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人際

與對方愈親密,愈容易知道如何狠狠傷害對方

健康遠見

更新於 2019年07月15日02:15 • 發布於 2019年07月14日13:49 • 大是文化

認識一個人越久、越深、與他們越親近,就越明白如何傷害對方,正如前述:「知道什麼事情會傷害我們。」對方知道什麼言語和行為對我們傷害最深,於是就故意這樣做(我們常常會這樣假設)。覺得受傷之後有權進行反擊,就算不是真的動手,也會發個脾氣,這叫做以牙還牙,可以理解的,不是嗎?或許可以理解,但是你想這麼做嗎?不會吧。那有必要嗎?邊界概念告訴你:完全沒必要。

既然沒有人能讓你生氣或受挫,那何必要別人對你的感受負責?難道這是多年來形成的習慣?還是把受傷的原因怪在別人身上,總比自己面對還來得輕鬆?你的愛人所說的話或所做的事傷害到你,對你有什麼意義?

請誠實面對自己,才會承認自己發脾氣大叫的樣子的確很幼稚,而在別人提醒我們的時候,卻又覺得更難接受。那為什麼這些行為與反應和小孩子一樣,卻不會受人責備?

因為每個人三不五時都會出現這種行為,而且都可能是因為某些艱難局面,出現情緒退化的現象。雖然大家一般來說是理性的,但是當弱點被暴露於外、被觸碰或受到威脅時,就無法維持理性了。此時的反應,旁人或許會覺得幼稚,因為這個反應並非出於理性,而是情緒使然。

感受到情緒的時候,請記得把情緒想像成一種「能量」。為了保護自己而累積能量,然後再釋放,就像蒸汽引擎蓄積壓力並不是為了蓄積能源,而是為了驅動機器。產生蒸汽是手段、不是目的,而情緒正是如此。

這種狀態其實很不愉快,因為會讓人聯想到危險,需要隨時做好準備,希望危機狀態解除,這樣就能再度放鬆。下列行為如尖叫、揍牆壁(或揍人)、摔門、將收音機音量調大干擾鄰居、大聲咒罵等,都能協助擺脫過剩的腎上腺素。要不是這些行為會傷害到物品、身體或關係,否則還真有效。所以有問題的不是情緒機制本身(不管憤怒或挫折),而是讓我們出現不當反應的環境。

我很少看過獨居的人為自己感到憤怒,接著後悔痛苦,這裡不是說獨居的人沒有沮喪情緒。他們只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且不會對其他人造成問題,沒有別人因此而抱怨或受傷。

衝突來自於兩人出現「看似」相同的情緒,但事實上,對同樣事件產生的情緒,永遠不可能一致。頂多從你以往的生活經驗、重視的事物、展現出來的情緒,在事後猜想你的感受,因為這些因素決定了你的言語、反應與對他人的期望。

然後我們得到的回饋如下:

向右的箭頭(圖11)和向左的箭頭(圖12),本質上就不同,所以我們會吵到對方的臉色鐵青才停止,或者尊重對方的經驗,然後好好商談而不是吵架。至於會吵架還是好好談,就看自己能給予對方多少尊重。

這裡要快速說明一下,為什麼反應會如此激烈,尤其是對自己最深愛的人。前述已知,人在小時候會體驗到受傷的感覺,此時這只能用小孩的心態處理與接受。小孩會用簡單、幼稚的處理方式,發展出防禦機制。然後這個孩子就帶著這些經驗與幼稚的防禦機制,長大成人,所以受傷時的反應就跟小時候一樣,沒幾個反應方法可以選擇。

就算現在長大了,當遇到別人,還是必須先花時間熟悉對方,才能卸下心防,面對自己從前經歷過的傷痛。情緒腦就是這麼幼稚,所以才稱為「小孩腦」,不會長大、不想思考。

另一半說話的時候,我們會聽看看其中是否蘊藏著威脅,成長過程越受呵護,就越不需要警戒,小孩如果越擔心自己與照顧者之間的親密關係(又稱為「依附」),他的心就越脆弱,長大之後就更容易將事物視為威脅。

任何言論只要稍微被當成批評,就有可能跨越門檻、並觸發警戒反應;接著就會想要指控與反擊對方,彼此的關係就更曲折了。

此時的救星就是邊界概念。瞭解爭執背後的理由,一開始就不會把特定問題當成自己的(就算對方一直想賴到你身上也一樣)。這個問題就像你不喜歡的禮物,可以隨時退還給對方:「謝謝你,但不必了。」

邊界概念還能替某些問題畫一條邊界,確認好自己的「領地」,不越界,就不會再被重提,也就不用一直處理。只要利用邊界概念,不會一直在原地打轉。

(本文作者為私人診所主治心理醫師;原文刊載於喬治.戴特George Dieter《重設你的人際邊界》/大是文化)

成為健康遠見Line好友,讓健康更貼近你的生活!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