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頭痛可不可以吃止痛藥?會不會對藥物產生依賴?

健康遠見

更新於 2019年10月16日09:55 • 發布於 2019年10月16日09:55 • 閱讀,對身體好!

患了偏頭痛該怎麼辦呢?首先要避免造成頭痛的誘因,如某些特定的食物、工作緊張、睡眠不正常、天氣變化、吹到冷風、情緒不穩定或過度運動等,都是常見的誘因,所以維持一個正常的生活方式是很重要的。

除了消極地減少誘因外,當頭痛仍發作時,要如何靠藥物治療頭痛呢?每次偏頭痛發作的程度或長短都不盡相同,所以什麼樣的發作該服用什麼藥,才能達到迅速且有效的止痛,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正確服用止痛藥,每週使用限制2天以下

很多人都會擔心使用止痛藥物,會不會對止痛藥產生依賴?

我們先談談疼痛的機制,簡單地說,人類從遠古以來,腦部原本是以疼痛機制來逃避危險,因為痛覺記憶,才不會再次步入危害生命的情境。然而,腦部對於疼痛的記憶十分複雜,許多區域都與疼痛相關,一旦長期處於疼痛之中,腦子就會敏感化與慢性化,也就是說,腦子對疼痛的記憶區塊被強化了,變成一種惡性循環,讓人隨時隨地都感覺自己處在疼痛中。

臨床上,頭痛門診有一半左右的患者,每個月超過15天會頭痛,甚至天天頭痛,稱為「慢性每日頭痛」,他們是最需要幫助的一群,女性又占了2/3的比例。

世界各地,包括臺灣,大約有3%的民眾有慢性每日頭痛。疼痛是這些患者生活的一部分,每天醒來就受到頭痛折磨,日日靠止痛藥過日子。我曾經有一位患者,他每天要喝2、3罐的感冒糖漿,藉由其中的止痛藥成分來止痛,這樣子過了7、8年,他也不知道這樣的生活習慣是對或是不對,很多人不知道要如何處理疼痛,結果演變成了「止痛藥成癮」,或是所謂「藥物過度使用頭痛」。

❝事實上,每週使用止痛藥嚴格限制在2天以下,就不會產生依賴性。❞

止痛藥成癮與一般人印象中的嗎啡等藥物成癮不同,止痛藥成癮是單純的頭痛藥成癮,普拿疼的成分——乙醯氨酚(Acetaminophen)服用過多,也會成癮。以一個月為單位,每週使用止痛藥的時間不要超過2天,最好能控制在每週最多只有一天使用止痛藥,這是我們對頭痛患者的要求。

如果一個月服用止痛藥超過10天,只會越來越痛,變成藥物性頭痛,就是止痛藥過度使用頭痛。事實上,若每個月用藥超過4天,就要趕緊找醫師處理,預防產生惡性循環。

使用止痛藥或是感冒糖漿成癮的頭痛患者,可以先選擇在門診治療,透由一些藥物讓他們不再依賴這些止痛藥或是感冒糖漿。如果門診效果不佳,我們會採取住院治療,幫助戒除藥物。

除了戒除過量的止痛藥外,醫師同時會使用預防用藥,減低患者每個月頭痛的發生次數,而不是一直服用止痛藥。頭痛的預防用藥,包括鈣離子阻斷劑、乙型阻斷劑、抗癲癇藥物、三環抗憂鬱劑,或是肉毒桿菌素注射。

記住自己使用的藥物

我們在門診常常問患者吃過什麼藥,或是正在吃什麼藥,得到的答案往往是「紅紅的、圓圓的藥」或「一邊黃、一邊綠的膠囊」⋯⋯,真的是很無奈,一方面因患者常常拿到的是一包藥包,裡頭盡是無名的藥物,而他們也不好意思問醫師或藥師;另一方面則是患者看到藥袋上的英文就沒輒了,不知要如何記下這些藥名。

事實上,這些藥物都有中文名,患者大可以直接開口問醫師或藥師每種藥物的藥名與作用,否則也可以記下英文名稱,這點很重要,因為很多藥物都可能造成頭痛,而且不同顏色、形狀的藥物也可能是同一類型的藥物,所以良好的藥物溝通就從記住自己服用的藥物做起千萬不要不好意思問醫師。

圖/Shutterstock Christin Klose。

止痛藥要隨身攜帶,大痛愈早服用愈好,小痛則因人而異

面對頭痛,得先了解頭痛發作的情形,先嘗試簡單歸類,最好就是先將頭痛分成「大痛」、「中痛」、「小痛」。當然,若能夠在頭痛初期就尋得蛛絲馬跡而能預測出頭痛將變成大痛或停在小痛,就可在頭痛變化之前,對症下藥,迅速止痛。

一般我們將止痛藥物分為「中痛」與「大痛」專用兩種,因為「小痛」並不值得吃藥。而且,一星期服用幾次止痛藥要有限制,非不得已,最好不要超過2次,如此才不會造成「止痛藥」反彈。但如果患者每次「小痛都會變成大痛」或是「止痛藥在小痛時有效,而中、大痛失效」時,則「小痛」反而需要盡快服藥。

中痛與大痛,通常藥要越早服用越有效,千萬別等到很痛了才服藥,如此效果一定會大打折扣。有些疼痛經驗是值得參考的,如經期時的偏頭痛往往時間較長,拖個2~3天是常事,且常是「大痛」。又如半夜痛醒或一覺醒來就有的頭痛往往比較嚴重,常常一下子就痛到不可收拾。另外,預兆出現後,緊接著的偏頭痛,疼痛程度都較一致。

建議頭痛患者要隨身攜帶「大痛」的藥,千萬不要太相信自己的經驗法則,以為早上醒來感覺很好,就認為今天絕不會頭痛,一個不小心,「大痛」來了,往往弄得痛苦萬分。其次,能真正預測頭痛大小的患者並不很多,若無法準確預測,也不用氣餒。

適當使用預防用藥

若頭痛的次數太多,造成一星期須吃3天以上的止痛藥,或是程度太嚴重,或是頭痛一發作就是好多天,這些患者就需要使用所謂的「預防用藥」,這類藥物都是醫師處方用藥,包括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抗癲癇藥物、三環抗憂鬱劑,以及其他抗憂鬱症藥物。但不同於急性期的止痛藥,這些藥物需要每天服用,且經一段時間後(約2~6週)才能達到減少和預防頭痛發作的效果。

若頭痛的控制到達一定成效,最好再持續服用一段時間,如3~6個月後,再漸漸停藥。我們需要提醒患者的是,頭痛要完全根治,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別失望,80%以上的患者都可以控制得很好。

藥物的療效以患者個人的藥物反應為主,有些患者告訴我,價錢較高的「英明格」不見得比2顆「普拿疼加強錠」有效,或是「五分珠」比「百炎」或「利非炎」還有效。這些說法並不足為奇,因為必須考慮個體差異,所以醫師與患者溝通的重要性更是自不待言。

(本文作者為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主任、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講座教授、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原圖文刊載於王署君《頭痛看過來:神經內科權威醫師群的精準處方》/原水文化

成為健康遠見Line好友,讓健康更貼近你的生活!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