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總是好焦慮?有懼高症?可能和大腦前庭系統退化等3問題有關

華人健康網

發布於 2019年08月25日23:00 • 圖文提供/新自然主義
總是好焦慮?有懼高症?可能和大腦前庭系統退化等3問題有關
總是好焦慮?有懼高症?可能和大腦前庭系統退化等3問題有關

近年來由於生活型態的轉變,越來越擁擠的生活空間、越來越快的繁忙節奏、越來越大的生存壓力,無形中都帶給我們身心莫大壓迫感,令人覺得喘不過氣來,恐慌、焦慮的人口比例,也跟著急劇增加。

大部分的人在面對焦慮甚至恐慌症時,大都束手無策,只能讓情緒隨之起舞,最後不得不依靠藥物來做控制,然而除了使用藥物緩解之外,真的沒有別的方法了嗎?其實焦慮、恐慌除了情緒上的原因,還可能是由以下三種情況所導致:

1.內耳前庭系統與視覺整合失調

由於個體無法正確判斷自己與空間距離的相對位置,在害怕跌倒、碰撞到周遭物體的情況下,長期只能依賴視覺的訊號來維持平衡,造成大腦過度的負荷,就會產生壓迫感,引發緊張和焦慮的感受。

2.大腦缺乏血清素

缺乏血清素會使大腦對於情緒控管失調,容易導致沮喪和焦慮的現象。

3.慢性的食物過敏產生自體免疫反應

在第一章曾提到,過敏的抗體會讓甲狀腺受到攻擊導致發炎、新陳代謝率異常變快、心跳呼吸加速等現象,就會讓人產生焦慮感。另外,如果腦部受到攻擊,使大腦提前退化,也會產生焦慮現象。

懼高症與前庭系統有關?

當前庭系統的訊號有整合性誤差時,會讓我們產生姿勢不良的狀況,這時如果大腦和小腦都很健康,其實是有足夠的判斷力能夠自行調整和校正這些訊號誤差,然而當大腦和小腦開始產生退化,就可能對於訊號的判斷開始產生失誤,抑或是失去原本該有的調校精準度,此時我們對空間和距離感的認知就會出現問題,日常生活便因此受到影響。

舉例來說,日常和人交談互動時,一般人會覺得相距三十公分還算是正常的互動距離,但有的人卻會覺得你站的好像太靠近了,但實際上對方和你還是有一些距離,只是因為自己對距離判斷失靈,所以會有點緊張焦慮,感覺對方超過了互動時會覺得舒適的安全距離,因而沒有安全感。

再加上有些人在交談時會講的口沫橫飛,或是有一些比手畫腳的肢體動作,就容易讓對方感受到很大的壓力,尤其是在密閉空間裡,這樣的感受會更加明顯、強烈。

生活中還有些常見的例子,像是下樓時不太能判斷出明確的高度,因此會覺得怕怕的,甚至因此不自覺地緊握扶手,就怕一不小心會跌下去。有些人則是只要站在陽台邊,就會覺得頭暈目眩、手腳無力,害怕自己會掉下去。

這些對高度的恐慌感就是由於前庭系統退化,讓大腦已經不再信任前庭系統對空間和距離的判斷,使得我們對距離和高度及所處的空間感受產生疑惑,而無法再如常的靈活行動。

對於這樣的現象,建議大家可參考第七章的「三四五科技求生術」,在生活中做出一些小調整,並搭配「前庭眼球前後重新對焦運動」協助調校,就能有所改善。

本文出自新自然主義《疾病,從大腦失衡開始:環境變異影響大腦功能,造成文明病、慢性病、癌症人口遽增》一書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