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腸發炎拉不停?可能是發炎性腸道疾病!

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更新於 2018年11月14日00:46 • 發布於 2018年11月13日16:00 •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經常腹瀉跑廁所,拉稀便甚至血便,反覆發作都未改善,這可能不是一般的腸胃炎,而需要進一步診斷是否為發炎性腸道疾病!
好心肝門診中心肝膽腸胃科特聘教授、臺大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兼任主治醫師翁昭旼,在接受《好心肝》會刊諮詢時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是潰瘍性大腸炎及克隆氏症,這兩種會造成慢性腸道發炎疾病的總稱。近年來有增加趨勢。以臺大醫院來說,過去新增案例都是個位數,但近10年來新增案例變十位數,顯示發炎性腸道疾病快速成長。

發炎性腸道疾病剛發病時,單從症狀來看,很容易跟一般的急性腸道感染或機能性腸胃障礙及大腸癌混淆,所以需要進一步做鑑別診斷。診斷的原則以臨床表現、配合內視鏡檢查及切片做病理化驗、醫學影像檢查等為依據,並排除掉是感染(例如結核、阿米巴原蟲、細菌感染)或其他原因(如缺血性和放射線治療引起)造成的腸炎。
若是一般的感染性腸炎,可能是病毒、細菌或原蟲等相關感染,這些病原引起的腸道發炎多是急性,通常在一、兩週的變化會很明顯,接著不是緩解就是惡化;而發炎性腸道疾病主要症狀是持續腹痛及長時間慢性腹瀉,包括大便次數增加、大便質變稀、軟或水瀉,有些會伴隨腹痛,血便、黏液便;有些伴有發燒、白血球增加、疲倦等症狀,症狀和感染性腸炎類似,所以通常至少需要有半年以上的觀察、檢驗,才能確定診斷。
曾經有病人經他院診斷是克隆氏症,但他改到臺大就醫後,醫師持續追蹤5年,做過多次的病理檢驗,都未看到肯定的病理變化,直到從血液檢查顯示可能是結核菌引發的慢性感染性腸炎,進行抗結核菌治療,才終於治癒,可見發炎性腸炎需要追蹤、觀察、病理檢驗的證據及醫師相當的臨床經驗才能確診。
也因為發炎性腸道疾病症狀有時和盲腸炎等疾病不易區分,臺大醫院曾分析,克隆氏症病患有近4成患者曾動過腹部手術。不過這也不能說是誤診,因為發炎性腸炎很難從內視鏡檢查取出的一小塊檢體就能看見確切病灶,常需要大的手術切片標本較能診斷。
另外,有一部份的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同時也有感染性腸炎,導致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特異性治療效果不顯著,所以有時要同時治療發炎和感染,才能控制症狀。正確的診斷才是成功治療的基礎。
不過,潰瘍性大腸炎和克隆氏症近幾年的診斷率已有很大的進步,過去針對小腸發炎的病灶必須手術切片,現在可利用單氣囊或雙氣囊的小腸內視鏡或膠囊內視鏡,做直接或間接的病灶觀察。若影像學檢查看到腸道變厚、變狹窄,並有?管產生,即可確定診斷是小腸克隆氏症。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病因還不是十分清楚,但目前認為和免疫系統、腸道內細菌、環境因子及遺傳因子有關,因為這些因子的不平衡,而造成腸道長期發炎的反應。
不過醫界也推論,發炎性腸道疾病好發於歐美,過去亞洲人很少見,隨著飲食西化的改變(主要是高脂、高糖飲食),日本克隆氏症最先快速增加,韓國病例增多的時間稍晚,台灣則是最近十幾年增加趨勢較明顯,這和飲食西化的年代有關,有流行時間性,醫學界認為,這與亞洲國家飲食在2、30年間發生重大改變有其相關性。
全文請見 https://pse.is/C4NA7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