文字、電影和遊戲等各種不同形式供世人傳頌。但全球父母如果建議孩子以成為下一個J.K.羅琳為目標的話,大概沒有哪個孩子會認真當成可行的職涯策略。

 

三個問題,找到不容易被取代的好工作
那麼,我們到底能給孩子什麼樣的職涯建議?鼓勵孩子朝目前機器還不擅長的領域發展,以免在不久的將來淪為自動化作業的犧牲品。如果要預測各種工作大概多久以後會由機器取代,不妨先參考下列三個有用問題,再決定將來要就讀哪些科系,進入什麼領域就業:

1.這個領域需要運用社交手腕和他人互動嗎?
2.這個領域需要運用創意,提出巧妙的解決方案嗎?
3.這個領域需要在無法預測的環境下工作嗎?

當你愈能用肯定的方式回答,選到好工作的機率就愈大。相較之下,在可預期的環境下,重複執行高度結構化的動作,這種工作型態在自動化的影響下就岌岌可危了。電腦和工業機器人早就已經接手簡單到不行的工作,隨著科技持續演化,受取代的工作只會愈來愈多,諸如電話行銷、倉儲管理、櫃台職員、列車司機、麵包師傅和廚房助手都算在內。

接下來,開卡車、巴士、計程車的司機,甚至就連Uber和Lyft的駕駛,都可能是下一波被取代的對象。另外,還有很多職業項目,比方說律師助理、徵信業者、放款業務、記帳人員和稅務會計等,雖然不至於列入全面取代的危險名單,但是大多數工作內容還是能被納入自動化的作業流程中,使得人力需求大幅減少。

 

(本文原載於經濟部人才快訊,2018年8月號)

>>馬上加入 天下文化 官方LINE好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