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潮流時尚

華麗泡泡被戳破!當時裝秀不再有足夠預算撐場時

BeautiMode

更新於 2019年10月14日02:34 • 發布於 2019年10月18日01:00 • 積木文化
華麗泡泡被戳破!當時裝秀不再有足夠預算撐場時5.jpg

                        

(本文節錄自積木文化一書,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時裝週自八○年代起進入蓬勃發展,到了九○年代,全球化與集團化策略逐步滲透各個品牌後,Fashion變成了一門很時髦、前景看俏的好生意;因此,四大時裝週的擴及力也隨著全球媒體的加速發展下,進入了百家爭鳴的景象,設計師與品牌的參與數量也攀升到一個全新境界。尤其在奢侈品消費力旺盛發展的新興市場,如中國、俄羅斯⋯⋯等超高速向前擴張的貢獻下,更讓時裝週上各個時裝秀的規模無所畏懼的加大,所有天馬行空的點子都值得被實現,彷彿愈有大作為的,即代表有最大的企圖心與市場影響力似地進行著。

這一個個華麗非凡的大泡泡,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來襲,終於被一一被戳破,接二連三的衰退與疑慮陸續浮上檯面。於是,從美夢中驚醒的時尚業,開始務實地思考緊縮的必要性,無可厚非的,連同時裝週上的一場場時裝秀,也被列入了檢視的範圍。

時裝秀規模的縮小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只要整個演出的過程仍在高水平之上,會受到相關影響的,似乎就僅限於入場觀秀人數減少的這件事上,是嗎?其實沒那麼單純。當整個高端消費市場急凍,會使得「做創意」這等浪漫之事,開始變得處處斤斤計較,需要加入考慮的因素,不再像過去只要能端出創意就好。創意的想法,除了來自設計師的既有美好點子,更逐漸必須考慮如何刺激消費者的熱愛、愛不釋手,甚至是朝思暮想的效忠,聽起來一點都不浪漫!

回溯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發生之後的2009年,的確稱得上是近二十年來,時裝週上參與者進入大洗牌的分野之年,同時也是時裝秀規模起了漣漪的開端,更是創意逐步被挑戰的分界點。怎麼說呢?就我的觀察,時裝秀雖然是設計師們敘述一季創意的表演舞臺,但是一場秀要達到設計師心中的理想程度,靠得可不只是秀導與策畫人員們的功力,最重要的是必須有足夠的預算在背後撐場。

在預算短缺的情況下,受影響的第一順位便是時裝秀規模的簡化縮小;再者,是放棄動態時裝秀,只留下靜態展;而最糟糕、也是我最不願意見到的,便是在沒錢、沒背景、沒集團撐腰下,必須完全撤守時裝週,失去發聲權(相當明顯的例子是屬小眾市場、表現良好的多位比利時設計師,如Bruno Pieters,在2009年後相繼離開了巴黎時裝週的伸展臺);甚至部分周轉失靈的品牌們,紛紛在此之後陸續宣告破產重整。

平心而論,對於品牌表現的上上下下,抑或是品牌的崛起(Burberry在2002年聘任了現任的創意總監Christopher Bailey重整旗鼓)、跌入谷底(設計表現優異的Christian Lacroix在2009年宣布破產,最終結束品牌),對我來說早已司空見慣。但是,我不免私心期望在這個創意的大舞臺中,能夠吸納多元的設計人才,讓即使是新銳或規模不大的品牌們也能有足夠的生存空間,活潑地展現豐富的流行面向。這就像是電影工業中,除了有好萊塢龐大資金灌注下的超級大作,帶來聲光效果十足,有助於你我拋離緊繃生活壓力的娛樂片之外,仍需要許多獨立製作的影業,在非炫技的拍攝與剪輯技術中,著墨於細膩或創新的敘事手法,訴說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故事;才不會在只重票房數字的大型影業操控下,排擠了有趣的新題材,造成電影表現形式的單一化。

這一次的金融危機,一開始有如第一次市場快篩,先篩除了資金不足的品牌;因此即使創意表現不差的,也容易在此時落下馬來。順道一提的是,這次的金融危機,也讓金字塔頂端的消費力有了意識形態上的轉變——從過去極為寬裕、不假思索的花錢方式,突然間像是打開了Smart Shopping的按鍵,讓過去多數人矇著眼、闊氣的瞎買行為,進入了「聰明消費」的新階段。這些金字塔頂端的消費者並不見得因為總資產受損,而縮小消費總額,事實上,損傷的一點點資產只是讓他們開始思考花費的價值,以及究竟為何而花——如何買到最值得的作品(不在乎單價,只在乎獨特性),如何找到最吻合自己身分與風格的設計,變成意識形態中的王道,逐漸影響了新一代流行舞臺的動向。如何「勾起消費者慾望」的設計,成了2008年繼資金充裕與否的問題之後,設計師或品牌影響力能否持續的重要指標。

試圖切中消費者心中的想望,等同於要求設計師得有前瞻性的預知力或洞悉力,好統籌出叫好又叫座的一系列作品。但是,這件事談何容易?所以,自2008年以降,時裝週上除了資金運轉影響時裝秀規模之外,還有另一個更棘手的議題,也是至今每一季的時裝週上仍不斷發生的——品牌設計師換手。在我進行解釋前,容我帶你先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你是個消費者,你會希望鍾愛的品牌總是在換樣子,換到讓你感到混淆嗎?我想,我們都期盼品牌能不斷帶給我們驚喜,但絕對不是詫異、茫然、驚訝,甚至驚嚇,但是一直換任設計師,多少會冒著這樣的風險。然而,為何品牌們甘冒此風險,總是一段時間就換設計的總舵手呢?這可以分兩部分來說明:一是此設計師表現不盡人意,市場反應過淡;相較於過往經營團隊總能給予設計師較長的適應期,2008年之後,品牌總希望在一、兩季之內就能收到市場與口碑向上的成效,難度不小。二是設計師個人理念與品牌經營團隊的觀念分歧;由於全球經濟的放緩以及時尚品牌的高飽和,多屬夢想派的設計師與務實派的經營者難免各有堅持,CEO們總想短時間內看到漂亮的營運數字,但是設計師們總有欲推動的夢想結構,這中間便會形成意見分歧與摩擦,最後導致分道揚鑣,Calvin Klein與設計師Raf Simons之間合約終止前的「難看」分手便是如此。

若你問我對現階段設計師不斷換手的看法,我的答案是:雖不樂見,畢竟單一品牌一直換人做做看會導致作品穩度不足;但是我也不會大驚小怪,因為或許有機會讓更多幕後的資深設計師(Gucci現任設計師Alessandro Michele居於品牌幕後長達16年,最後修成正果)或是新銳有機會登上流行舞臺的投手板(當年僅30歲的J.W.Anderson接任Loewe設計大位),搞不好,真的能從此成為一等一的首席好手也不一定,不是嗎?況且新銳設計師一紙合約的價碼若迎來品牌翻轉機會,與任用當紅設計師的價碼相比之下,顯得異常划算呢!

變動實在沒人愛,但有時候,比一成不變來得更有未來價值。

作者/廖秀哖
現任《Harper‘s BAZAAR》國際中文版總編輯,曾任《美麗佳人》雜誌服裝主編、《費加洛》雜誌時尚總監,蘋果日報副刊時尚組組長,擁有逾二十載的時尚媒體經驗。與臺灣時尚生態一同成長,走過瞬變媒體圈,褪盡絢爛外衣專注於時尚本質,擅於洞察媒體、時尚與藝術變遷,提供大眾經過沉澱與淬煉的厚實觀察。

買書做公益: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邀請您透過。

(本文節錄自積木文化一書,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廣告、專案等商務合作,請發信至:beautimode@beautimode.com

【行內人帶你搞懂時裝週】服裝設計師古又文談「時裝週」(上)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