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選情專區

立委票有2種!區域、不分區怎麼投?

華視新聞

更新於 2019年11月14日11:39 • 發布於 2019年11月14日07:50 • 華視

2020總統、立委選舉明年1月11日登場,隨著各黨派的不分區立委名單出爐,這讓場選戰進入白熱化,不過對於不分區立委名單,各界都很有意見,像是國民黨的不分區立委名單,不僅選民質疑,黨內也反對。但有些民眾也好奇,到底「不分區立委」名單的意義是什麼?華視新聞網為您剖析,明年的立委票到底要怎麼投。

選立委有2張票! "立委票"和"政黨票"

2008年後,台灣選舉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讓立委席次區分為「區域立委」與「不分區立委」,因此投票日當天,選民在立委選舉的部分,會領到2張選票,1張立委票、1張政黨票。

區域立委

所謂的「區域立委」,就是全國分為73個地方選區,由選民在所屬的選區中,以「立委票」直選該選區的立委候選人。選舉採「相對多數制」,票數無須過半,只要票得多者即當選,全國共73席。

不分區立委

至於「不分區立委」,則是由政黨提名,排出順序,選民當天手中的「政黨票」將會全國加總,依各黨得票率分配席次,全國共34席。舉例來說,A黨在立委選舉中,政黨得票率為50%,因此以總席次乘以得票率「34*50%=17」,得出A黨可在立法院的不分區立委拿下17席,依選舉前提名的「不分區立委名單」依序上位。

原住民立委

此外,還有6席的「原住民立委」,由「平地原住民」、「山地原住民」2個複數選區選出,仍然採原先之複數選區單記不可讓渡投票制,每個選區得票前三名者當選。

不分區立委缺乏民意基礎 小黨生存不易

由於「不分區立委」是由政黨提名,雖然選民以政黨票選出的政黨得票率,可以反映各政黨的實際民意,但實際任職立委的名單並非由選民直選,因此缺乏民意基礎,各黨也常將較具爭議性的人物列入不分區立委的名單。

像是國民黨目前的名單,前10名平均年齡超過60歲,甚至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也在名單中。韓國瑜競選辦公室副總幹事周錫瑋就認為,這份名單違背民心,也讓這讓年輕人毫無出頭機會,更讓國民黨與年輕世代越走越遠;至於民進黨的不分區立委名單,也被質疑是派系分贓,前國民黨立委蔡正元更酸,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名單是「女兒閨蜜和政客老婆」。

不過,「單一選區/兩票制」,區域立委的選區範圍小,而且一個選區只會選出一名立委,第一高票才能當選,增加當選難度。各政黨都會推派最佳人選,為得選民支持,往往不會提出極端、偏激的政見。但就因為只能選一個人,選民不想浪費選票,會有「棄保效應」,放棄沒當選希望的候選人,把票集中投給當選率較高的大黨候選人,這樣的制度對大黨有利,小黨卻不容易生存,讓國會難以出現多元聲音,有違多元民主原則。此外,為避免小黨林立、國會分裂成小團體,導致行動與決策能力有障礙,不分區立委設有5%的得票率門檻,也讓小黨的生存空間雪上加霜。

【延伸閱讀】
◆ 楊瓊瓔帶職選立委 綠營轟行政不中立
◆ 吐露真心話! 吳敦義:以我的資歷選總統有過分嗎
◆ 蔣萬安發文挺港生 網友留言「麻煩跟貴黨委員說」
◆ 國民黨不分區名單惹議 周錫瑋盼「機會留給年輕人」

加入華視LINE好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