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諾貝爾獎餘波,日經:鋰電池大戰將再起

科技新報

更新於 2019年10月17日12:25 • 發布於 2019年10月17日12:25

此次諾貝爾化學獎頒給對鋰離子電池研究著有貢獻的三位學者,也再次引發了市場對鋰電池的關注。

鋰離子電池因其體積小且能量密度高,是目前 3C 產品甚至是新興科技的應用主流。不過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71 歲的日本學者吉野彰受訪談時表示,當年剛開發出鋰電池時,其實頭三年都沒人要買,相當挫折。

儘管諾貝爾獎很少會頒給裝置類的研究,不過吉野彰一直深信自己有一天能得到這樣的殊榮。他還特別提到,鋰電池可說是帶動現今資訊科技發展的重要助力,日本也曾經在鋰電池研究和生產領域領先世界,但如今正在被追上,除了絕緣膜和正極等零組件外,日本相關業者的競爭力正在下降。

吉野彰表示,這與使用電池的客戶有關,如筆記型電腦及智慧手機的供應鏈大多在中國,在日本製造電池的必要性正逐漸消失。不過他強調,電動車的興起也將帶來新改變,日本企業還有希望藉此獲得優勢。包括材料廠商、研究機構和汽車廠商等應合作建立起完善的科研能量,實現資訊共享並把握產品趨勢。尤其是安全性更高的全固態電池已確立基礎技術,如何量産將是關鍵。

吉野彰的訪談引起不少輿論關注,如《日經新聞》文章指出,全世界的鋰及鈷礦目前只集中在少數國家,如澳洲、智利及剛果等地,掌握鈷和鋰等關鍵原物料,不僅是中游和下游,鋰電池的上游產業,將可能掀起更大的競爭,成為開拓國際貿易和供應鏈的重要業務。

許多相關企業正尋求對鋰礦的控制權,如以投資新興技術聞名的軟銀集團在去年用近 80 億日元,取得了內瑪斯卡鋰業的 9.9% 股權,是其首宗礦山投資。還有豐田通商也與澳洲鋰開發企業 Orocobre,在阿根廷的奧拉羅斯鹽沼中進行提取鋰的計畫,更在福島縣投資了氫氧化鋰工廠以供應鋰電池製造。不僅如此,電池廢材料回收事業也將更加熱門。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