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算得快又準就是數學好?專家稱那是上世代的標準

科技新報

更新於 2019年01月21日15:34 • 發布於 2019年01月21日15:14

相信許多人兒時都有被數學殘害的經驗,腦筋就是無法將生活轉化為數字思考,甚至有些數學不好的人會說數學系畢業就會失業,數學好長大也沒用等等的偏見。但美國一位 30 年的數學老師認為,數學不好不見得是沒有天分,而是罹患數學創傷,好消息是這種創傷可以治癒。

俄勒岡大學教育研究助理教授 Jennifer Ruef 在 The Conversation 撰文指出,數學創傷是一種在數學方面的精神衰弱現象,表現為焦慮或恐懼,害怕犯錯,許多人因為這種恐懼限制未來的求學與職涯道路。數學創傷不只發生在一般學科學生身上,甚至許多數學本科生都表示害怕數學,他們在教育下一代時也使用僵固的方式在教。

雖然數學創傷有多種來源,但 Ruef 認為家長和老師有責任,主要是對擅長數學的定義,像是要求速度和準確性而不是深入和仔細思考的標準已經過時。Ruef 表示,這是過去幾十年把人類當成電腦使用時的舊定義,現在有了高科技,正確答案不再是優先目標。

這種標準化會讓學生以為擅長數學就等於能快速準確計算,導致很多人反應很害怕做數學定時測驗,這種對數學的焦慮會影響掌握數學事實的大腦區域運作,讓學生以為自己天生數學不好,由於擔心表現不好,因此可能迴避更具挑戰性的任務。

過去家長與學生要求在基本數學講究記憶,像九九乘法表,但 Ruef 認為這種初級的算術應該從意義發展出來,換句話說,構建數學記憶的第一步是理解數學的運作原理。如果跳過意義說明的步驟,會減低理解力和花費太多認知能源,而且如果只會一一背誦而不懂其中關係,忘得也快。

如果能理解數學模式,會減輕回憶相關事實所需的認知負荷,促進深刻、強大和靈活的理解,且更容易將新知識應用在新問題。至於如何幫助學生解決或浴療數學創傷的症狀?Ruef 表示,第一件事是讓建立愉悅的學習過程,讓學生體會發現的感覺,譬如可以從遊戲中學習,建立一種能夠使用數學事實發展流暢性的能力。

此外,要求學生使用文字、圖片或物品來驗證自身想法,要求他們解釋自己的想法也可以提高理解力,以及瞭解他們接下來可能學到的東西,將處理錯誤當作探索的過程,透過檢討錯誤的答案,可以讓他們思考哪個是出錯且值得修改的過程。

最後是不要給學生戴上數學不好這頂大帽子,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對數學學習能力的看法產生負面影響。總而言之,了解事物的含義與深層的理解必須透過多種方式連結,數學更是種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法,不只是記憶力的考驗而已。隨著未來職場愈來愈著重 STEM 人才,數學能力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但若不改變上世代的數學教育方式,打破成功的標準定義,數學創傷將是培養人才的最大罩門。

(首圖來源:Flickr/Sam Wolff CC BY 2.0)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