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59,852 元平均「實質總薪資」:真的好意思,這樣玩弄國家統計數據嗎?

換日線

發布於 2018年05月16日07:39 • Jeff Liu/讀者投書

昨夜,一則媒體顯然未經專業審閱,就疑似按照「官方說法」發布的新聞,瞬間傳遍了我臉書上的台灣好友圈。

這篇文章的標題是這樣的:〈 2018 實質總薪資每月 59, 852 元!(政院副院長)施俊吉:創18 年新高〉。

可能我小小美國商研所畢業生,在台灣的交友圈比較狹小比較「魯」,朋友們幾乎全數對這個數字感到「驚訝」甚至「驚駭」,紛紛表示:「天啊!我只有平均值的一半!」;「怎麼可能?之前不是才有新聞公布,月薪約 6.2 萬,就是台灣平均的薪資所得前 10% 嗎?那這樣前10% 以上的人薪水有多高啊!」;「對不起,原來我長久以來拉低了全國的薪資平均」⋯⋯等。

據我自己印象中,台灣歷年各業受僱員工「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這名詞我知道可能有點複雜,下文會逐一解釋),將「工業」與「服務業」兩大類合併計算後,根據主計總處的官方統計,長年以來,明明也都在新台幣 40,000 元以下,每年「龜速前進」。

這數字卻突然在 2018 年「暴衝」到 59,852 元,怎麼看都不科學啊!

於是,秉持著我商學院畢業的「統計」與「學術」背景⋯⋯其實根本不用,只要有小學加減乘除的概念,配合資料蒐證的精神就可以了——總之我花了半個小時的時間,自己查了行政院長與副院長「笑咪咪地連袂發布」的統計數字來源之後⋯⋯

我感到非常,非常的生氣。

因為,不論是官員或媒體的責任,或是兩者的「共業」,這完全是在胡亂操弄國家統計數據的資料,「先射箭再畫靶」,製造出一個完全罔顧現況、也缺乏根據的數字——而且其操作手法,還很粗糙。

曾幾何時,我們的政府官員也淪落到要這樣「做出」漂亮數字、拒絕正視現況,有如鴕鳥一般?而部分主流媒體甚至不加查證、也不嘗試解讀分析,就這樣荒腔走板地「配合演出」這個惡劣戲碼?

隱藏 2017 年「年終獎金 / 紅利」,魚目混珠的「神來一筆」

其實,對於稍微受過統計訓練的人士來說,看到這樣的報導標題與數字,馬上就知道有問題。但由於術業有專攻,大家平日工作辛苦,也不見得有時間去一一查證,然後(像我一樣怒急攻心地)打字,還要投稿(不知道換日線總編輯老張還醒著否?)「以正視聽」,因此基於義務與義憤,我想我還是 step by step 地,幫各位讀者朋友們省點時間,告訴大家這個「神」統計數字,是怎麼來的:

首先,賴清德和施俊吉兩位行政院的最高首長和次長,所公布的「神秘數字」 59,852 元,「應是」基於行政院主計處最新發布的「受僱員工薪資統計速報」(連結在此,截圖如下,新聞稿在此):

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在這份統計數字中,我們可以看到, 2018 年(民國 107 年一到三月),「工業及服務業每人每月總薪資」(根據主計總處定義,即為全國受雇員工平均「總薪資」,相對於「經常性」薪資,包含了年終獎金、紅利與加班費等,以下沿用簡稱「總薪資」),高達新台幣 63,850 元。

而首長們引用的數字,還很「貼心」地計算了物價指數上漲幅度(一到三月平均約 1.55 %),因此將「總薪資」的新台幣 63,850 元,打了「九八折」左右,因而得出 59,852 元這個數字。

主計總處的這份「速報」更是「貼心」——還羅列出 2017 年各月的「平均總薪資」:只見不論是 2013 年到 2017 年,或 2017 年各月份一連串的「 4 字頭」數字,跟這個最新的 2018 年動輒「 6 字頭」甚至「 8 字頭」的輝煌數據,簡直沒得比啊!原來低薪凍漲都是假, 2018 景氣春燕回來了!⋯⋯。

等一下! 2017 年一月份的數字呢?為什麼表內 2017 年的統計數字,獨獨漏了 2017 年一月份的數字,直接從二月份列起,甚至因為表格排列的關係,讓「 2017 全年平均」的數字,看起來好像就是該年一月的數據?

我於是查詢了行政院主計總處,民國 107 年一月「薪資與生產力統計月報」中,按照同樣標準計算的「表七:歷年各業受僱員工每人每月總薪資」(連結在此,截圖如下):

來源:民國 107 年 1 月「薪資與生產力統計月報」   原來那「最新統計速報中消失的一個月」,該月的「全國受雇員工平均『總薪資』」,高達 93,144 元!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應該都已經猜到原因——沒有錯,去年(2017)的農曆春節是一月底;今年(2018)的農曆春節是二月中。各公司行號普遍在春節前發放年終獎金,自然會造成該月(加算獎金紅利與加班費的)「全國受雇員工平均總薪資」,較平常大幅升高。

這回過頭來衍生出另外一個問題:用前述包含各項獎金與加班費的「平均總薪資」,來「換算為」或「影射為」勞方朋友們的每月月薪,是否適當?

尤其,單以包含春節前年終獎金發放的「第一季數字」,大辣辣地公布並且作為官方新聞稿標題:〈2018 年第 1 季實質總薪資創歷史新高〉,有沒有刻意引導(或誤導)之嫌?

若計算「每月經常性薪資」,成長根本不是「歷史新高」

上面這個問題,也許「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時三刻也爭辯不完,但好在主計總處早有不計算勞工們「每年根本不知道有沒有、有多少」的年終獎金等,即所謂的「每月經常性薪資」統計。

因此,我們接著就來看看這份統計。(表8:歷年各業受僱員工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統計。連結在此,截圖如下)

來源:民國 107 年 3 月「薪資與生產力統計月報」

 

上表中可以看到,由於去除了年終獎金等「固定月薪外收入」等因素,每月間的落差明顯減少,而一到三月與去年同期比較的成長率,也從首長言論中聚焦的「平均總薪資名目漲幅高達 4.67%」,變為「顯然相對較可能符合實況」的 2.71%。(未計算通膨指數)

而若綜觀歷年數據,「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年成長率,近 20 年來,僅管在「今年一到三月與同期比較」上是成長了 2.71 %,較近幾年的「年均成長率」都高,但就算單以這個第一季的數字(不代表全年數字)與歷年薪資成長率相比,顯然仍然沒有創下所謂的「歷史新高」:(資料來源連結在此,圖表如下)

  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薪情統計」

 

這邊補充一下:為什麼平均月薪數字,所謂的「絕對數值」創新高沒有意義,(計算通膨後的)「漲幅」創新高才有意義——答案就是「通貨膨漲」。試想,假設某國每年平均通膨 3 % ,某年突然爆衝到 10% ,但該年度平均月薪(名目)漲幅 7 %,絕對數字更創下「有史以來新高」。

但這對一般民眾來說,「歷史新高」的薪資,實際上仍是荷包縮水——除了政客可以拿來「自我吹捧一番」之外,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在此我也粗略地綜合近 20 年來「每人每月平均經常性薪資漲幅」,與常用來計算通膨的「核心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估算出台灣所有勞方朋友們,近 20 年來(包括 2018 年 1 到 3 月)相對可能「較為有感」與「貼近真相」的歷年「薪資漲幅」——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作者製表

 

必須聲明的是,這只是非常簡單地以「經常性薪資年漲幅」( 2018 年以第一季平均值計算)減去「通膨年增率」得出來的年成長率(%,綠線所示),並不能算是嚴謹的實質薪資平均漲幅統計。

但相信這已經足夠反應出「相對(官方公布)接近」的「薪情」:儘管去年至今和今年第一季,計算物價上漲影響後的薪資漲幅,的確稍有增加(分別為 1.2% 和 1.16%),但從過去 20 年的長期趨勢來看——很顯然要脫離「薪資凍漲」格局,台灣還有非常大的努力空間。

不專業的媒體報導,到底是「刻意做球」、還是「故意挖洞」?

我們現在回頭來看看,昨日( 5 月 14 日)被瘋傳的媒體報導內文(哪一家我就不說了,相信媒體主管、記者如果有良知有專業,自然會加以查核更正,此處直接截圖原檔案並引述):

來源:媒體報導    這裡很快點出三大非常離譜的報導(或官員發言)錯誤:

1.把「平均總薪資」(包含獎金、加班費等)與「平均經常性薪資」(不包含獎金等)任意混用,並另創不知來源的「實質總薪資」——

報導標題就已經荒誕到不行:「2018 實質總薪資每月 59, 852 元!」這明明是 1-3 月包含年終獎金的數字,怎麼可以當作全年平均?光這一點,就已經不知所云至極——其實整篇文章都不用看了。(但文章有數萬個讚,這是怎麼回事?)

此外, 2017 年主計總處計算的「平均總薪資」明明應為 49,989 元;「平均經常性薪資」為 39,953 元。報導中卻憑空多了一個「實質總薪資」 42,271 元,又說「創了歷史新高」。然後很快帶出 2018 年第一季的「實質總薪資」數字—— 59,852 元,「為 18 年來同期最高」。

這倒底是施俊吉副院長罔顧(準確與否不論,至少公開透明的)主計總處正式數據「胡說八道」,還是記者「亂寫一通」?總之這些資訊,根本不知其根據、也未說明其計算方法,顯然比前面筆者自己「不專業計算」的數據,還要沒有參考價值。

2. 更扯的在後頭:才剛寫(說)完「 2016 年的實質總薪資是 46,422 元」,接著又寫(說)「施俊吉表示, 2017 年的實質總薪資( 42,271 元)創歷史新高」——我的老天鵝⋯⋯ 46,422 「大於」 42,271 好嗎?這「歷史新高」,是來自反物質組成的宇宙嗎?

3. 經綜合閱覽該媒體的其他報導其他媒體的報導,與主計總處的新聞稿後,才發現這個所謂「來路不明」,號稱「經平減物價指數漲幅後」的「實質總薪資」數字,似乎是賴清德院長「獨門自創、率先提出」,加上媒體跟進熱炒出來的——

但賴院長說的「實質總薪資」,是用「平均總薪資」再「考量物價指數」後得來;而媒體說的「實質總薪資」,卻是按照「經常性薪資」再「考量物價指數」而來。

於是在媒體報導與官方新聞稿的「攻防」中,同一年度(2017)的薪資參考標準,兩邊各說各話,一下說「實質總薪資已逼近 5 萬」,一下又說「 42,271 元創歷史新高」⋯⋯。

看到這裡,想必您已經和我一樣接近完全崩潰,根本不知道這「鬼打牆」的各式數據,到底從何而來,有什麼代表性,又代表了什麼意義——抱歉,這就是我們台灣的官員和媒體素質。

反正在「真相不只一個」(後真相)的時代,一套數據各自解讀、發揮「創意」,利益各方分別達到「宣傳」、「吹捧」或「挖洞」的目的,也就好了。

最扯的還在後頭:歷年統計,可以「說不算、就不算」外籍勞工嗎?

別以為這場「薪資普查統計」大亂鬥,就這樣結束了。最扯的還在後頭:

對比多家台灣媒體,並撇除明顯謬誤的報導之後,根據行政院副院長在 5 月 14 日的記者會上說法(我有請這位記者「喝杯咖啡」,他的系列報導至少相對忠實呈現官員發言),「目前台灣 62 萬名外勞薪資,拉低了勞工整體平均薪資⋯⋯台灣勞工排除外勞後,本勞的平均實質薪資 58,931 元,是勞工平均實質薪資 47,271 元的 1.25 倍。

看到這裡,我實在已經欲哭無淚了——這正是我們政府的「副閣揆」,公開發言的水準。

就不說「外勞拉低勞工整體平均薪資」這句話,讓陸續身為「美國外勞」、「香港外勞」的我,看來有多麼的刺眼,與深覺發言者的厚顏無恥至極了。(外籍移工的低薪,難道是他們的錯?何況身為政府官員,面對多數來自政府號稱努力推動的「新南向」國家,長期在台為我們付出勞力的移工,居然還直接用「外勞」、「拉低」這種字眼加以蔑視,而且其「拉低平均薪資」的因素,不正是因為國內勞權不彰、苛扣移工權利嗎?——怎麼樣,現在是要從「新南向政策」,改為推動「新歧視政策」了嗎?)

然後,居然還可以憑空生出一個「台灣勞工排除外勞後」的「本勞平均實質薪資」 58,931 元——這甚至是前面將近數千字文章中所述與各官方統計中,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另一個「神奇數字」。

試問,台灣現在的勞動市場,可以「說排除就排除」外籍移工嗎?「排除」 62 萬外籍移工後的產業現狀,還會跟現在一樣嗎?這 62 萬外籍移工的工作若「就此不算」,請問他們目前的工作崗位與薪資條件,是誰要來承接?政府是要直接「幫忙」承接者,加薪到「符合副院長聲稱的本勞實質薪資 58,931 元」嗎?

我們的政府與官員,真的好意思,這樣任意玩弄國家統計數據,只為了營造一個虛幻的假象,然後逼全民硬吞下去買單接受嗎?

是不是真的認為,台灣的公民們就這麼卑微、這麼無感,完全不會自主思考?為政者只要動輒餵養浮濫粗糙且其心可議的數據「扭曲解讀」與「重新創作」,加上不時出來牽扯已經相對弱勢的團體,講講幾句「江西話」,人民就會照單全收;而失敗的產業轉型,與落後時代潮流的勞動政策,亦能因此「化腐朽為神奇」?

「可欺愚人、難罔智士」。最後要說聲抱歉,這篇文章倉促完成,或許語氣過於激烈,但我始終深信,不論身在哪裡,多數台灣人們的頭腦仍是清醒的。不論所謂的「實質薪資」究竟有沒有成長、成長了多少,請政府官員、主流媒體務必拿出基本倫理——不奢求做到「言之有物」,至少得要「言之有本」,否則這類任意扭曲真實狀況的惡質行徑,必將付出代價。

執行編輯:莊宜庭
核稿編輯:張翔一

合作推薦最新影音

關聯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