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童書的技藝I》別讓平庸童書,毀了孩子的童年:繪本藝術的重要性

Openbook閱讀誌

更新於 2020年04月07日05:14 • 發布於 2020年03月30日06:30 • 姬炤華

我們來看看以下的影片,美國的前總統歐巴馬到學校與孩子一起閱讀。在美國,總統都必須做這件事──陪孩子讀書。他們手上拿著哪類的書籍呢?在大多數已開發國家中,孩子最主要的讀物就是「繪本」。

▇繪本,是兒童與藝術之間的重要橋梁

探索繪本的藝術,不妨一起思考繪本裡藏了什麼?為什麼全世界都熱衷閱讀繪本?以下我們一組一組來看,左邊是繪本中給孩子看的畫,右邊則是給成人看的藝術大師作品。

首先是劉旭恭《車票去哪裡?》中的插圖,與瑞士裔的德國畫家保羅・克利(Paul Klee)的作品《魚的循環》(Around the Fish)。他們的風格十分相近,都有非常童趣、畫風像兒童的感覺。

左:《車票去哪裡?》內頁(小天下提供);右《魚的循環》© 2020 Artists Rights Society, New York / VG Bild-Kunst, Bonn(取自MoMA)
左:《車票去哪裡?》內頁(小天下提供);右《魚的循環》© 2020 Artists Rights Society, New York / VG Bild-Kunst, Bonn(取自MoMA)

下一組,則是英國圖畫書作家安東尼‧布朗(Anthony Browne)的《夢想家威利》(Willy the Dreamer),與著名的西班牙超現實主義藝術家達利(Salvador Dalí)的《利加港的聖母》(The First Study for the Madonna of Port Lligat)。安東尼‧布朗畫了大猩猩坐在沙發上飛起來了,而達利則畫聖母在海面中騰空而起,兩幅作品中的人物都坐在漂浮空中的椅上。這兩幅畫都在表現夢境,也有相似之處。

左:《夢想家威利》書封;右:《利家港的聖母》,取自wiki
左:《夢想家威利》書封;右:《利家港的聖母》,取自wiki

第三組,來看美國圖畫書作家李歐.李奧尼(Leo Lionni)的《小藍和小黃》(Little Blue and Little Yellow),與荷蘭繪畫大師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的《紅、黃、藍》(Composition II in Red, Blue, and Yellow)。傳統的故事裡,都有一位主角,是動物或是人物,而這類的繪本沒有人或動物主角,這本書裡都是一些簡單的色塊和點。

蒙德里安這位畫家很有意思,他到中年之後,決定不畫任何具體的東西,只畫簡單的線條和色彩,風格叫做抽象派。很多繪本也有抽象的作品。

左:《小藍和小黃》內頁;右:蒙德里安《紅、黃、藍》取自wiki
左:《小藍和小黃》內頁;右:蒙德里安《紅、黃、藍》取自wiki

下一組,是我的作品《天啊!錯啦!》中的插圖,與中國繪畫大師吳冠中的《江南水鄉》。因為我很喜歡吳冠中先生的繪畫風格,故以其繪畫風格為孩子創作,兩者也有相似之處。

左:《天啊!錯啦!》內頁(小魯文化提供);右:吳冠中《江南水鄉》(翻攝自網路)
左:《天啊!錯啦!》內頁(小魯文化提供);右:吳冠中《江南水鄉》(翻攝自網路)

對比完這些影像後,我們可以發現:優秀的繪本裡有些什麼?藏了那些大師的風格。閱讀繪本,可以將這些大師的風格帶給孩子。

繪本,是連結兒童與藝術的重要橋樑,通過閱讀繪本,各種風格的藝術也呈現在孩子面前。

▇兒童在閱讀中,是怎麼接觸藝術?

提起藝術,非常有意思。大概從2014年起,我藉著每次現場講座的機會,做一個調查。每次我都問觀眾兩個問題:第一,小時候有沒有上過美術和音樂課?第二,大家覺得自己懂不懂藝術?

2018年以後,這問題我就不再問了,我覺得調查結果已經出來了。我問了差不多10萬人。第一個問題,絕大多數人都上過,只有極少數、年紀大一些的奶奶爺爺級別,小時候確實沒上過。那麼第二個問題,在這將近10萬人裡,有多少人自認懂藝術呢?不到10個人。我很好奇,便問他們職業,大多是學校老師,教美術和音樂的。

我發現社會上非常有趣的現象:小時候,我們都接觸過藝術,因為繪畫和音樂是小學的必修課,但是長大後,我們卻全都不懂藝術,感覺好像專屬該行業的人才懂,這是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所以,幼時我們接觸藝術的方式或作品本身,可能是有問題的。學校教育先按下不論,我們主要思考:兒童在閱讀中,是怎麼接觸藝術的。

畫家及閱讀推廣人姬炤華 (攝影:吳致良)
畫家及閱讀推廣人姬炤華 (攝影:吳致良)

除上述提到的繪本外,還有一種我們常給兒童看的書籍——小時候大家也都看過的,一般沒有特別的歸類,我稱它們為「庸書」,泛指父母在超市、大賣場這類地方,可以買到的粗糙童書。

繪本和庸書究竟有什麼不一樣?首先,繪本很薄,基本上約三十幾頁,最少的二十多頁,最多的也就四十幾頁。庸書很厚,一般有一百多頁。其次,繪本的價格貴,至少很多家長會嫌貴。而庸書,相形之下就很便宜了,在大賣場花車上,都是整批整批特價地賣。這兩者有何不同呢?

我們來看看繪本裡的形象是怎麼樣的:有可愛、滑稽、灑脫、寫實或粗獷,有些繪本中的主人物形象很醜,有些很可怕。繪本的人物形象沒有統一的風格,而是各有各的特點。

▇流水線生產的產品跟藝術家創作的作品,有何不同?

我們再看一下庸書裡面的形象。舉個極端點的例子,大家看過卡通「海爾兄弟」(Higher Brothers)嗎?男的女的、高的矮的、大的小的,全長一個模樣。以前我就很奇怪,為什麼他們形貌這麼相近呢?

海爾兄弟(翻攝自Youtube)
海爾兄弟(翻攝自Youtube)

有一個出版社曾想找我做書,他們的畫是怎麼做出來的呢?首先要有模板,然後出版社說想要一隻兔子,說要一隻狗,或者貓,也可能是小孩,隨便什麼都長得一樣。因爲使用固定的模板,即使變來變去,形貌都是一樣的。

模組與變化形模擬圖(圖像:YuXin Lin)
模組與變化形模擬圖(圖像:YuXin Lin)

為什麼要有模板呢?這就涉及圖畫製作的過程了:首先,出版社的老闆或編輯找書來做;其次,畫家畫出插圖的線條;最後,找人來上色。

90年代我們都是這樣做書的,漸漸隨著市場發展,必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所以開始聘僱不會畫畫的人來做上色的工作,甚至畫畫的工作也可以通過訓練的方式,交給只是會用電腦的人來做。

2001年時,我在一間工作室打工,負責上色的同事是完全沒有美術基礎的。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並不需要會畫畫的人,一顆蘋果到一堆蘋果,基本上都是一樣的顏色,每顆都長一樣。

庸書插圖繪畫步驟:先從一個蘋果開始上色,然後所有的蘋果都按照第一個蘋果的樣子來畫,接著是梨,所有的梨也都是一個模樣,最後是盤子和背景。(圖像:姬炤華提供)
庸書插圖繪畫步驟:先從一個蘋果開始上色,然後所有的蘋果都按照第一個蘋果的樣子來畫,接著是梨,所有的梨也都是一個模樣,最後是盤子和背景。(圖像:姬炤華提供)

這過程,像不像工廠的生產流水線?這樣的插圖,是流水線下來的產品。世界上第一條流水線是美國人發明的,來自福特汽車,為了快速、大量地生產,並降低成本。而插圖如果也有了流水線,速度也會立刻快了起來。

庸書,便是流水線生產下的產品。

好的繪本和庸書的差別在哪呢?實際上,性質是截然不同的:一種是通過流水線所生產的產品,另一種則是藝術家所創作的作品。

「創作」是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技術,創造出世界上從未有過的全新的東西,被稱作「作品」。這個過程,依賴的是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大腦對這些知識的處理方式,後者尤其重要,因為正是處理方式的與眾不同,才能創造出全新的作品,這種處理方式的核心是「創造力」。

而 「生產」是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技術,對世界上早已存在的東西進行大量的複製,被稱作「產品」。這個過程,依賴的是對知識和技術的掌握以及熟練程度,對生產活動來說,雖然「創造力」也是很有用的,但更重要的是用來模仿和複製的技術,只有熟練掌握這些技術,才能快速、大量、低成本的生產出產品。

不一樣在哪呢?目的不一樣。「生產」的目的是快速大量地出貨;那藝術創作的目的是什麼呢?又為何存在呢?「藝術」的本質是交流,藝術家有話想說,作家便寫書,舞蹈家則跳舞,畫家自然是繪畫了。總之,因為有話想說,藝術作品包含著豐富的信息量。

繪本和庸書,分別都埋下了什麼呢?繪本所營造的微環境,耳濡目染的薰陶著「創造」的概念——讓孩子認為,閱讀和學習是為了創造;而庸書所營造的微環境,則潛移默化的在孩子心中埋下了「生產」的「心錨」——他們會以為,閱讀和學習的全部意義就是模仿和複製。這才是真正可怕的東西,它將會細無聲息的支配和控制孩子的未來……

▇讓圖像開口說話,有共同的規律

第二個重點是,如何增進孩子的傳統文化素養。近些年,很多家長與老師都熱衷推廣傳統文化。而首先我們得面對一個問題:什麼是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的菁華是什麼?該如何帶給孩子?藝術裡的傳統文化有時候跟我們理解的非常不一樣。比方說,以下是我的《天啊!錯啦!》的一幅插圖,畫面中有隻走在路上的小兔子,遇到的每個動物都覺得他的帽子真好看,向他索來戴一戴,兔子於是讓每個動物都試戴一輪。

《天啊!錯啦!》內頁圖(小魯文化提供)
《天啊!錯啦!》內頁圖(小魯文化提供)

我們可以發現,路上一共有幾隻兔子呢?5隻,對吧。但畫面是談5隻兔子的故事嗎?不是,那表現的是什麼?我將不同時間發生的事整合在一個畫面裡,這叫「異時同圖」。這本書剛出來時,好多朋友都問我,這是否是受西方繪本影響?也因為《天啊!錯啦!》是先在美國出版的,所以也有朋友問我美國人怎麼接受的?是不是因為我的風格很有中國特色呢?而對我來說,真正啟發我的,是來自莫高窟壁畫。

這幅圖來自盛唐,距今一千多年。這幅畫講的是什麼呢?畫面中,有位嚮導領著眾人,跋山涉水,經過千難萬險,方抵達極樂世界。圖像中,一位穿著紅裙的黑色小人便是那位嚮導。畫面中共有幾位嚮導呢?6位。這是6個不同旅遊團的故事嗎?不是,這是不同的時間發生的事。這恐怕是最早「異時同圖」的繪畫之一。

所以「異時同圖」不是西方繪本的特長,而是傳統文化已有的技巧嗎?是,但也不完全對。有些事情是很難確認的,唐代時,很多在敦煌的畫師並非中國人,而是來自印度、阿富汗,技巧來自古希臘。

圖像技巧的淵源是很複雜的,比方以下這幅畫,是1912年義大利未來主義畫家賈科莫.巴拉(Giacomo Balla)的作品「皮帶上的狗」(Dynamism of a Dog on a Leash),描繪老太太牽著狗。這老太太有幾條腿呢?狗有幾條腿呢?牽繩又有幾條呢?數量都是固定的,但畫家卻畫了非常多條。這位創作者給自己定義為「未來派」,什麼意思呢?他認為過去的畫家只能畫靜止的東西,但自己卻能讓靜止的畫面動起來。這說法是對的嗎?

我們再來看另外一幅將近5000年前來自西班牙的洞穴壁畫,畫面中有一位馬伕、一匹馬與一台馬車,馬一共畫了12條腿,旨在表現動感。這是一位新石器時代畫家的作品,但這是該畫家發明的技法嗎?

左:皮帶上的狗(取自wiki);右:西班牙的洞穴壁畫
左:皮帶上的狗(取自wiki);右:西班牙的洞穴壁畫

以下這幅作品,是中國陝西一位大娘的剪紙作品。大娘不認字也沒出過村,一輩子在她的村莊裡,平常時刷鍋、洗碗、餵豬和做農活,閒時拿出小剪子剪紙。

這個剪紙作品畫面中有一位小孩正在餵牲口,小孩長了3張臉,而馬也很有意思,長著2個腦袋、4個耳朵。記者問大娘:「小孩怎麼長了3張臉」,她答:「孩子在餵牲口,你不能總餵著一隻啊,你得餵這隻、餵那隻的。」記者又問:「你馬怎麼長了兩個腦袋呢?」大娘答:「這牲口吃草,牠不能只一個地吃啊。」大娘也是在表現時間性,她曾聽過「未來派」嗎?當然沒有,這是她的創造。

中國民間剪紙《馬吃草》,王秀清作
中國民間剪紙《馬吃草》,王秀清作

以下這幅作品,是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的名作「格爾尼卡」(Guernica)。畫中人物的側臉,依理來說,應該僅有一只眼睛,畫中卻有一雙眼睛。記者問畢卡索,人的側面怎麼有一雙眼睛?畢卡索回應得十分嚴肅,他答:「我在表現真理。」大家一路看到這裡,不妨思考:這是不是畢卡索的發明呢?

畢卡索《格爾尼卡》局部,取自wiki
畢卡索《格爾尼卡》局部,取自wiki

我們談繪本,「繪」字當頭,重點在以圖敘事。但若藝術規律是有差別的,東方和西方不一樣,那以圖說故事,情節能說清楚嗎?也就是說,只有在共同規律的基礎上,圖像才能開口說話,才能用圖講故事。藝術上的規律,是相同的。

也就是說,在孩子的階段,與其希望他們認識傳統文化的菁華,不如讓他們懂得欣賞藝術共同的規律。很多社會學家也認為,世界不同地方的文化,其實有許多共同之處。在教授孩子傳統文化時,一定要不拘形式,以孩子能接受為準。(文字整理:吳致良、張曜)●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灌溉支持我們!

▇閱讀通信Vol.80》艾倫.拉斯金「我才不管讀者看不看得懂」然後就得了紐伯瑞金獎

▇童書的技藝,完整報導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