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開訂閱制第一槍,《蘋果日報》10天付費會員衝10萬人算成功嗎?

數位時代

更新於 2019年07月17日10:48 • 發布於 2019年07月17日10:05 • 王郁倫, 陳君毅

《蘋果日報》在2018年報上,大大的寫著「Sign Up!登陸訂閱時代」。

7月4日,台灣《蘋果日報》宣布網路內容《蘋果新聞網》開始收費,訂閱制起跑10天,《蘋果新聞網》宣布累計付費會員跨過10萬人門檻,10天10萬人這個數字究竟是否成功?

根據《蘋果新聞網》公布的註冊會員人數超過380萬人,官方年報顯示(預計3月底)台灣不重複瀏覽人數1,230萬人,在開始免費註冊才能閱讀下,380萬人成為會員,其中10萬人同意付費,轉換率為2.6%。

10萬人雖是一個里程碑,但距離媒體能收入平衡還有極大距離。根據《壹傳媒》公布年報資料,2018年台灣廣告收入1,408億元,相對10萬人付費、一人象徵性支付10元費用計算,收入僅100萬元,相對要衝新營收來說,仍是杯水車薪。

對10萬人數字是否滿意?《蘋果日報》社長陳裕鑫說,「謝謝重視,但目前仍在推廣中,我們會努力推動訂閱制,現在真的還不方便對外發言。」他只簡短這樣說。(延伸閱讀:2019年10大數位行銷趨勢

10元只是開始,關鍵:漲價後多少人跑走?

《蘋果新聞網》預計9月1日將啟動新費率,傳言8月中將正式公布未來訂閱方案。

「關鍵是後面收費公布後,若每月收費超過百元,讀者的接受度如何?」資策會數位媒體組產業分析師吳柏羲說,他認為不少人會站在「連5元都不想付」的立場,所以反過來說,「付10元還願意留下的有10萬人,還算不錯。」

網路自由作家Mr. Shell在4月曾發文表示,《蘋果日報》轉收費制是迫不得已,因為紙媒跟廣告收入同時下滑,他16日再接受《數位時代》訪問時則認為,10萬人仍算是一個里程碑,但很難此時判斷這成績好或不好。

另一面探討,Mr. Shell認為,若《蘋果新聞網》訂閱制成功,廣義來說也為傳統媒體帶來正面訊息:不走高端、商務、特殊內容,靠內容也可以存活。

收費10元試水溫,10天創下10萬人付費紀錄,雖然金額低,但資策會數位媒體組產業分析師吳柏羲認為,有些人連5元都不想付,算是不錯成績。
收費10元試水溫,10天創下10萬人付費紀錄,雖然金額低,但資策會數位媒體組產業分析師吳柏羲認為,有些人連5元都不想付,算是不錯成績。

《端傳媒》前總編輯、區塊鏈內容平台Matters創辦人張潔平認為,從380萬免費註冊會員人數獲得10萬人付費來說,轉換率還算能夠接受,《紐約時報》的轉換率也約莫在2%上下。

但可以注意的是,10天內衝上10萬人付費這個數字的前提,是10元的試水溫費用,「以現階段的10元收費金額來說,《蘋果新聞網》比《香港蘋果日報》3港元、《紐約時報》及《華爾街日報》基本訂閱費率每週1美元都要便宜,」Mr. Shell說,關鍵是漲價後,多少用戶會跑掉?

媒體訂閱制,讀者口味易於追蹤

在跨出10萬付費用戶這個基數後,《蘋果新聞網》的下一步更為重要。「我相信他們還有很多招數能讓轉化率上升,但看全世界,整個傳統媒體轉型訂閱經濟,這個轉化率都有一個蠻明顯的天花板。」張潔平說。

在實施會員制後,網站流量大幅銳減將是第一個衝擊,而靠會員付費能收回多少,將是營收結構出現大轉變關鍵點。

「訂閱制好處是收入比廣告穩定,可預測性高,但關鍵是商業模式之中,設定訂閱收入要占多高?若高達8-9成風險太大,3-5年內也難以實現,」Mr. Shell說,他預期傳統廣告收入仍將是重要收入,但因掌握會員資料,可以提供精準行銷。

《壹傳媒》多年虧損,數位轉型朝訂閱制收費屬於必須之舉。
《壹傳媒》多年虧損,數位轉型朝訂閱制收費屬於必須之舉。

事實上,《蘋果日報》確實已成立程序化廣告服務,追蹤及分析網上讀者行為,提供廣告商高針對性訂制廣告,可按照客戶的個人口味、喜好及需要,直接向客戶個別傳達信息。

從另一方面來看,若《蘋果新聞網》訂閱制成功,將重拾人民對媒體的信賴感,讓媒體除是新知來源外,也有監督政府、立場中立的角色,用戶也會有支持或捐獻的心態付費,「反送中及過去太陽花事件都是促使媒體訂閱量增加的案例,」Mr. Shell說。

搞訂閱,內容獨特嗎?新工具比文字有利

媒體要做到內容獨特,現在困難度越來越高,多位專家也給出意見:善用新科技。

「現在新興工具很多,比方打賞,」Mr. Shell說。另一方面,讀者有意願每月付費的則以商務或新興科技內容居多,因為工作上有迫切需求,「娛樂絕對也是剛需,但若文字比例高的娛樂,比較難滿足用戶。」吳柏羲說。

「《紐約時報》是質報,收費容易,但量報要轉型收費,讀者選擇上還是會考慮能否有替代方案,才決定是否掏錢,」吳柏羲認為《蘋果新聞網》有不同性格,兼具量報跟深度報導、文藝內容,但要讓中產階級不因收費卻步,仍必須提供比過去更不可或缺的內容,當作付費誘因。

追根究底,要能做到成功的訂閱制媒體,內容仍是最大關鍵。「過去媒體賣的不是內容,而是觀眾(把大量讀者當基數向廣告客戶收廣告費),但未來訂閱制是要從讀者身上拿更多錢。」吳柏羲觀察。

手機閱讀成為現今數位內容媒體成長最快的載具。
手機閱讀成為現今數位內容媒體成長最快的載具。

「蘋果做的是綜合類資訊,特長是獨家爆料,後者在調查類報導中是最不利於收費的,因為長篇分析文不容易抄,『爆料』太容易抄了。」張潔平也建議,若獨家爆料是一段獨家影片,蘋果用心的保護版權,就會有很多關心的讀者為此成為會員。

吳柏羲建議,或許可以考慮彈性收費牆,讓新用戶有機會試讀,比方《科技島讀》之類成功的收費媒體,都仍有公開文章跟讀者互動,另外用新科技工具去呈現一則新聞內容,也是可行方向。

對於《蘋果新聞網》宣布訂閱制後,不開放單篇試讀,吳柏羲認為這是因為《蘋果日報》基數夠大才能作的嘗試,並不是人人都能仿效。Mr. Shell也認同此點,他說,未來即便《蘋果新聞網》收費機制成功,中小型媒體也未必跟進,因為不敢放棄廣告收入。

「訂閱制是借鑑《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等全球新聞媒體品牌,及Netflix和Spotify等創新數位媒體平台的最佳做法。」《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向股東說明數位轉型初衷,無論結果如何,《蘋果新聞網》今年在媒體圈內都已投下震撼彈。(延伸閱讀:看《紐約時報》如何讓讀者買單付費?

責任編輯:陳映璇

每日精選科技圈重要消息,歡迎加入《數位時代》LINE@!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