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餓死、悶死腫瘤!瞭解「癌細胞栓塞療法」後遺症

健康遠見

更新於 2019年03月18日10:52 • 發布於 2019年03月18日10:47 • 天下文化

2015年2月16日,按照我平常的健康狀態而言,我敢說覺得還滿健康的——至少這樣的健康與精力,對於一名還算活躍的81歲人士來說,已夠好了。雖然就在一個月前,我才得知我的肝臟大部分都被惡性轉移癌給占據了。醫師向我建議了幾種緩和療法,可能可以減少肝臟裡的惡性轉移癌,讓我多活幾個月。

我選擇的第一種療法,和我的外科醫師有關,他是介入放射科醫師。該療法是將一根導管送入我的肝動脈的分支點,然後將一堆拴塞粒子注射到右邊的肝動脈,它們將被帶入最小的小動脈,然後堵在那裡,切斷惡性轉移癌細胞所需的血液和氧氣補給。事實上,就是把癌細胞給餓死和悶死。(我那深具譬喻天分的外科醫師,將此舉比喻為殺死地下室裡的老鼠,或是換個比較愉快的場景,撲殺後花園草坪上的蒲公英。)如果這樣的栓塞手術證明有效,而且我也受得了,那麼大約一個月後,還可以在肝臟的另一側進行(前花園的草坪)。

手術流程雖然無害,但是其中牽涉到大量黑色素瘤細胞的死亡(我的肝臟幾乎50%都被惡性轉移癌細胞占據了)。這些癌細胞在垂死之際,會釋出各種令人不舒服而且會引發疼痛的物質,然後我的身體還得清理它們,因為所有死的物質都必須移出體外。如此龐大的垃圾清理任務,將由免疫系統的細胞(巨噬細胞)扛下,它們專責吞噬體內的外來物或死掉的物質。我的外科醫師建議我,不妨將巨噬細胞設想成小蜘蛛,數量多達百萬甚至幾十億,在我體內急匆匆奔跑,吞噬黑色素瘤細胞的殘骸。如此繁重的殘骸清除任務將使我元氣大傷,也因此,我會覺得這輩子沒有這般疲累過,更別提疼痛以及其他問題了。

我很高興事先得到警告,因為接下來那天(2015年2月17日星期二),我一從全身麻醉的栓塞手術醒來,就被一陣陣極端疲憊與昏昏欲睡的感覺所偷襲,它們發作得如此突然,可能在我話說到一半或是食物吞到一半的中途,甚至在朋友來探病,離我不到一公尺遠,正在談天說笑之際。有時候,譫妄也會在幾秒之內逮到我,甚至就在我書寫的中途。我感到極為虛弱與遲鈍;有時候我會一動也不動的呆坐著,直到終於舉起腳,在兩名幫手的協助下行走。雖然疼痛感在我休息時還算可以忍耐,然而只要一個非自主動作,像是打噴嚏或打嗝,都能引爆一陣疼痛,即便我和所有栓塞後的病人一樣,都有接受靜脈注射麻醉藥物。而如此大量的麻醉藥物也令我的腸胃道靜止了將近一星期,所以我吃下的所有東西都留存在體內。(我沒有胃口,但是就像護理長所說的,我還是必須「攝取營養」。)

另一個問題是抗利尿激素(ADH)的釋放,結果導致大量液體累積在我體內。這對於大片肝臟栓塞手術來說,不算罕見。我的腳腫脹到幾乎認不出是腳,而我的軀幹也多出一大圈的水腫。這種水分過多的情況,會降低我血液裡的鈉含量,我的譫妄大概也與此有關。這一切,加上各種其他症狀,像是體溫調控不穩,害得我一會兒熱,一會兒冷,凡此種種讓我感覺很難受。我這種「大體上生病了的感覺」被提升到近乎無限的程度。我不斷想,要是從今以後日子都要這樣過,我不如死了好。

大病過後的喜悅

栓塞手術後,我在醫院住了六天之後才回家。雖然我還是覺得這輩子從來沒有這麼慘過,但病情確實有一點好轉,每天好轉一點點(而每個人也都跟我說,我看起來「好極了」,就像他們對病人的一貫說詞)。我依然會突然疲倦想睡覺,但我強迫自己工作,努力校正我的自傳書稿;即使我可能句子改了一半就睡著,頭垂到書桌上,手裡還緊緊抓著一支筆。要是沒有這件工作,栓塞手術後的日子將會更難熬。(何況校正自傳書稿的工作本來就很有樂趣。)

到了第10天,我度過難關。這天早晨,我像平常一樣,感覺很糟,但是到了下午,我整個人都不一樣了。這真令人開心,而且完全出乎意料——沒有人事先暗示過我會發生這樣的變化。我重拾胃口,我的腸道也開始工作。2月28日和3月1日,我排出大量尿液,兩天之內減輕了七公斤。我猛然發覺自己無論在身體還是創意上,都充滿精力,而且還有一股類似輕躁症的狂喜之情。我在公寓大樓的走廊上來回走動,心中充滿熱情洋溢的想法。

這裡頭,有多少是因為身體重新建立平衡?有多少是因為深度自主神經抑鬱過後的自主神經系統反彈?有多少是因為其他生理因素?又有多少是因為寫作的喜悅?我不知道。但是我猜,我這種轉變後的狀態與感覺,非常接近尼采在一場大病過後的感覺,他在《快樂的科學》中,曾經用抒情的手法描述過:

感恩之情源源不斷湧出,彷彿意外憑空出現——康復者的感恩……因為康復出乎意料……對於力量回復的喜悅,對於明日或明日的下一日恢復信心的喜悅,對於突然能感受並期待未來的喜悅,對於即將發生的冒險的喜悅,以及對於海面即將解凍的喜悅。

(首圖/Shutterstock Chompoo Suriyo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教授。原文刊載於奧立佛‧薩克斯Oliver Sacks《意識之川流》/天下文化)

成為健康遠見Line好友,讓健康更貼近你的生活!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