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長年腰痛醫不好 超音波檢查兩側腎臟長滿囊泡

NOW健康

更新於 2019年12月13日05:25 • 發布於 2019年12月13日05:25 • 陳盈臻 報導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許多人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時,可能會發現腎臟有1、2顆囊泡,這屬於單一偶發的良性水泡,只需定期追蹤;但如果囊泡顆數眾多就得小心了,可能是體顯性多囊腎,如未積極治療,到了5、60歲就必須洗腎。

 

41歲的王先生因長年腰痛,看過復健科、骨科都沒改善,最後才至腎臟科門診,經醫師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左右兩側腎臟皆長了許多囊泡,根據病史、年紀和影像判讀,確診為體顯性多囊腎。王先生自訴,母親是位慢性腎臟病患者,而祖父生前曾經接受過血液透析治療,因此他格外擔心自己也有腎臟狀況,沒想到還是躲不過家族遺傳。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徐萱竹指出,多囊腎是種跟家族遺傳性有關的腎臟疾病,會導致腎功能逐漸惡化,通常在50至60歲左右就必須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約占目前全台洗腎人口的5%。臨床常見的單一偶發良性水泡,原則上只要每年追蹤腎功能、每3年1次腎臟超音波追蹤即可,不用過度焦慮,但多囊腎的病人就必須提高警覺,嚴格控制血壓。

 

徐萱竹解釋,大大小小的囊泡容易造成高血壓、血尿、泌尿道感染和結石、腰痛等症狀,傳統對於多囊腎的治療是以控制血壓為主,行低蛋白、低鹽飲食,但沒有根治的方法,只能任由囊泡體積變大,腎功能逐漸變差。

 

最近幾年新藥上市,能有效減緩水泡生長速度,今年健保通過有條件給付,適用於病情逐漸惡化至慢性腎臟衰竭第3期,對於體顯性多囊腎患者來說,可謂一大福音。

 

徐萱竹提醒,民眾如有不明原因腰痛就應積極就醫,如果確定為腎臟疾病所致,務必遵從醫師指示規律用藥,多補充水份,定期回診追蹤肝功能及尿酸濃度。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