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人際

面對空巢期的夫妻:找回自我、重新愛自己有多不容易?

健康遠見

更新於 2019年07月24日02:42 • 發布於 2019年07月23日07:36 • 遠流出版

空巢期最重要的家庭任務,就是讓父母可以卸下父母的角色,回歸夫妻與自我。許多為人母親者,在此階段會難以適應,這跟大文化下對母親角色的期待有關。親子關係向來是華人最為重視的議題,如何「養好孩子」並讓孩子孝順,更是大多數人追尋的目標。

因此,母親在這種文化架構下難以擁有自我。如果母親原生家庭的結構就是重男輕女,加上過多子女家庭排行的影響,缺乏被好好看見與理解的自我狀態,也就難以理解什麼是擁有自我。母親的一生,往往會遵循著社會結構裡的傳統價值走,相夫教子、養兒育女;妻子角色的失落,則讓她們放大母職,即使孩子已經長大,仍會渴望維持母職,也難以讓孩子真正長出自我。

而許多父親,又因為大文化下「男主外」的思維,而投身工作與成就的追尋。在家庭治療理論中,我們經常會討論這其實是三角化的過程,也就是「工作」本身已成為夫妻關係的第三者。工作提供男性安全感,減少了面對家庭裡對父親與丈夫角色的失望與挫敗感,讓他們投注更多時間在事業上,形成關係的惡性循環。

這會形成「老公跟工作外遇,老婆跟小孩結婚」這種婚姻現象的寫照,進而在空巢期任務中,讓許多夫妻有「回不去」的感受。丈夫年輕時在家中消失,邁入中老年、退休後回到家中,有時候不一定覺得回得了家,或不一定能夠修復關係。很多華人的夫妻關係,從年輕到年老有很大的權力消長:年輕時丈夫有錢有勢,年老時丈夫在退休後變得無聲無權,反而來到妻子掌權的時期。

有些家庭甚至沒有所謂空巢期。華人文化中的三代同堂、隔代教養等文化習性,讓空巢期不用發生,也讓步入中晚年的夫妻總是忙碌於「父母」或「祖父母」的角色,而難以真正「享有」或「回歸」到夫妻關係。

許多成年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接受父母的照顧,也心知肚明如果父母無法繼續照顧孩子,心裡會有多麽難過和空洞,而繼續將自己的孩子交給父母照顧。即使在教養方式上常發生分歧和衝突,拉扯於新式教養與傳統教養之間,他們依舊會秉持對父母的「孝順」,讓孩子由父母來照顧。

❝這也是婆媳最大衝突的原因之一:媳婦總覺得被婆婆搶孩子,先生卻在一旁束手無策。❞

當兒子們娶妻生子,從兒子的角色,增加了丈夫與父親的角色後,最重要的任務其實是要逐漸承擔起後兩者的角色。然而,在他們心裡的角色比例很可能還是兒子居多,因此會為了孝順而總是站在母親那一端,近似於小時候為了捍衛與保護母親,而總是與父親敵對的狀態。

母子共生與孝子文化

曾聽過一名近50歲的已婚男子困擾於婆媳問題,不斷抱怨妻子不夠孝順公婆;但這其實是因為他的身分認同一直停留在兒子,忽略自己早已為人夫、為人父,總是與父母站在同一陣線指責妻子。有次全家出遊忘了向父母報備,父母勃然大怒,他則默默承受父母的控制與斥責,同時強烈自責:怎麼可以讓父母如此憤怒和失望?認為自己非常不孝。問起他的心智年齡時,他卻覺得自己不到20歲;對於他說出的歲數,連他自己也感到驚訝!

其實,婆媳問題往往來自婆婆和兒子的共生問題。因為母子關係過於緊密,又不允許兒子成為獨立個體,媳婦彷彿成了兒子的附屬品,無法被當獨立的人對待,媳婦生下的孩子也自然都是婆婆這個家的所有物。兒子原本該擔當一家之主,也就是小家庭重要支柱的角色,卻不斷被父母抓回原生家庭當小孩,導致小家庭的一家之主懸置;這容易讓小家庭的妻子與子女成為過分倚賴的共生體,重複另一個循環。

圖/Shutterstock YAKOBCHUK VIACHESLAV

然而,孝順的兒子在文化上是被極度推崇的,誰不想要孝順、乖巧又有成就的兒子呢?不僅光耀門楣,又能讓父母含飴弄孫。但這個孝子文化,如果是奠基在母子共生的狀態之上,就會導致兒子不幸福的婚姻,以及不健康的家庭,因為孝子心中仍覺得自己是個孩子。

當媳婦進入家庭,正代表媳婦入侵了母子共生系統。在心理層面,媳婦儼然成為丈夫與婆婆母子之間的小三,破壞了先生原生家庭的親子次系統結構,所以很容易被婆婆視為眼中釘,不管怎麼做都無法讓婆婆滿意。當這個別人家的女兒不停感受到自己是個「外人」,也就只好將情感寄託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而形成代代相傳的孝子,與代代相傳的不幸福婚姻。

探討這個強勢的婆婆,不斷爭奪丈夫與孩子的家庭現象的同時,也請看清楚這個家庭系統是怎麼運作的,是否總是有個心理缺席,甚或物理缺席的公公?看似掌權的婆婆,心底有多少無盡的哀怨與孤單,導致她必須不斷挑起各種爭奪與爭戰?

消失的男人與女人們間的戰爭 

那天看到有人分享短漫畫《阿嬤與我》 ,看著看著眼眶就紅了,因為這是許許多多學員和案主身上正發生的事情。這短短的漫畫中,有系統地呈現出在一個家庭中,重男輕女的觀念以及消失的父親,是如何導致失控的母親與孤單又無力的太太,並帶來沮喪又低自尊的女兒。

故事的大意是:身為女兒的作者,生長在重男輕女的家族裡。她的母親因為一直沒有生出兒子,而從未被婆家好好對待,並受到婆婆(作者的阿嬤)責難。後來母親努力生了三個孩子,結果都是女兒,她在家族裡失去地位與尊重,也在大家庭裡不斷被刁難。父親則是不停加班工作,根本無暇照顧自己的太太,讓痛苦的母親開始將情緒轉往女兒身上,彷彿不斷在說:「為什麼妳不是男生?」這讓身為孫女的作者,有記憶以來都因為那張女孩的臉而怨恨、痛苦著。

直到阿嬤得了阿茲海默症,作者不情願地前去探望,阿嬤卻已經認不得她,只說了一句「我沒有孫女」,繼而握著她的手說:「妳長得好美!」這女孩才體認到,她的家族只是社會的縮影,她的阿嬤也無力擺脫這一輩子女性就是卑微的枷鎖。

她最後感嘆道:「阿嬤,如果妳還記得所有的事情,妳是否會改變妳看待我的想法呢?」「這樣的話,也許有一天,我也能像其他人一樣被愛著。」

令人看了著實難過的是:這篇短漫畫裡,全都是女人的戰爭。這在我們的文化中早已習以為常,受到怨恨的多數是母親、婆婆,偏偏她們又是主要照顧者,最常與孩子互動。在文化架構的洗腦下,所誕生的偏頗價值觀又繼續複製受傷的下一代。

幾年前,一部很紅的港片《桃姐》感動了許多人,甚至有很多男性朋友告訴我,他們看到都哭了,因為讓他們想起了阿嬤,想起那個溫柔關懷他們的女性長輩——但可惜沒有女性朋友這樣分享。我自己看過後,也沒有他們這麼深刻的感受,對照這篇《阿嬤與我》的短漫,這也許就是性別差異。

圖/電影《桃姐》劇照;取自山水國際娛樂部落格

這一代代糾結的關係裡,長輩偏愛男孩,也給了男孩較多關注,讓男孩在長大的過程裡深深地依附母親,因為他們的成長中多數沒有父親的陪伴(父親要不工作、要不就是另一個孝子)。當男孩成了孝子,他或許不一定真的孝順,但他一定心繫母親、一定是母親的孩子。當男孩成家多了丈夫的身份,但母親卻因為媳婦奪走她長年來的依靠,而一直挑剔媳婦時,他就會努力「訓練」太太成為自己的延伸品,包括煮飯、持家的方式;或者乾脆徹底嫌棄太太,讓她知難而退,只能將需求轉往孩子身上。

結果一個新誕生的家庭,繼續延續著上一代的遊戲規則——丈夫消失,媳婦當不了開心的太太,只能全力當好媽媽—接著,情緒的出口就一股腦往孩子身上倒了。

如果孩子是男生可能稍微好一些,能抬升媳婦在家族中的地位,也讓母親有一絲情感慰藉;如果孩子是女生,媳婦的無能則會被放大。女兒映照著母親心裡不被愛的女孩,讓她更多時候會希望這個女兒最好不存在,或者下意識的排拒。

這些所謂的「媳婦熬成婆」、「孝子」、「弄璋之喜」,是非常心理不健康的結構,造成許多不被愛、連存在都遭人嫌棄的痛苦。這可能是一輩子的,而且也可能繼續延伸下去。

❝看懂是什麼家庭結構正影響著我們,我們就有機會真正長大、獨立並成為自己。❞

這是一生的功課,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這系統架構下看見自己的位置、保有自己的關係界限。當你看清系統的無奈,不再奢望或祈求系統給予你愛,而是回到愛自己,才有機會真正跳脫代代糾結的關係模式。

(本文作者為諮商心理師、愛心理創辦人;原文刊載於吳姵瑩《不願放手的父母,過度涉入的你》/遠流出版)

成為健康遠見Line好友,讓健康更貼近你的生活!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