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鄉民

蝦毀!薪水起源與錢無關 和陶潛有關

三立新聞網

更新於 2020年02月11日08:44 • 發布於 2020年02月14日16:10

節目中心/綜合報導

我們現今所說的工資,也就是「薪水」,其實本意和「錢」是沒有關係的,在古代這個詞原本是指「打柴汲水」,那最後怎麼會引申成工作酬勞的「錢」呢?

根據《南史·陶潛傳》記載:陶潛送給他兒子一個僕人,並寫信說:「你每日生活開支費用,自己難以供給自己,現在派一個僕人來幫助你打柴汲水。他也是人家的兒子,要好好待他。」後來人們便把工資叫做「薪水」了。

蝦毀!「薪水」的起源其實與錢無關
蝦毀!「薪水」的起源其實與錢無關

▲陶淵明,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先生。(圖/翻攝自華人百科)

在中國古代的官員俸祿制度中,官員的俸祿主要有土地、實物、錢幣等幾種形式。東漢以前,一般俸祿都發放實物,像是糧食、布帛。唐以後一直到明清,主要以貨幣形式作為俸祿發給朝廷官員。

在魏晉六朝時,「薪水」一詞除了指砍柴汲水外,也逐漸發展為日常開支費用的意思,例如《魏書·盧昶偉》中記載:「如薪水少急,即可量計。」這裡的「薪水」就是指日常費用。

蝦毀!「薪水」的起源其實與錢無關
蝦毀!「薪水」的起源其實與錢無關

▲「薪水」起源。(示意圖)

而古代官員俸祿的名稱不止一種,如「月給」「月薪」「月錢」等,而明代曾將俸祿稱「月費」,後又改稱為「柴薪銀」,意思是幫助官員解決柴米油鹽這些日常開支的費用。

回過頭看現代人也都是按月領工資,主要也是用來應付日常生活的開銷,因此,人們才把工資稱為「薪水」。(責任編輯:劉芷庭)

立即加入三立新聞網Line官方帳號,給你最新焦點話題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