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走入視覺和聽覺的合奏聯覺—「有序音樂」配樂製作人(台北畫刊108年11月)

臺北旅遊網

更新於 2019年12月10日18:00 • 發布於 2019年12月10日18:00

無聲的影像,可能無法帶給觀者深刻的感受。以驚悚片為例,若將鬼魂出現的橋段抽掉音效與配樂,畫面上忽遠忽近的鬼魂霎時變得有點「俏皮」。但當聲音加諸其上,那份在戲院裡經歷的恐懼,彷彿附著在觀者身上,隨時可以透過腦海中迴盪不止的聲響,全然被召喚回來。
「對吧,平常你在看電影的時候,很可能根本沒察覺到配樂的重要性。」創辦有序音樂的配樂製作人楊易修笑著說,「但沒有音樂,這部片很可能就不是這部片了。所以『為影像服務』就是配樂師最重要的職責。」
擁有豐富影像配樂與作曲、編曲經驗的楊易修,介紹著工作台上的電腦、錄音介面、耳機、喇叭與小型鍵盤。充滿鉛筆畫記的五線譜散落一角,在在顯示創作時的靈感迸發與收斂濃縮的過程。

配樂製作人楊易修的工作內容五花八門,資料蒐集、創作、錄音等都是他的日常任務。
  ⏰平日07:00-12:00
📛醒腦、計畫一天行程、找音樂參考 身為「晨型工作者」的楊易修,約莫上午7點時,就會以手機播放音樂把自己喚醒。「賴床的過程中最容易找到新的音樂、新的刺激。」在工作室簡單用完早餐後,楊易修便會坐上工作台,打開電腦進入工作狀態。
楊易修熱衷於計畫,這也是他一天工作的開頭。「工作的時間分配很重要,而計畫也幫助我可以更為有效率地推進工作。」接著,他會打開工作用的檔案庫,整理音檔時,也同步輸出下午進錄音室要用的小檔給相關工作人員。
「我特別享受『找參考』的過程。」每一件案子的類型不同,所需要的音樂特徵就不一樣。「覺得自己比較像『半研究型』的創作者。『參考』除了帶來靈感,也有助於掌握故事線背後蘊含的文化背景。」這跟楊易修自身的經歷頗為相似。自小學習音樂,但直到大學畢業後才踏入科班。他認為,自己相對「鬆散」的經歷更契合配樂工作時所需要具備的「廣泛接觸」特質。他非常享受從無垠的音樂資料中揀選出適合當下案子調性的類型選項。
「自己消化過資料後,與業主的溝通會更順暢。」楊易修說道。溝通,是接案生涯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同行間溝通不順已是常有的事,更何況是音樂知識相對缺乏的業主。「那會是一段來回磨合與互相猜測的過程。參考資料是『轉譯』的絕佳素材,可以搭起增進彼此討論效率的橋梁。」
 

楊易修的簡配工作台。
  ⏰平日13:00-16:00
📛錄音室錄音 進錄音室的第一件事,就是與錄音師協調接下來要使用的麥克風並「試音」,再預估錄音的「音軌」數量。所謂「音軌」,指的是錄音時通過錄音源頭記錄下來的聲音軌跡,一般來說,曲子越複雜、樂器種類越多,需要用到的音軌就越多。
接著,樂手們陸續抵達現場。「我會發譜給樂手們,再補充譜上沒有寫到的東西。」楊易修講解著自己一貫的工作流程,「我習慣先錄弦樂,結束後會『換場』,也就是錄下一種樂器。」楊易修也補充,「置換音色」也是錄音中很常見的一環。「上午交付給工作人員的小檔中,會有模擬真實樂器的假音色。拿吉他為例,我們就會請真人吉他手來演奏,以取代音軌上的吉他音色。」
然而,並非所有的案子都會進錄音室。「要看預算,能進錄音室的都算有規模的案子。現在的配樂工作,很常一個人、一台電腦就能完成。」楊易修展示著錄音軟體上,密密麻麻堆疊的音軌,以及音色對應的「音色庫」。「音色庫很方便,只要選取想用的加進來,再賦予節奏,就成了一段音樂。」除了購買現有的音色庫外,楊易修也會到處採集自己的音色。每當有機會出遠門,他總會帶著錄音設備,錄下當地的聲音,回家後製作成獨一無二的「聲景」。
「聲景」的型態較接近「有聲日記」,楊易修本身也是一個喜歡「紙本紀錄」的人。他隨身攜帶的牛皮質感、A5大小的簡約筆記本中,記滿了「靈光乍現」的瞬間。「那是我最快樂的瞬間,把想法付諸紙上。」楊易修的雙眼閃閃發亮,「開始後頭一連串製作的辛苦過程前,這些新點子就像只有自己知道的祕密,很興奮、很迷人。」就像大廚師的食譜祕笈,楊易修在上面堆疊感受、節奏與音色等食材,迫不及待要炒出一鍋好菜。

錄下的聲音,轉換到混音軟體中就成了一條條的音軌(螢幕中的藍色與紫色長條)。
  ⏰平日17:00-21:00
📛咖啡店「輕量的工作模式」、工作室待續的工作 結束錄音後,楊易修會帶著「靈光筆記本」流連於咖啡店,開啟「輕量的工作模式」。首先他會先消化午後的錄音過程,然後攤開筆記本,梳理下一支作品的細節。「可以想像成『事前準備』。先擬好各事項後,再回到工作室、上到工作台時,就可以很快進入技術的部分,無需做其他無謂的嘗試。」楊易修有著在咖啡店絕不打開編曲軟體的堅持。他認為,咖啡店是轉換心情的所在,更是得以與自己內心對話的時機。
楊易修不覺得現階段的自己有所謂「代表作」。「只要每一次的案子都能感受到比上次好,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鼓舞。」他亦鼓勵所有對配樂工作有所嚮往的人,從學會欣賞開始,因為每一次的聆聽,都將化為下一回創作的養分。「記得永保求知慾。」在台北這座城市,好奇心將成為成就自己最好的嚮導。

楊易修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了他不同時期的創作靈感。
  姓名:楊易修
工作任務:將俯拾皆是的聲音,轉化為提升影像的厚度。
人格特質:對於音樂工作有極大的熱忱,相當講究效率以及明確的時間安排。
核心理念:流暢應對不同類型的配樂需求,將台灣特有的音樂推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台灣音樂的豐富内涵。

文-翁于庭 
攝影-林冠良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