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退休後恐有6財務風險 專家推薦3工具因應

康健雜誌

發布於 2018年10月16日04:07 • 陳蔚承

高齡化、少子化,年輕人撫養負擔會越來越重,根據國發會的資料顯示,2010年每7人撫養1位老人,到了2025年則是每3人撫養1位老人。

另外由於年金改革、政府、企業將無法滿足退休需求,因此個人應該及早準備,「中國信託家庭樂活享退指數調查報告顯示,今(2018)年分數51.3分比去年52.5分、前年52分低,推測可能跟年改的議題有關,」中國信託銀行個人金融執行長李玉秋說。該怎麼因應這些問題呢?他在《康健雜誌》高齡論壇中提出了5個面向:

1.設定目標

不同世代、年齡對財富的規劃不同。史丹佛長壽中心2017年曾做過一個人生里程碑計畫(The Milestones Project),蒐集1700多份問卷,將受訪者從25歲至75歲分6個年齡層,發現每個年齡層心目中在工作、結婚、建立家庭、買房時的理想年齡相差不大,但「退休準備」在愈年輕的世代,認為要愈早準備。

中國信託銀行2018年也做過類似的調查,在「全方位家庭理財健診服務統計」中發現40歲以下注重醫療及子女教育,40至60歲則是退休及對父母子女的撫養、照顧,60歲以上除了退休,也開始思考如何將財富傳承給下一代。因此設定目標愈早愈好,才有充裕的時間進行規劃。

(圖片來源:陳德信)

2.及早佈局

有了目標,就要開始選擇財富規劃的方式。對退休族群來講,最重要的是要有穩健的退休金流。大家都想要退休後有好的生活品質,但要存到多少錢退休後才能有穩定的收入卻不是很清楚。

退休後需要穩定的金流,然而中國信託的調查顯示,多數國人退休前以保險(57%)、不動產(40%)及定存(40%)等偏保守的理財規劃居多,這些投資方式都沒錯但所能產生得報酬較低,如果能在保守之外選擇更積極的方式會更好,例如目標日期基金(TDF)、指數股票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ETF)等等。

3.善用工具

利用大數據演算及AI等智能工具,能有效協助較缺乏理財經驗的客戶,對年輕族群特別有幫助,例如中國信託的「智動go」,使用族群8成以上年齡低於45歲,並協助當中8成以上的人進行定期定額投資,逐步累積資產。

想投資卻對投資標的不清楚,智能工具能協助客戶挑選適合的投資標的,同時也能解決因工作忙碌而無法隨時掌握市場趨勢的問題。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變動,智能工具也能自動調整投資策略。

4.財務安全

退休後可能有6個財務風險,包括退休金準備不足、意外、老化或疾病導致無法自主管理財富、缺乏信賴之人協助管理、遭詐騙、投資不當及遭他人挪用等等。

因此安養信託、以房養老(將房子抵押給銀行,每年領一筆錢)、長照險等等都是可以協助財務安全的工具。

5.傳承財富與價值

不論是否是高資產的人,都會有資產傳承的問題,但真正著手處理的比例卻很低,中國信託調查發現,67% 的高資產客戶受訪時表示將在3年之內啟動傳承計畫,但真正著手實施的比例只有 10%。

財富傳承牽涉到兩代觀念差異,「最常見的是父母不想講,子女不敢問、不敢講,」李玉秋說;傳承結構複雜,例如父母或第二代兄弟姊妹間繼承的問題,因此尋求專業諮詢如律師或金融機構是相當重要的,「金融專業人員最了解客戶的金流情形,因此能給予適當的建議。」

最後李玉秋建議,退休規劃跟年輕時理財、在金融市場上賺取額外的財富是不同的,需要有紀律,不能因為市場的起伏變動而輕易改變投資規劃的方向,「透過智能工具或理財專員微調是可以的,但不能因為市場前景大好就積極進場、大壞就退場。」

另外需要長期規劃,而且愈早愈好,20歲、30歲進入職場到退休其實是一轉眼的事,太晚才著手能做的就不多了。

延伸閱讀:

如果你計畫在10年內退休,現在就要做的5件事

有多久沒和家人相處了?這天一起在草地吹吹風、聽音樂吧,免費報名康健樂活節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