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評論:我們能承受多少新冠死亡?

德國之聲

更新於 2020年03月29日07:31 • 發布於 2020年03月29日07:31 • Henrik Böhme
Provided by Deutsche Welle
Provided by Deutsche Welle

(德國之聲中文網)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至少我沒有答案。有人覺得自己知道答案。目前者這一場令人感到驚心的討論的核心問題是:什麼對我們更重要?是保護每個人的健康還是保護我們免遭一場嚴重的經濟危機?

數十年裡,我就各種各樣的危機對經濟的影響寫過報道。在9·11之後,在雷曼兄弟銀行倒閉之後,我甚至親身經歷了一個體制的全面崩潰--在1989年東德解體之後。現在是一種病毒,看不見,摸不著,我們對它一度一無所知。正是這種完全的陌生,讓它如此危險,如此可怕。我們不得不承受禁止與人接觸、禁止出門的規定;行動自由受限,經濟和公共生活止步。一些景象讓人產生末世之感。高峰時段的交通新聞無聞可報。

天文數字

我們正學會面對比金融危機時更龐大的數字。美國的救市計劃金額達2萬億美元,歐洲央行准備拿出7500億歐元,德國聯邦政府6000億歐元。世界各國都在制定這樣的救助計劃。很多人自然會問,到底誰來為此買單?難道到頭來又像在金融危機之後那樣,其後果是國家深陷債務泥潭?然後就是節約開支,當然首先是在社會福利、醫療衛生、教育和公共投資領域。英國醫學界人士的研究顯示,在金融危機之後的2008年到2010年間,有50萬癌症病人的死亡是因醫療機構節省開支或本人失業(因而喪失醫療保障)而未能獲得應有的治療。

德國之聲經濟部記者Henrik Böhme
德國之聲經濟部記者Henrik Böhme

冷酷的問題

現在又要面對利益權衡。我們願意、我們能夠能承受多少死亡?我們也可以換一種方式提問:一個人的生命對我們價值幾何?我們能像亞歷山大·德貝利烏斯(Alexander Dibelius,私募基金經理、高盛德國前總經理)那樣思考嗎?他問道,為了保護尤其受到新冠病毒威脅的10%的人,而讓其他人和整個國民經濟經受極端阻礙,甚至冒著讓我們社會繁榮富裕的基礎長期瓦解的風險,這樣做對嗎?

還有比這更冷血、更斤斤計較的嗎?這位仁兄是學醫出身的,他當年立下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呢?我們難道還需要比來自意大利的報道更震撼的畫面嗎?那裡的醫生不得不做出毫無人性的抉擇--誰能得到救治,誰只能等待死亡。我們目前的社會停擺,就是為了避免醫療系統的崩潰。因為一旦我們的醫院也出現了與意大利一樣的情形,那麼還會有更多的病人死去,比如因心肌梗塞或腦溢血送醫急救的人。德貝利烏斯或許認為這是一種難以避免的連帶傷害。那麼,倫敦帝國學院估算出來的100多萬可能因新冠喪生的美國人呢?我想問德貝利烏斯大夫一個問題,您沒有讀到一名20歲的醫科大學生描述自己如何在法國米爾豪森(Mühlhausen)將死者裝入屍體袋運走的經歷嗎?

Some of Italian nurses & doctors after long hours of work in intensive care. ❤️🇮🇹 pic.twitter.com/YAG9oVcgrq

— Travelito (@Travelito24) March 22, 2020

&zhongwen=trad&maca=chi-VAS-Line_Lang-30661-xml-linetoday

沖擊無數人

經濟停擺當然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對剛剛能夠營生的街角上的小酒館、對面臨全年演出取消的舞台導演、對大型活動策劃企業、為單位及學校送餐的企業,等等,這份名單還會很長。還有那些大牌、巨頭:漢莎航空的幾乎所有飛機都停在地面,因為坐飛機這個商業模式現在行不通。大眾汽車國內生產線已停產,本來計劃今年夏天高調慶祝新款電動車上馬,現在也泡湯了。但這也體現出了這場危機的規模。大眾和許多其他企業關閉工廠,當然是因為員工的健康是第一位的。另一方面大眾生產出來的汽車其實也只是增加庫存,因為眼下沒什麼人買汽車。

病毒就是這樣侵蝕我們的體制、我們的社會,限制我們的自由,讓我們無法掌控局面,動搖我們相信不管什麼問題都能找到解決辦法的信念,給我們帶來一場大蕭條。是的,但盡管如此,我們還是不能做這樣的篩選--把老年人關起來(實際上也有年輕人死於新冠),以便讓經濟繼續發展。科學家們當然很清楚自己的責任,知道目前的措施可能給社會、經濟造成怎樣的損害。因此還會有後續的調整。

現在,我們必須堅持度過這段看似止步不前,卻讓人靜心思考時期。我們必須在這個充斥自私的社會,呵護危機中萌生的團結互助的幼苗。這是對抗新冠病毒的真正藥方。我堅信,經濟上的困難我們能克服。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道,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