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長榮罷工》工作再辛苦,願意做的大有人在?3大分析看勞資雙方的矛盾

商周.com

發布於 2019年06月26日02:03 • 陳寗
長榮罷工》工作再辛苦,願意做的大有人在?3大分析看勞資雙方的矛盾

今年初華航發起罷工活動,要求改善機師待遇,避免機師過勞影響飛安等等(華航空服員罷工則為2016年);近日長榮航空空服員則發起罷工,訴求提高空服員待遇,降低工時過長風險等議題。在這些抗議活動中,不論勞資雙方的訴求是否合理,也不管社會風向往哪吹,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個非常一致的現象:資方往往有恃無恐。以這次長榮罷工後的資方表現來看,甚至用預告限縮獎金、待遇等方式來「警告」罷工者,強調罷工若影響公司營運,造成虧損也會傷害員工福利。

為什麼資方會有這樣的反應?本文我從勞資雙方的動作與特質,來探討為何罷工未必能讓勞方獲得訴求的權益,以及資方為何總能無懼勞方威脅。

新人每年擠破頭,資方不怕沒人用

罷工能讓資方妥協,通常是因為勞方罷工會造成資方業務停擺,甚至從此一蹶不振,最後藉由「資方壓榨員工,所以員工罷工,讓所有民眾一起承受不方便,進而用業務停擺與輿論壓力迫使資方妥協」。從這個邏輯出發,勞方罷工確實是很有效的手段,我們從歐美的經驗來看,也確實能讓資方讓步妥協。

但事情真的有這麼簡單嗎?

勞方罷工確實能對公司業務造成傷害,但這個傷害通常也只能是「短期」而已,只要資方找到替代方案並完成人力調度,長期罷工甚至反而會讓罷工成員兩面不討好。為什麼會這樣?其實很簡單,因為以空服員這個行業來說,每年想進入航空業的新人多如過江之鯽,即便長榮在近幾年被譏為「血汗航空」,但實際上從統計數據來看,每年報考長榮空服員的人數卻是居高不下,幾年來錄取率都只有個位數。(可參考空服人員考試補習資訊網站 :《2019長榮航空空服員》長榮招考空姐面試

此外,從網路上也可找到許多與長榮航空空服人員應徵報考的相關資訊,甚至連面試補習班都有,這在其他行業是非常非常少見的情況,也足見長榮航空空服員是多麽讓人嚮往的行業。事實上6/24長榮航空也直接宣布將招聘新空服員,不僅還開放過去沒有的男性空服員名額,甚至還發表了「覺得不適合的就不應該來,不要進來才說被騙」的言論,讓我們看到資方的強勢態度,更讓我們看到資方因為新人補充太過容易而帶來的有恃無恐。

而且請別忘了,雖然長榮航空的本部在台灣,但航空業卻是實打實的國際事業,增員範圍也不侷限於台灣一隅。說穿了,就是「空服員」這個行業的替代性實在太強,你不做,還有大把大把的人等在後面。若非法律規定不能因為工會行為而把所有參與者開除,否則對於資方來說,與其想辦法去滿足不合作員工,還不如直接全部開除還比較快一些。

工作再怎麼辛苦,願意做的仍大有人在

在這次長榮航空發表的新聞稿中有一個值得注意的訊息:長榮航空推出長時間工作10天,月休20天的方案,18人的需求卻有200人報名,因此長榮航空認為「降低工作疲勞」因人而異,以此作為與工會周旋的理由之一。除了這個訊息之外,我們也能看到每次罷工期間,航空公司總能在渡過初期的混亂後,快速抽調員工來補上因人力不足所造成的營業障礙。

這些資訊都呈現一個不可抹滅的事實:不管工作再怎麼辛苦,願意做的人仍大有人在。

每個人願意辛苦工作的動機有千千萬萬種,但當他們有這個動機、需求時,都會讓他們願意忍受辛勞,在自己可承受範圍內盡可能努力工作。這些人的訴求與工會背道而馳,在工會認為公司雖然不違法,但仍有壓榨勞工之嫌,而希望公司改善勞工待遇時,這些人卻願意為了他人所不了解的原因,受盡苦楚仍要爭一口飯吃,或是為了維護公司的榮譽挺身而出。這些人往往被冠以「奴性」的惡名,但卻也掩蓋不了這些人最終總是成為公司營運救火隊的事實,只要有這些人的幫助,資方又何懼勞方罷工?

對於資方來說,反正擠破頭要進來的,或是願意任勞任怨工作的人多得是,空服員也不是什麼不可替代的高技術人才。因此,要罷工?那就罷工去吧。

一招「全面調薪」,打破勞方團結並改變社會風向

在這次長榮罷工事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爭議點:禁搭便車條款。

這個條款目的是限制那些沒有參與罷工的員工,讓他們不能在沒有付出的情況下,享受罷工者爭取來的權益。從有付出才有所得的角度來看,這個想法並無不妥,畢竟罷工者是冒著未來可能會被公司秋後清算(法律規定不可開除罷工者)的風險,才能得到較好待遇,因此禁搭便車條款並無不妥。但我們法律確實允許禁搭便車條款的存在,因此這裡我們就不談這些道德情感方面的問題。

然而法律允許的事情,卻不見得能讓人情感上能接受,資方當然也深懂這個道理。因此資方談判不說其他,拋出一招「若協商有結果,將全面調薪,以避免一架飛機上同工不同酬的尷尬場面」,就快速奪回了主動,也擄獲了那些沒參與罷工員工的心,更把勞方罷工代表在輿論上推向「小氣沒肚量」的面向去,大幅削減了勞方罷工代表的社會同情分,讓社會大眾開始懷疑這些抓著「禁止搭便車條款」導致談判破裂的勞方代表:到底只是想爭取自己的權益,還是真心希望大家都能過得更好?

畢竟從群眾抗爭的眼光來看,沒參加過革命、灑過熱血的國民,就不能投票選總統,似乎也是說不過去的,不是嗎?

罷工要成功該認清的事

所謂談判協商,往往都是一方漫天要價,另一方就地還錢。但如果另一方根本不在乎呢?從這次長榮航空的反應就可看出,若非法律規定不可對罷工者有任何立即性的懲處,長榮航空顯然是一點都不在乎罷工者反應的,甚至還祭出「可能停發年終獎金,停止發放所有員工優惠機票」等警告,雖然這麽做有可能會有違法之虞,但這項聲明無形中卻也對前述那些願意任勞任怨工作的員工造成威脅感,進而分裂勞方團結力。

華航最大股東是我國政府,在華航成立之初就是以改善中華民國航運為目標,因此在營運穩定度與營運方針是否需要滿足政府立場上,都有其不可違抗的義務;但長榮不同,對於一家完全民營的公司來說,利益最大化才是從股東到公司經營層一致的目標,對於無法直接威脅到公司營運的罷工活動,又怎能真正對資方造成脅迫效果呢?

若非法律規範,只怕長榮今天的反應就不是這麼溫和,還要擺數據(例如過勞航班僅 0.12% 且年年下降)講道理來與大家溝通了。因此在勞方(空服員)可替代性過強,再加上勞方代表死守著有損道德形象的禁搭便車條款等情況下,罷工活動對資方來說也不過是疥癬之疾罷了。

責任編輯:葛林
核稿編輯:張凱涵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