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鏡相人間】老教授的最後一堂課 張則周

鏡週刊

更新於 2020年02月23日14:54 • 發布於 2020年02月24日10:28 • 鏡週刊
張則周的大半生都在台大度過,他對教育充滿熱情,曾參與410教育改造聯盟,推動教改。
張則周的大半生都在台大度過,他對教育充滿熱情,曾參與410教育改造聯盟,推動教改。

1929年出生的張則周喜歡說一個笑話,「我問一個學生說,你想活到幾歲?他說90歲。我說,再多一點好不好?」

他是台大農化系的退休教授,20歲時無端捲入共諜案,遭羅織罪名下獄11年餘,出獄後苦讀獲博士學位,成為台大教授。雖是農業學者,但張則周更關注的是如何才能健康快樂、有尊嚴和自主性,自由地活出個人的意義與價值。

1997年他開了通識課「生命與人」,20年來不支薪授課。今年,他決定結束教學工作。我們記錄了他最後一堂課,看見他領著年輕學子探討生命的意義,示現了歷經苦難卻對人生熱望不減的正面身教。

2020年1月8日晚上六點半,年逾90歲的張則周精神奕奕地站上講台,開始了他的最後一堂課:「我們要有感恩的心,而且不要忘記去關懷這個社會,關懷家庭、世界,每一個人都能這樣子,社會怎麼會不好?」跟往常不同的是,六十幾名修課學生準時坐滿教室,安靜聆聽老教授闡述生而為人之意義,空氣裡聞不到香雞排或泡麵的香味,倒有一股惜別的氣息。

張則周小檔案

  • 1929年:出生於河北省
  • 1947年:考取上海國防醫學院,1年後休學,赴台灣考入台大化工系
  • 1950年:在台大宿舍被捕,遭控涉入共諜案,共服刑11年4個月
  • 1963年:考取成大礦冶系,隔年轉學進入台大農化系
  • 1976年:取得博士學位,於台大農化系擔任副教授、教授
  • 2000年:辦理退休。1997年起所開通識課「生命與人」,不支薪繼續開設至2020年1月

飽經打磨 九十仍懷理想

1948年,張則周離開上海國防醫學院,到台大當寄讀生,隔年參加考試正式進入台大化工系。(張則周提供)
1948年,張則周離開上海國防醫學院,到台大當寄讀生,隔年參加考試正式進入台大化工系。(張則周提供)

這是台大的通識課「生命與人」,台大農化系教授張則周自1997年起開設,2000年退休後不支薪繼續授課至今。教書大半生,他與共患難半世紀的妻子約定,今年起要結束教學工作,挪出時間陪伴家人。

沒有華麗感性的告別演說,跟每一次的學期末無甚分別,張則周照樣搭配密麻投影片,從「你是誰?你為何而活?你希望怎麼活?如何才能活出像你希望活出的生命?」絮絮開講,拓及環境、生態、歷史、哲學、藝術,充滿高度理想性與知識性。

我盯著老先生的濃眉圓眼蛋形頭及溫和笑容出神,想到小丸子爺爺櫻桃友藏,不管小丸子怎樣胡說瞎鬧,爺爺都兩眼發亮,張則周也是,即使學生課前沒有研讀指定文本,分組討論或寫作業像鄉民一樣隨意發表評論,張則周也都微笑接納,盡力引導回應。

擔任課程助教的台大台文所博士班生彭玉萍,指導教授5年前中風成為植物人,對她造成巨大衝擊,「我的老師倒下之後形貌改變,不再是過去的老師,他的學術貢獻也很快被遺忘。」她感到理想幻滅,對人生滿懷困惑,因對白色恐怖歷史感興趣,她認識了曾遭拘捕下獄的張則周,發現他樂觀溫暖,對人生充滿熱情,「經過那些事,他卻沒有任何陰霾,還想做改變,一直在付出,我覺得不可思議,所以來應徵助教,想跟他學習。」

與友聽課 被誣匪諜同黨

張則周雖一派謙和,但性格獨立,不從流俗。早在北平四存中學就讀初中,他就曾因舉手要求上課只知照本宣讀的國文教師解釋文章,而遭記2大過2小過,差點被開除學籍。高中時,日本投降、國共內戰,他跟著北平四中的師長同學參加520反內戰學潮,即便軍警進入四中校園拘捕演講校友,師生們仍不懼強權上前勸說,使軍警態度軟化而撤離。

進了軍事化管理的上海國防醫學院,張則周也曾向長官反映希望縮短訓話時間,而被關禁閉。同學們帶著食物前去聲援,張則周2天後被放了,訓話時間亦隨之縮短,這些經歷讓他相信「若發現不公不義的事,應該大聲表達出來」。1945年,張父自四川赴台灣接掌鐵路業務,正好1位高中同學赴台就讀台大森林系,給張則周的信中常提及台灣氣候宜人、台大學風自由,1948年,他決定自上海國防醫學院休學、賠償公費,來到台灣求學。

張則周是農業學者,但對哲學和社會科學也充滿興趣。
張則周是農業學者,但對哲學和社會科學也充滿興趣。

1949年2月,努力準備大學入學考試的張則周,偶然在台大校園走廊,看到台灣省社會處主辦的「實用心理學講習班」海報,上書「歡迎台大師生參加」。好學的張則周和同學約了一起去聽課。不到2個月,課程忽然停了,講師于非亦不知去向。

當年6月,張則周通過考試,從寄讀生正式進入台大化工系二年級就讀。隔年5月20日,戒嚴滿1週年,張則周正在宿舍與同學一起準備期末考,生活管理組長忽然陪著1名軍人前來,說是有事相談,占用一兩小時即可。

孰料,這一談就是11年又4個月。原來張則周參加的實用心理學講習班,講師于非(本名朱芳春)乃共產黨員,身分曝光後倉促離台,一干不明就裡的聽課學生都遭誣指為同黨而被逮捕。同案有4人遭槍斃,張則周被判刑10年,又延押1年多,待過台北監獄、綠島監獄、軍人監獄、生教所、小琉球監獄等地,好不容易捱到出獄,再考入成大礦冶系、轉學到台大農化系,已是35歲了。

回首黑牢 對國民黨無恨

在漫長刑期中,張則周時聞獄友遭槍決,又屢遭獄方人員羅織罪名關禁閉,所吃飯菜都擺在禁閉室外飽經冷風吹,且曾在綠島、小琉球重度勞動,遺下了飢餓也沒有感覺的胃病,但他仍慶幸:「我沒有被用刑過,用刑以後精神恐怕會受很大影響。人最大的問題就是死,被槍斃就什麼都沒有了,所以儘量不要死。」

他背負于非同黨罪名,持續受了20年監控,警察不時上門隨意翻查;他渴望出國讀書,不被政府允許;在台大就讀博士,屢遭系主任刁難,論文換了3次題目、拖了7年、近50歲才畢業;成績優異卻被取消獎學金,必須兼多份家教以養家,多虧太太早起晚睡勞心搏命邊工作邊照顧一雙子女…。

對日戰爭時吃不飽的年少時光,高壓殘酷的牢獄歲月,及出獄後波折勞碌生活,未在他臉上和心上刻下明顯痕跡,問他是否痛恨國民黨?「不恨。恨沒有用。我恨它的話,就會覺得自己很委屈,心裡永遠覺得好像國民黨虧欠我,就會有一塊東西占你思想的位置,占你去做正事的位置。」

當年黨國特務的手伸進台大校園欲「肅清匪諜」,校長傅斯年曾留下名言:「如果有學生流血,我跟你拚命。」但根據史料,傅曾多次寫信給蔣經國,信中曾提及台大歷史系學生于凱(後遭槍決)怎麼看都不是共產黨,台大化工系學生張則周才像是共產黨。

張則周被誣陷下獄,但身在亂世,面對苦難他總是抱著感恩心態。
張則周被誣陷下獄,但身在亂世,面對苦難他總是抱著感恩心態。

張則周對此亦無怨懟,「校長跟我不認識,這樣判斷,想必也是聽特務轉告。當年蔣介石把傅校長接來台灣,是因為他愛國反共、學術成就高,他有他的侷限,也可以理解。海德格(德國哲學家)也是幫著納粹做事嘛。」談到過往冤屈,張則周總是很快將話題延伸到熱愛的哲學、教改、環保或生態,對照了古今中外各種戰亂和迫害史,個人生死榮辱便顯得不足為奇。

他常舉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為例,絕對忠誠地執行國家機器指令,不判斷、無思考、服從權威及旁觀他人之痛苦而無感的「平庸的邪惡」,使他特別有感,「判決當日,有2個女生立即申訴,只不過去聽幾堂心理學,何以遭判10至15年重刑?法官說,妳們現在喊冤,早上被槍斃的人,又向誰喊冤呢?」

此生遺憾 年少與母生離

有個女難友從18歲關到28歲,青春年華付諸牢獄中,一輩子痛恨國民黨,一心期待加害者得到報應,然而整個國家機器裡有太多人在其中主動被動製造冤錯,張則周選擇正面思考,「大時代裡就有這些事,總有一些犧牲的人,有時候只是犧牲多、犧牲少而已。」

他像旁觀者那樣理性而豁達,「人生有限,要算帳算不完的,應該把有限時間做更有效的事情比較好。我們要想辦法把人性提升,讓將來不要再有這種災難,這些人受了罪以後還是值得的。」

張則周的全家福,小他15歲的妻子王乃涵與他育有1子1女,子女都在大學任教。(張則周提供)
張則周的全家福,小他15歲的妻子王乃涵與他育有1子1女,子女都在大學任教。(張則周提供)

唯一遺憾的是,張則周19歲便離開了母親,未有機會再相聚。他有2兄1姊1妹,張父自北洋大學畢業後,與纏足不識字的張母結婚,未久便赴美進修實習多年,對日戰爭前再到重慶工作,另娶二房,赴台時也是帶著二房,「一直等到抗戰勝利,我母親才知道這件事,她幾乎受不了。」

一直待在北平照顧老小的張母,曾要求兒女教她識字,寫了一封信給丈夫表達傷心不平。國共對立,兩岸音訊不通,解嚴前張則周赴日參加研討會,才有機會轉赴大陸探親,始知母親已於1960年病逝。他想為母親上香,卻連母親葬身處都問不到。

張則周試圖用客觀的態度取代感傷情緒,「想起我母親是很慘…,我父親是工作狂,抗戰前就離家,勝利後派到台灣工作,沒有機會再見到我媽媽,是他人生的遺憾…。我很同情我父親,也同情我媽媽…,我更同情所有受苦受難的人。」

面對自己的苦難,張則周坦然承受,他總往好處想:還好對日戰爭北平的家人未受波及;還好冤獄坐牢沒有發瘋且活著回來了;還好能繼續讀書,取得博士學位和台大教職…。

張則周出入多以腳踏車代步,經常叮嚀學生記得要戴安全帽。
張則周出入多以腳踏車代步,經常叮嚀學生記得要戴安全帽。

一直到恢復自由後,張則周仍常做一種夢:「很多人在追殺我,夢裡覺得很怕,這下完蛋了,然後我就一跺腳,碰!我就飛走了,抓不到我了。醒來很高興,沒事了。」他露出笑容,彷彿身懷頓腳術這樣的絕技,一跺腳,他就活過90歲,平安健康,受人尊敬。

曾經滄海 來世願再為人

通識課停了,張則周與教改戰友共同創辦的板橋社區大學,還有好多計畫等著他實現,「我想把我這些年的教材整合起來寫成一本書,與社區大學的志工和學員成立一個聯盟,參與台灣社會全面改革,希望10年、20年以後,每個小孩都很快樂,喜歡思考,樂於創造,每一個人都能活出獨特的生命,你看這社會多好!」

3小時課程,張則周通常安排2小時分組討論,讓來自不同科系的同學們彼此交流。
3小時課程,張則周通常安排2小時分組討論,讓來自不同科系的同學們彼此交流。

下課1個半小時了,深夜11點多,仍有十幾個學生圍著張則周閒聊,依依不肯散去。1個女孩忽然問:「老師,如果有下輩子,你還願意選擇當人嗎?」

張則周思索了3秒:「願意啊。」這群年輕的人生勝利組,大概下輩子都不想再當人了,詫異追問:「為什麼?」張則周微笑:「我還想回來,看看社會到底有沒有改變啊。」

學生們「啊!」了一聲,頻頻點頭,眼裡出現了穎悟和感動的亮光。一個男孩真誠地說:「我希望自己老了也能變成像老師一樣的人。」夜深了,該是散席的時刻,張則周再次微笑頷首,逐一與眾人握手道別,他說:「後會有期!」

【張則周番外篇】共匪于非的讀書會
【張則周番外篇】向死而生
查看原始文章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