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高血壓!比治療還有效,控血壓5招效果堪比血壓藥

早安健康

更新於 2018年07月13日09:34 • 發布於 2018年07月15日07:00 • 新聞中心張承宇

【早安健康/張承宇報導】高血壓會加速血管硬化、慢慢破壞我們的器官,也是腦中風、心肌梗塞等致命病症的推手,根據統計,在台灣每4.5小時就有一人死於和高血壓直接相關的疾病。研究顯示,若想降低高血壓死亡風險,接受治療後長期控制病況,保持血壓穩定,就是保命的關鍵。

台灣人高血壓的人數很多,根據國健署資料,超過65歲的國人50%以上患有高血壓,但約有3至4成患者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更重要的是.一旦罹患高血壓,等同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腦中風、死亡風險隨之增加。而根據德州大學6月刊登於科學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的最新研究,高血壓若得到妥善控制,就不會讓死亡風險飆升。

控制高血壓,死亡風險不狂飆

該研究追蹤約14000名成年男女,將其中的高血壓患者分為「不接受治療,也不控制血壓」、「有接受治療,但沒控制血壓」、「不接受治療,只控制高血壓」三組,結果顯示:

不接受治療,也不控制血壓

  • 總死亡風險增加了40%
  • 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了77%
  • 死於心臟病風險高了69%
  • 死於腦血管疾病風險增加了153%

有接受治療,但沒控制血壓

  • 總死亡風險增加了62%
  • 死於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了123%
  • 死於心臟病風險高了119%
  • 死於腦血管疾病風險增加了201%

不接受治療,只控制高血壓

  • 總死亡風險和健康者差不多
  • 死於心血管疾病風險和健康者差不多
  • 死於心臟病風險和健康者差不多
  • 死於腦血管疾病風險和健康者差不多

研究結果似乎跌破眾人眼鏡,研究小組認為,患者即便接受治療,也可能未依醫囑確實用藥,有些患者若自行減量甚至停藥,使投藥劑量不足,反而使情況失控,甚至血壓反彈,影響更大、更危險。也就是說,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控制血壓的重要性更高,不是曾經接受治療就一定能保持健康,還是要遵守醫囑,並耐心控制病情。

五大降血壓生活習慣,請看下一頁!

改善生活習慣,效果堪比降血壓藥

降血壓藥物效果約能降低血壓8mmHg ,而除了配合醫師用藥治療外,生活型態、飲食調整也是重要關鍵,美國心臟學會2017年高血壓治療指引中,就提到減輕體重、得舒飲食、減低鈉含量攝取、適度運動、避免過量飲酒等原則。透過改善生活方式,也有穩定血壓、與降血壓藥接近的效果。

  • 適度運動、減肥:運動可以控制血壓,但要避免激烈運動,建議可以透過游泳、健走等有氧運動來健身。除此之外,減重也能降血壓,可以理想體重BMI 18.5~24為目標。

  • 得舒飲食:曾多次被《美國新聞》(U.S News)評為年度最佳飲食,以低脂飲食為基礎,加上攝取膳食纖維與具排鹽效果的礦物質,董氏基金會提出幾項原則供參考,包含主食選全穀類、天天吃蔬菜及水果各5份以上、多吃含鉀等排鹽礦物質的蔬果、選擇低脂乳品、以豆製品或白肉取代紅肉及內臟,還有烹調時選用各式好油、以及每天適量吃堅果。

  • 多喝水:身體缺水是造成高血壓的病因之一,因為血液90%都是水,當身體缺水、血量也減少,原先正常血管就會收縮,周邊微血管也會關閉,血管緊縮導致動脈的壓力上升,就是所謂的高血壓。因此,想穩定高血壓一定要喝水,透過補充水分調解人體酸鹼度、組織功能與新陳代謝。

  • 戒菸、避免飲酒:抽菸、喝酒都是高血壓、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可能讓壞膽固醇在血管中堆積,增加心血管疾病機率,應盡量避免。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資料指出,每天酒精攝取量不應超過10克酒精,以酒精濃度5%啤酒計算,一天不宜超過350cc。

  • 充足睡眠:睡眠不足、失眠會使血壓上升,且有研究顯示,若能獲得良好睡眠品質,約有71%的高血壓患者血壓可以下降。

>>立即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週週抽​【健康好禮一份​!】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