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鎮館銅牛遭殃!台博館證實遭潑油漬已報警

新頭殼

更新於 2017年09月20日13:13 • 發布於 2017年09月20日10:27 • 陳香蘭
 台博館門口的兩隻鎮館銅牛,昨(19)日遭潑油漬,台博館已報警處理。   圖:陳香蘭/攝

新頭殼newtalk

人為的肇禍,古物最先受害!台北圓山石狛犬「被失蹤」後,國立台灣博物館門口的兩隻鎮館銅牛昨(19)日下午1時10分發現眼睛、腹部和尾巴遭人潑了油漬,館方人員花了兩個小時將油漬清除。

台博館典藏管理組組長方建能表示,台博館門口的兩隻鎮館銅牛是台北市民的記憶,銅牛被發現遭人潑了油漬後,典藏管理組請了修復師一起會勘後,判斷油漬有香味,判斷為食用油,並嚐試用溶劑擦拭後清除。

方建能指出,經過擦拭恢復後,兩隻銅牛的合金本體,沒有改變與損害,請民眾安心;但為了慎重起見,台博館已向中正一分局報案。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蕭文杰兼任助理教授表示,一連串的日治時期文物遭到嚴重破壞,讓文史界擔心害怕,深恐有心人士再搞破壞;他特別將台北市太平國小黃土水前輩藝術家的《少女胸像》大理石雕塑作品和台博館前、源自日治時期的臺灣神社的兩座銅牛向台北市文化局提報古物,卻一直沒有下文。

陪伴台博館走過八十年的兩座銅牛,已成為台博館的重要地標,也是現有古物中,最多災多難,最早遭人惡意破壞的藝術品。根據台博館李永裕、方建能的調查,這兩隻銅牛多次遭到破壞,可以說是命運坎坷。兩座銅牛在台灣神社時期,歷經1944年飛機意外墜毀,以及1945年美軍對台灣轟炸波及,鑄像本體出現局部穿孔。到了台博館時代,1950年代又發生人為清除鑄像原有圖像及刻文痕跡;西側銅牛曾遭竊,頭部被切斷,館方尋獲頭部進行修復時,被鋸斷的兩隻牛角尖端未尋回,使得鑄像本體出現更多人為磨痕、鑿痕、孔洞、補 痕痕跡;而兩座銅牛鑄像歷經長年風吹、日曬、雨淋的戶外陳列,距今已近約80年,表面明顯可觀察到銅牛鑄像出現變黑及綠斑等現象。

台博館李永裕、方建能研判,東側公牛是 1935年日本北海道的佛教團體「弘安海」,為紀念1868年 (明治元年) 箱館戰爭犧牲的兵士而鑄造並獻納給臺灣神社;座落西側銅牛,根據《台灣日日新報》在1937年年6月30日的報導,家住臺北市京町的日商川本澤一,為紀念參加《台灣日日新報》舉辦的南洋視察團能夠順利完成及安全返回,因而獻納銅牛一座於臺灣神社。

 

 

 台博館典藏組長方建能表示,兩隻鎮館銅牛遭潑油漬後,已在附近加裝監視器。   圖:陳香蘭/攝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