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運動

追憶球王李惠堂40週年紀念連載之21 李惠堂一生遺憾與世界盃無緣

民生頭條

更新於 2019年06月27日23:01 • 發布於 2019年06月27日23:00 • 何長發
李惠堂大看板

文/何長發 藍蔚台 圖/李念章

前言

2019年適逢兩岸中國華人一致認同的足球王李惠堂逝世40週年紀念,在現代足球運動發展超過一百五十年歷史中,我國唯一世界知名的足球大人物就是已故球王李惠堂。1976年,德國一家權威的《環球足球》雜誌組織世界球王評選活動,李惠堂與巴西的比利、英國的馬修斯、西班牙的斯蒂法諾、匈牙利的普斯卡斯被評為「世界五大球王」。值此李球王升天40週年紀念,緬懷球王不凡的足球人生,藉此機緣發哥與球王故鄉廣東五華人藍蔚台共同寫下李惠堂足球故事,並由叫惠堂叔公的李念章提供珍貴圖文資料,利用「民生頭條」電子報連載,讓新世紀的足球迷好好認知李惠堂的不平凡人生。

 李惠堂一生遺憾與世界盃無緣

 球王李惠堂的一生,忠黨愛國,在遠運會及亞運會一再奪冠為國爭光,也在奧運會讓世人見識中華民國足球隊不可小看,然而他生前卻與世界盃無緣,倒也是其足球生涯中很遺憾的事,李惠堂與世界盃沒緣份,卻是與時代背景息息相關。

李惠堂活躍在上個世紀的40年代以前,由於早期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體育舞台較勁,是以早先還只限業餘運動員參加的奧運會為指標性大賽,李惠堂雖然1928年被亞洲足聯評為「亞洲球王」,1976年被德國「環球足球雜誌」評選為與巴西的比利、英國的馬修斯、西班牙的斯蒂法諾、匈牙利的普斯卡斯同列入「世界五大球王」。但李惠堂堅守業餘選手資格只為參加奧運,後來世界盃創賽了,一方面是他已過黃金歲月,另一方面是早年時空的不便利還有政治因素,以致球王一生就是無緣世界盃。

奧運會從1908年開始將足球列入正式競賽項目,在舉行五屆之後,世界盃足球賽才誕生,雖然它比奧運足球賽晚了22年,卻後來居上,反而比奧運會更吸引全世界人們的關注,令奧運會自嘆不如,足球世界盃變為今日全球最令人瘋狂的運動競賽。

上個世紀20年代以後,很多歐美國家的足球發展已邁入職業化,當時奧運會只限業餘運動員參加,使很多優秀的職業足球員無法參與奧運比賽,奧運會再也不能為世界足球強國提供真正考驗的競賽機會,因此,當時的國際足總會長法國籍的雷米與其得力助手狄拉納,以堅持創辦由職業球員為主的世界盃,來提升足球境界的號召下,促成了首屆世界杯在1930年創賽。

1930年世界盃在烏拉圭創辦,適逢烏拉圭獨立百年大慶,雖然提出負擔參賽國家的旅費和住宿優待下,不過,當時交通還不發達,沒有飛機可搭,坐船橫越大西洋起碼要半個月以上,加上比賽期至少半個月,參加一次世界盃賽,前後需時一、二個月,對於很多靠足球吃飯的歐洲職業球員,損失難以彌補,本位主義使很多歐洲國家早期不願參加世界盃賽。

世界盃創辦時只有歐、美兩洲的國家參賽,第二屆才出現第三洲地區的國家球隊,埃及在會外賽淘汰巴勒斯坦,成為第一支角逐會內賽的非洲國家。到了第三屆世界盃已增至卅六國報名參賽,由於荷屬東印度也參加,使世界盃更具世界性規模,由歐、美、非洲,擴及第四大洲亞洲的國家角逐。

隨後世界盃足球賽愈辦愈大,甚至已超越奧運會的影響力,成為當今全球水準最高的運動大會及足球大舞台,沒有相當的實力上不了這項世界殿堂,而我們中華民國是在1978年第十一屆大賽才首度參賽,至今我們先後十一度角逐世界杯會外賽,以1982年那屆會外賽表現最佳。

事實上我國曾於1958年首次報名角逐世界盃足球賽,但被編入與中國大陸、印尼同組,基於當時的政治因素考量,中華隊不得已退出比賽,直到1978年世界盃才正式參賽。

中華男國腳在世界盃射進第一球紀錄者,是上世紀70年代的前國腳黃憲信,在1978年那屆會外賽對澳洲之戰射進的,該球也是那一屆中華隊的唯一進球。

所以說李惠堂足球風光歲月中,從1923年他18歲在南華隊踢出威名以來,到1936年他31歲最後一次代表中華隊進軍柏林奧運會期間,球王當打之齡世界盃還未成氣候,而當他從踢而優轉教練之際,心中只有指標性的世界大賽奧運會,帶兵出席過1948年及1960年兩屆奧運,尤其他又逢二次大戰,加上國共戰亂,否則早在1958年世界盃足球賽時,李惠堂可望帶兵留下史頁,即使踢球生涯無緣踢世界盃,至少也留下帶領中華隊角逐過世界盃而無憾!

不過李惠堂聊堪安慰的是,1966年世界盃在英國舉行時,他以國際足總副會長兼技術委員身份,被委以在利物浦進行的巴西與匈牙利一場比賽擔任賽場的競賽督導。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