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2019教育創新100|台上少說、台下多做,周子鈺讓學生發現科技趣味

親子天下

更新於 2020年01月20日07:47 • 發布於 2020年01月20日07:47 • 倪旻勤
2019教育創新100|台上少說、台下多做,周子鈺讓學生發現科技趣味
2019教育創新100|台上少說、台下多做,周子鈺讓學生發現科技趣味

「老師,老師!你快過來看!」

「怎麼啦?哇塞!你這個畫得也太漂亮了吧!」

學生不停地呼喊老師,下一秒傳來老師誇張的語調,稱讚著學生。這是周子鈺的電路課,身穿著T-shirt、運動短褲的她,就像一個青春的大學生。在一早上的課程中,一刻也不得閒地來回奔走,只為及時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提醒學生注意事項。

面對學生的提問,周子鈺不厭其煩的提醒、引導,讓學生都能做出成品。倪旻勤攝

周子鈺是實驗教育機構《無界塾》的專案老師,主要帶領五、六年級的課程。大學、碩士都念醫學工程,偶然間接觸到機器人教育,沒想到引發她的學習熱忱,自己學著寫程式、使用開發版等科技工具,從此誤打誤撞走入兒童科技教育領域。

先後擔任機器人業師、創辦「來一課未來教室」、籌組「史汀科技教育有限公司」,自學成材的周子鈺,將自己的學習經驗,整理、歸納出一套套教材,課程涵蓋軟體和硬體、虛擬和實體,如電腦程式開發平台、3D建模軟體、電路板等教學。她運用這些教材,讓更多孩子認識什麼是科技。

把時間留給學生,從實作中學習

在周子鈺的專案課中,不會有太多「上課」環節。她通常只花費十分鐘講解規則與概念。最重要的是,提供大量討論時間和手作時間,讓學生主導自己的專案,從實際操作中學習。

周子鈺習慣只把最基本的東西告訴學生,「我就用專題去引導他們,過程中他們會遇到困難。為了把東西做出來,他們很會去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她擅於以STEAM教學的方式設計課程,在課程中結合科學、科技、工程、美術、數學,訓練學生運用跨學科的知識,整合不同課程學到的技能。

每一次上課,周子鈺都會明確將二小時的課堂分段,並寫在板子上,讓學生知道這十分鐘要討論什麼、下一個二十五分鐘要做什麼。她解釋,儘管時間被切割,但每段時間都要夠長,「對他們(學生)來講,很多事情可以玩很久,那就要玩得夠。」

為了讓學生有足夠的討論時間和實作空間,一個教學主題會進行長達一個月。在電路實作的單元中,周子鈺以開發板作為教學工具。課程從電路基本知識,電壓、電流、導體等名詞開始,再讓學生使用開發板控制燈泡,並觀察燈泡在什麼狀況下會發亮,進而了解如何控制電的流通。待熟悉硬體的電路板之後,再加上電腦程式,讓學生學習電腦運算思維,掌握軟體邏輯。

在這個單元中,最重要的,其實是練習以燈泡的亮光結合紙張上圖樣。如此一來,開發板、程式碼、紙電路、燈泡才是一組有用途的工具。因此,在最後一周的課程中,周子鈺給了學生一樣作業──以開發板結合其他課學到的知識。

後來,課堂上有學生用語文課學到的新聞5W1H,將新聞稿壓在燈泡和電路上,當按下代表what、where、who等不同開關時,新聞稿中相對應的內容就會發亮。

經過這樣的課程,學生學到的,不單單是使用科技工具或使用電腦軟體。周子鈺認為,在開發板教學中,知識和技術都不難,對學生來說,難的其實是設計與燈泡搭配的紙張,「那已經是故事情節的設計了,要有創意的發想,要動手下去做。」

在電路實作的課程中,學生用開發板、程式碼、紙電路、燈泡,與圖畫紙上的圖樣結合。除了學會使用科技工具,設計故事內容,在課堂中也很重要。周子鈺提供

幫孩子建立成就感,愛上學習

自由討論、解決問題、做出成品,是需要極高自主性的上課方式,然而學生投入程度意外的高。一堂兩小時的專案課,學生經常討論到忘記休息、忘記下課。周子鈺又氣又好笑地說,時常是下節課的老師走到教室外,大家才驚覺發現:「啊!這堂課是不是超過了?」

「他們覺得好玩,可以每天放學回家都玩個三小時,假日吃飯以外的時間都想要做。」她也曾發現學生在上課實作時間發呆,周子鈺一問之下,才知道這些任務,學生在上課前都靠著自學完成了。被學生刺激的周子鈺,只好想盡辦法給學生更天馬行空、更困難的任務,讓他們有更多嘗試機會。

學習過程中,周子鈺較在意的是,怎麼讓學生在國小的年紀,獲得成就感、得到自信心。她認為,不應該讓學生因為太難、學不會,而懼怕學習,「要讓他們把學會的東西,放在喜歡的科目或領域上,要給他們很高的成就感。」因此她給學生極大的自由空間,也不吝於給學生鼓勵。她發現,用這些方式,不僅學生學習自主性提高,也能享受到學習的愉悅。甚至願意花費課外時間,自行鑽研課堂中未解決的問題。

不只學技術,更要學會活用

周子鈺強調,儘管專案課主軸並非訓練學生的技術性,但基礎的技術還是得學,「他要有足夠的技術去乘載創意,不然那麼有創意,但都做不出來。」技術只要達到一定的門檻,周子鈺便會引導學生,請學生回想自己喜歡的事物,再將技術與之結合。不然,時間一久,這個技術就會被遺忘。

她曾教學生使用3D建模軟體。某天,社會科老師找上她,興奮地問:「你是不是有教他們3D建模?他們把清真寺蓋起來了!」一問之下,才知道學生在社會科的報告上,用3D建模蓋出一棟清真寺,甚至將建好的清真寺匯入3D的VR場景,讓人能夠行走其中。周子鈺從沒想過學生在課程結束後,會繼續摸索,將學會的技術加深、加廣,運用在其他課堂。

她也不諱言,不管專案課的主題是什麼,學生現在使用的軟體、工具,未來其實都會被淘汰,「以後你可以利用的數位能力和數位工具,一定不是現在老師可以帶給你的。」然而,課堂中最吸引人的,仍是工具和技術本身。因此,如何讓學生理解技術背後的含意,是目前最大的挑戰。

不過,周子鈺保持樂觀,因為動手做過的事不會忘。她相信,學生未來在學習新工具或新軟體時,早已在課堂中內化的感知能力,就能幫助他們,喚醒不知不覺建立起的科技素養,成為一個合格的數位公民。

周子鈺│小檔案

教育創新特色:透過專案課,讓學生實際操作科技工具,從做中學。

教育創新不藏私:每堂課講解不超過十分鐘、一項專案進行一個月,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討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且把習得的新知應用在其他學科上。

加入親子天下LINE好友,睡前看好文

延伸閱讀:

2019教育創新100|機場捷運融入行動學習 崇林國中用地利換實力

【完整專輯】2019教育創新100, 素養深學習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