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血壓低別高興太早! 低血壓也可能會中風

常春月刊

更新於 2019年08月23日10:02 • 發布於 2019年08月24日16:00

 

 

低血壓的危害是造成人體各器官的供血不足,由於大腦對缺血缺氧極為敏感,低血壓引起腦組織的缺血性損害極為突出,病人常感頭暈、頭痛、眼前發黑、健忘、思維遲鈍等。另外,患者常無故情緒低落,晚上睡不著覺輾轉難眠,導致日常生活大受影響。一般認為,患者如有頭暈、站立不穩,甚至暈厥,測血壓時收縮壓低於90水銀汞柱,舒張壓低於60水銀汞柱,即為低血壓。

 

過去觀念認為血壓過高易導致腦血管破裂、出血,進而導致中風是一般人所共知的,而對血壓偏低也可誘發腦血栓形成也能導致中風的道理,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血壓較低時,腦血流速度緩慢,甚至暫時停頓,使得高黏稠的血液易在已發生硬化的血管壁上形成血栓。事實上,絕大多數腦血栓形成發生在老年人安靜睡眠時,因為這時心跳較慢、血壓偏低、血流緩慢。

 

低血壓的原因

1.體位性低血壓:老年人神經調節功能差,動脈硬化使其動脈彈性下降,體質虛弱,長期臥床的病人及在悶熱的環境中站立過久,均易誘發體位性低血壓。特別是在坐下或臥位時,突然起立更易發生問題,此時會有眩暈、眼前發黑、出汗、心悸,甚至猝倒等表現。

 

2.體質性低血壓:多見於體質瘦弱的老年婦女,並且有家族遺傳傾向。患者平時有頭暈、心悸、乏力的感覺,往往在醫院檢查不出什麼病,這是因為老年人心肌張力減弱,血管壁彈性喪失所致。

 

3.藥物性低血壓:老年人因病服用降壓藥、鎮靜劑、利尿藥、抗心絞痛藥後,也會引起低血壓。

 

4.腦發性低血壓:多發生於失血、慢性貧血、糖尿病、腦動脈硬化、中風之後等慢性疾病,病人嗜睡、虛弱、頭暈、視力障礙。

 

低血壓的養生之道

1.低血壓患者需要充足的睡眠。

 

2.低血壓患者應補充營養。

 

3.低血壓患者應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如風濕性心臟病、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腦下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症以及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因為低血壓是以上這些疾病的症狀。

 

4.低血壓患者忌吃降壓食物如芹菜、冬瓜、赤小豆、山楂等。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姿勢性低血壓 中風、失智機率大增
常眩暈、眼前發黑,姿勢性低血壓作怪!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